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3、過渡:課文中的"我"同樣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因此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摘花瓣時叫住了她。(指名讀第3自然段)
讓學生仿照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認為重要的詞語下面加上著重號,并圍繞這些詞語提問題。(小女孩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他們的對話,注意對話的語氣,并在表示提示語氣的詞語下面加上著重號。
5、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后引導學生在語氣上進行評議。
⑴"輕輕的問"說明"我"并沒有責備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說"說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覺得左得不對。
⑶"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說明小女孩想到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邊,心里感到難受。
⑷比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讀了對話說說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動。(板書:讓媽媽高興)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既愛花又愛媽媽的一顆金子一樣的孩子嗎?(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也深深打動了"我"。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來?
⑴齊讀第11自然段。
⑵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自然段提問:
"我"為什么要買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親的陽臺上?
(小女孩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從開始的不解到買花送花是被愛心打動的具體表現)
(板書:不解 買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讀第11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討論:與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時是怎樣愛媽媽的?
2、教師總結:
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為一個小女孩,她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去安慰媽媽。多么懂事、多么可愛的小女孩呀!
四、作業
1、朗讀全文。
2、抄寫詞語。
習作二《我的好友武建設》
教學要求:通過習作將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點表現出來。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話題。激發興趣
開課,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同學肖像。(找個有鮮明特點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畫的是誰?
師:你們看,老師畫的像嗎?哪些地方畫的最像?
師及時小結:老師畫的像是因為抓住了這個同學的主要特征。
一、 范文引路,掌握要領
1、 小朋友,你們看這副圖,圖上的小朋友可愛嗎?
2、 誰來說說這個小朋友長什么樣?
3、 趙建設小朋友不僅把自己的好朋友畫的很生動,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得很生動,小朋友來讀一讀。
4、 1我們來看看,趙建設是抓住是什么來寫的?
外貌 興趣 愛好
5、 圖文對照,你看看武建設的什么地方與眾不同呀?
6、 現在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我們為別人畫像,用習作介紹別人,要注意什么?
7、 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相機出示。
a、 介紹人物要寫人物的外貌、興趣、愛好
b、 介紹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點――與別不同的特點
c、 要按一定的順序寫
d、 圖文盡量保持一致
二、 各自畫像,嘗試表達
1、 請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長什么樣。
2、 在學生的發言中教師及時提供一些描寫人物外貌和興趣愛好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