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教學實錄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創造文字之前(沒有文字),人們記事和通信的方法,表現出人類無窮的智慧。文章層次清晰,語言準確,體現了說明文的寫作特點,有利于學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所折射出的人類的智慧。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譬如”“分辨”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夠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課文層次。
3、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并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創造文字之前人們記事和通信的方法,知道一些不用文字的書和信;從而體會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感受人類的智慧。激發學生充分發揮人類的智慧,并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創造的情感。
4、提高學生理解文章主要重要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談話激趣:
師:上周二的秋游活動,大家玩兒得開心嗎?
生:開心高興……
師:我也是。在游玩中我們還有不少的收獲呢!在沙灘上我受到了許多大家送給我的貝殼。[出示一串貝殼]看,我把它穿成串兒帶來了。你看這樣一串貝殼可以用來做什么。
生:a、直述用來做事——
師:怎么記啊?——
生:(用自己話說)——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
師:你認真做了預習,真不錯。它在人們創造文字之前,是被人們用來記事的。
b、多角度答——師:你們知道嗎?這串貝殼在人類創造文字前作用可大了,它還被人們用來記事呢!
2、揭題解題:
師: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板書]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a、置疑——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b、解題——
。1)生發揮——
師:你是怎樣了解到的?——
生答——
師評價:你真是愛讀書的好孩子……
(2)生直述——
師:好,那就讓我們讀讀文中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師:(接上)自己邊讀邊來了解課文介紹了哪些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注意讀準字音。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1、[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厲、歷比較,萬、力原位變紅,各組一詞;譬pì;理解“分辨”)——生:開火車領讀
2、同學們不光字音讀得準,剛才看課文時也很認真,你一定了解到了課文介紹不用文字的書和信有哪些——生:述——師:相機板書[板書:結繩記事貝殼記事一些東西]
三、細讀課文,理解體會。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不用文字的書:
1、學習第二自然段。
(接上)師[自然拎出貝殼]:這些貝殼是怎樣被用來記事的,課文的哪一部分向我們做了介紹?
生:第二自然段。
師:好,就請大家認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人們是怎樣用貝殼來記事的。
生:默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說出“貝殼是怎樣被用來記事的”,可直接讀句子。
師[出示句子:貝殼大小不一,顏色形狀也有許多種,比結繩容易分辨。一條穿著好些貝殼的帶子,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本書,“讀”了這本“書”,他們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許多故事。]:這串貝殼就是一本書,每個貝殼記了什么事,這是本怎樣的書?展開你的想象,和你學習小組的伙伴交流一下你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