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教學實錄
3.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組內提出,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來,全班一起幫你。
4.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聯系上下文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分辨:分別,區別。
代替: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因為用貝殼記事比用繩結記事更容易分辨所以用貝殼代替繩結。
譬如:就是舉個例子,打個比方。(讓學生用譬如說一句話)
嚴厲:嚴肅。(讓學生用嚴厲說一句話)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師總結:學習了課文,你知道有哪些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評析: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強烈愿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針對課堂時間有限,而學生提出的問題較多的現象,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解決部分簡單問題,老師在巡視時,引導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集體討論解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四)拓展活動
1.師: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你們知道有哪些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嗎?(小組討論,個別匯報)
生:有電話,有互聯網,有電報,有傳真機,有手機短信,有bp機――
2.想一想,將來人們還會用什么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進行交流?(同桌互說,個別匯報)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設想真棒,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老師相信你們的設想都能成為現實,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們的理想而奮斗。好嗎?
[評析: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關心身邊的事,留意新生事物的變化,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對未來的遐想。較好地體現了大語文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