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設計2
4、指導寫好“膠”、“析”、“沿”。
5、學生用鋼筆描紅。
(限時學習、限時記憶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此一環節的教學中安排學生限時記字,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也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布置作業。
課內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比一比,再組詞。
壯( ) 析( ) 校( ) 珍( )
狀( ) 聽( ) 效( ) 診( )
3、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讠:( ) 月:( ) 氵:( )
課外作業: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5分鐘)
1、聽寫詞語。(思索 木棍 分析 效果 形狀 肺結核)
2、寫出帶下列偏旁的字。
木( ) 讠( ) 月( ) 氵( )
3、說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二、精讀訓練(20分鐘)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的?看看圖片,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說說。
2、雷奈克發明這樣的一個聽診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心里難過”能讓你感受到雷奈克是個怎樣的醫生?(盡職)
(2)出示: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索著。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他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
為什么要整日思索這個問題,而不是別的問題?(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導朗讀,突出“整日思索”。
(此環節中,抓住重點詞為生發點,讓學生環環相扣地推理,領會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收到了“一石二鳥”之功效。)
3、雷奈克是怎樣發明第一個聽診器的呢?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了解發現的經過,用自己的話說說。
(2)指名說說,其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