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與反思
師:邊讀邊想“拜見拜訪”這對近義詞。
師:解釋詞語意思,表達了孔子對老子的什么感情?(尊敬……)
師:老師這里有個詞語,有難點,希望大家能積累下來(板書:謙遜有禮)孔子主張: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懂禮貌,他什么是事都做不成。
師:那老子在孔子心目中又是什么樣的地位?
師:在見面之前,老子就去到洛陽。
出示課件:
“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迎候。”
“多謝老師等候”。
師:讀了之后,你想表達什么樣的心情?(激動、高興。。。。。。)
師:假如你就是老子,你為什么要到洛陽城外去迎候啊?(因為對孔子的謙虛好學早有耳聞了。)
師:舉例:
師:迎候有迎接的意思。可以感受到老子愛護晚輩,禮貌待人。)
師:誰能通過讀來感受呢?
師:作為孔子,對老師的厚愛,他會怎么說呢?
出示課件:
“多謝老師等候”
b、分角色讀對話。通過這兩個同學的表演,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子對孔子的關愛,也可以感受到孔子的謙遜有禮的品質。所以課文最后一段這樣寫到:
出示課件: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師:孔子不遠萬里來洛陽拜師,就是因為他心中有這樣一個信念:
出示課件: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師:這句怎么理解呢?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嗎?
生:……
師: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師:(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輕輕的告訴自己,大點聲告訴你的同學,再大點聲告訴現場的老師,再用你最響亮的聲音告訴全世界的人們!
師: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勤奮好學的品質,所以人們這樣評價:
出示課件: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課件出示句子: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師:什么叫隨時請教?(不管白天黑夜,吃飯睡覺只要有問題就馬上向老子請教,不知道厭倦。板書:學而不厭)
師:孔子這么勤奮好學,那么老子呢?他又是怎么教的呢?
師:有耐心,并且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板書:誨人不倦)
師:利用課件小結:孔子是學而不厭,老子是誨人不倦。
小結過渡:因為孔子原來就是一個遠近聞名的人,還是那么謙虛好學,不畏艱辛,謙遜有禮、勤奮好學,老子愛護晚輩、懂禮節、誨人不倦,受到了人們的尊重。
師:穿越時空隧道,和孔子面對面,你想對孔子說什么呢?
生:……
師:課文最后就是這樣總結:
課件出示: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三、總結拓展,名言熏陶。
師:孔子留給我們的不止這些品行,他留給我們的還有很多東西。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論語》下面,請大家一起來學習。
1、孔子經典的名言:
孔子主張——溫故而知新。
他常用這個句子告警他的弟子要多向周圍的人學習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他還主張學習要時常復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他說學習要實事求是,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在課文中孔子做到了——學而不厭,老子做到了——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