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學問》的教學設計--婁葑二小
3、此時的“我”真是——又驚又喜,你知道文中的“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
(“驚”:大伯的話居然一點沒錯,預料變成了現實;“喜”的是:桃園豐收,結出了那么多光鮮紅潤的大桃子)
4、指導學生朗讀1-3句,讀出“又驚又喜”的心情,特別指導讀好語氣詞“啊”。
5、此時“我”不禁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出示第三自然段王大伯的話,齊讀。
這其中到底蘊涵著什么道理呢?播放剪枝錄象,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奧秘。
看過錄象后,現在你明白了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減少”是為了“增加”。(板書:“減少”是為了“增加”)
王大伯的話還真有道理,剪枝也是有學問的。(再讀課題)
五、領悟生活之理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還有哪些事例也包含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呢?
(給月季花剪枝,來年長出更多的枝條,結出更多的花蕾。)
(考試的時候不能想得太多,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
2、“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規律,發現奧秘,更好地生活。
六、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