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學案例第一課時——人教版第六冊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優美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及按觀察順序描述的方法。
4、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邊讀邊想象畫面,了解翠鳥的美麗、可愛、機敏,理解作者的觀察、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呢?跟大家談談你們的愛好吧!
老師也有自己的愛好,不知道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老師的愛好是聽音樂、看課外書、打羽毛球,還有一個就是——交朋友。
同學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
(設計本環節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導入新課做好鋪墊。)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咱們一起瞧瞧他的真面目吧!(師畫出翠鳥的簡筆畫)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看到這只翠鳥,你們想了解翠鳥的什么呢?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說說本段講了什么。(翠鳥的外 形特點。)
(2)師生共同解決下列問題:
a:作者抓住哪幾方面描寫翠鳥的外形(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b:作者描寫翠鳥的爪子和羽毛時,抓住它們的什么共同點來寫的?(顏色)
c:課文按什么順序介紹翠鳥身上羽毛的顏色? (自上而下)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4)學習了這一段,翠鳥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呢?
師小結:作者描寫翠鳥的外形時,從爪子、羽毛、眼睛和嘴進行描寫, 用了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很美。在寫作時,我們也應學習作者這種描寫方法,把事物寫具體、寫詳細。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翠鳥不僅長得十分漂亮還是捉魚的能手呢?
(1) 學生自由談談平時學習課文的方法,老師給予歸納。
(2) 學生運用學過的學習方法,采用小組討論形式自主學習本兩段,并匯報討論結果。(在討論中,老師參與討論,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朗讀水平,在此基礎上加強指導,從而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翠鳥這位新朋友,作者觀察細致,抓住了翠鳥的特點寫出了翠鳥的美麗可愛。翠鳥這么美麗、可愛,又是捉魚的能手,老師心里真想捉一只來飼養。同學們,你們認識了這位新朋友后,有什么感想呢?
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咱們下節課再一起聽聽作者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