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三、合作識字
字音方面:“攝”“桌”“志”“社”是翹舌音,“側”“雜”是平舌音,要讀準確。
字形方面:“攝”“鞠”筆畫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部件識字法識記。“躬”可采用形象識字法幫助識記。“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雜”下面是“木”的變形寫成“朩”,應鼓勵學生觀察、比較、分辨。“秘”與“密”,經常混淆,可通過組詞比較,加以區別。
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攝”“按”“側”“社”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 墻報 鞠躬 打量 吩咐 擺弄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回憶上節課歸納的問題。
三、帶著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小男孩是怎樣吩咐高爾基的?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