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本劇表演記實——關于《小稻秧脫險記》的閱讀教學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2 吳宏英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切合了兒童喜歡看童話故事的心理。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進行這一課的閱讀教學時,主要采用了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手段。于是,我在教學時,不妨也東施效顰了一回。
一、提出要求,學生自主排練
在第一教時初步閱讀感知課文后,我要求學生自由分組組合,演一演課文。要求:
1、共分4組,每組人數在10-12人。
2、角色分配合理,并要求做角色介紹。
二、學生分組表演比賽,進行民主評議。
四組分別進行表演,每組推薦一人進行評議、打分。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在實施前,我的心理有些擔心:1、學生的表演會不會變成單純的搞笑表演。1、有能力完全自主地通過語文活動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嗎?
在聽了孩子表演時的自主評價后,我不由得為自己的大膽嘗試喝彩,聽聽孩子爭先恐后的發言吧:
一、課文語言文字的評價:
“我認為這些小稻秧表演的很好,他們表演出了蠻不講理,氣勢洶洶的霸王樣子!
“我認為有一棵小稻秧表演的不對,他不是一擁而上,而是在跳,變成了一跳而上!
“我喜歡這一組的雜草,他們把有氣無力紛紛倒下表演的很像,看來被噴霧器大夫消滅了。”“我認為這些雜草在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x得太快,應該在
‘我們都……’后面停一下,這樣才像有氣無力!
“我認為這些雜草不是紛紛倒下的,而是一下子整齊地倒下,他們應該三五成群有先有后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