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4份
師:它一聽到弦響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
師:它一使勁
生:傷口又裂開,就掉了下來,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這些就是更羸知道這只鳥是只驚弓之鳥的原因。
生:分角色通讀全文
三、總結課文
讀得真好,這節課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更羸是怎樣根據大雁飛得慢,叫得悲慘,一步一步推斷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讀課文,說說你學習驚弓之鳥這個成語,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啟發?
28 驚弓之鳥
不用箭只拉弓掉下來本事
看到慢慢地飛飛得慢:傷口作痛
弦響(嘣)→害怕
聽到邊飛邊鳴叫得慘:孤單失群
仔細觀察認真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了解成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能力目標———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初步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優秀品質。教學模式讀練為主的“三環六步”教學。
一、導入新課、揭題。
導入方法:回顧成語故事。
二、初讀課文、質疑。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創造潛能……”創造的意識來自于問題和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苯⒃谧屑氂^察和認真思考基礎上的質疑精神是對好奇心的推進,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造的沖動。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并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交代學習任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
2 練習復述課文。
3 了解成語,學會運用成語。
四、速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 自由讀,思考:
。1)更羸說了幾句話?
。2)用“———”劃出更羸看到的、聽到的句子。
。3)用“———”劃出他分析的句子。
2 全班交流。
3 變式練習:
。1)大雁飛得慢,因為( 。。因為( ),所以( )。
。2)大雁叫得悲慘,因為( )。因為( 。,所以( )。
4 同桌對讀,邊讀邊記。
5 填空練習:
(1)更羸看到這只大雁飛得慢,叫得悲慘,就判斷出這只鳥( )。
(2)這只鳥所以一聽到弓弦響就拼命往高處飛,是因為( 。
(3)這只鳥所以掉下來是因為( 。。
(4)更羸知道這只大雁一聽到弦響就會害怕,用勁兒往上飛,會使舊傷裂開。所以判斷只要(。,這只大雁就會( )。
6 引讀。
。墼O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一環節層層推理,步步深入,是對學生閱讀、理解、感悟后的一個檢驗,同時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來”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欲望。
7 導語導入: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聽到的情況加以分析、判斷出的結果,那么事實是不是這樣呢?現在我們來學習課文的1—8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