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語三年級下冊第22課《月球之謎》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么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對象分析:本班學生好奇心較強,對科普知識興趣濃厚,而本課可讀性強,趣味性強,要學生理解本課的內容不難。但要很好地實現教學目的,一定要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但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足,資料收集有一定得難度,因此教學中主要以小組的探究學習為主,重視學習的過程,培養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習慣。
教學目標:
1、教養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教育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約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發展目標:
(1)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2)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情景教學法、引導法、點撥法。
2、學生學法:小組探究學習法。
教學資迅媒體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時數:共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運用設計意圖一、回顧課文內容 出示課件,回顧上節所學的內容。觀看課件,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課件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自主學習,了解月球景色的奇異。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后想想: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并用-----在書本上畫稱呼相關句子。2、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出示課件:師:現在老師就與同學們一起參觀一下月球,感受一下月球的奇異。觀看后指導朗讀。(二)小組合作,探究月球之謎。1、出示小組合作任務: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_____________;(2)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3)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2、匯報學習成果, 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3、師:除了課文向我們介紹的沒有解開的謎,結合你們收集的月球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師先向學生展示幾個從課外資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謎,引起學生的興趣。)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一)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獨自思考: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在書上畫線)2、(1)全班交流。(2)學生觀看課件,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后感情朗讀。(二)小組活動,探究月球之迷1、小組內認真讀學習任務并合作完成。2、學生匯報小組學習成果。3、學生自由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收集的月球資料和月球之謎。 1、課件出示月球環境錄象2、課件出示小組合作任務3、展示幾個從課外資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謎教師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三、拓展延伸 師: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假如有一天將一部分人移居月球上去,你覺得可以嗎?說說理由,小組討論。 學生根據從課外書上學得的知識,小組討論后自由發言。 通過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課外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