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鳥》教學設計——北師大出版社三年級語文上冊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們,并從中感悟親情的偉大。
3、理解“啁啾”“新意”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4、試著續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們,并從中感悟親情的偉大。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愛心卡片,大樹、小鳥的簡筆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只小鳥》。(板書:一只小鳥)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58頁,放出聲音讀一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把小鳥的圖片貼到課題旁,并板書:這是一只——的小鳥)
2、師總結:大家看課文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受也不同。你們說的都很正確,那老師把你們說的總結一下,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只幸福、快樂的小鳥,同時還是一只不幸或者是可憐的小鳥(相機補充板書:幸福不幸)
3、這個小鳥的命運在文章中發生了變化,請你看一看,在文章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它很幸福、快樂,從哪開始寫它命運開始轉變?
三、品讀課文
(一)學習1、2自然段,體會小鳥的幸福
1、既然1、2自然段寫了小鳥的幸福、快樂。現在請你們默讀1、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能表現小鳥幸福、快樂的語句。
2、誰找到了?說的時候希望你們可以按照文章的先后順序來說。
*“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
(1)“ 啁啾”什么意思?你們聽……(播放鳥叫聲)
(2)小鳥用稚嫩的鳴聲和爸爸、媽媽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猜猜它們會說什么呀?
(3)從你們的發言中,老師可以感受到小鳥一家三口真是其樂融融。多么和諧的一幅親情圖呀!你們愿意來把小鳥一家的幸福讀出來嗎?自己試著讀一讀。(自由試讀)
(4)誰愿意用你的讀把它們一家三口的快樂表現出來?(指名讀)
啟發:讀的時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媽媽玩耍、聊天時的情景,小鳥的一家跟你們也是一樣的。誰再來試試?
(5)這只小鳥天天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多么幸福啊!讓我們一起把小鳥一家幸福、快樂的生活情景通過讀表現出來吧!(齊讀)
*“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1)它看見了什么?一片(好景致)。
“景致”什么意思? (景色)你把這句話中的“景致” 換成“景色”讀一讀。我們用換一個說法的方式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2)什么樣的好景致?(“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
那我們想一想小鳥還可能看見什么了?你們說說看?
(3)它看到了這么多的景致,難怪它很快樂。誰來讀讀這句話?
(4)“探”還可以換成什么字?(伸)哪個字更好,為什么?
3、如果你是這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景致,這會兒你有什么想法?想做什么?
4、是呀!這只小鳥就是這么想的。看!愛唱歌的小鳥出來了!(師讀: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心意……)
(1)它的歌聲怎么樣?(清脆、柔美)從哪看出來?(提示:誰也在傾聽?)
(2)人是在快樂的時候唱歌很動聽,還是在傷心的時候?
從歌聲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小鳥的快樂。誰來把小鳥的快樂給大家讀出來?
(3)還有誰想讀?那好,同學們讓我們像小鳥一樣,唱響那贊美自然的歌聲吧!(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