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記敘著名作家蕭伯 納和蘇聯小姑娘娜塔莎之間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蕭伯納謙遜的形象。 故事以人物間的對話為主,簡短的對話傳神地表現出小姑娘的天真可愛和蕭伯 納的嚴于律己。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感受大作家蕭伯納謙遜自 律,體會其寬廣胸懷。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自讀課文, 掌握生字新詞,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帶著問題讀課文,想一想題目 中“大作家”是誰?“小老師”是誰?為什么蕭伯納稱小姑娘是小老師?對于前面 兩個問題,大部分孩子聽完我的問題就躍躍欲試了,顯然文中只出現了兩位主 人公,非常容易判斷誰是“大作家”,誰是“小老師”。至于第三個問題,孩子們 好像有點猶豫,可能還不知道如何準確地表述。于是,我讓孩子們先別急著回 答,細細地讀課文,并抓住關鍵句的朗讀,體會蕭伯納為什么稱小姑娘為小老 師。(對于孩子們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我沒有因為怕延遲教學時間而直接采 取“填鴨式”的教學,而是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學會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還是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先復習第一課時所學 得內容,接著我讓孩子們邊讀課文,邊體會蕭伯納是一位怎樣的大作家,娜塔 莎又是一位怎樣的小姑娘。在朗讀的過程中,我要求孩子們圈圈畫畫相關的句 子,并在相應的地方寫上自己的體會。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讀得都 很認真,圈畫得也很仔細,他們還不忘及時地寫上自己的讀書心得。有一些孩 子雖然成績不太理想,但通過朗讀他們也非常認真地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寫在 了相應的句子旁邊?粗麄児串嫷啬敲从眯,我想應該把發言的機會先留給 他們。于是,在交流時,我先讓這些孩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站起來的這些孩子 基本上都不夠自信,回答時聲音也不夠響亮,但都能表達自己的讀書后的感想, 這點讓我很是欣慰。針對孩子們不夠自信的表現,我給予了適當的表揚和鼓勵, 孩子們變得大膽多了,有些孩子看到我很認同他們的想法時,一下子有了自信, 整堂課上小手便不停地舉了起來,看起來格外的興奮。
通過《大作家的小老師》的教學,使我意識到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朗讀時間, 即使基礎很差的孩子他也有獨特的見解,我們不能抹殺這些孩子的積極性,而 應該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恢復自信心,從而慢慢地適應課堂教學, 跟上其他孩子的成長步伐。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描寫蕭伯納遇到小姑娘后,炫耀自己的才華,卻得到了小女孩意想不到的回答,后來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教學中,著重抓住語言文字訓練的點,領會人物細膩的情感。
片段一
師:(投影)臨別時,蕭伯納(。⿲π」媚镎f:“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
生:我覺得是自豪。
師:你還可以填哪一個詞語?
生:我覺得填上得意洋洋。
師:(比較)哪你認為自豪好還是得意洋洋貼切,你可以聯系后面的語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