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
②思考:馬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興趣?
③劃出不懂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思考題②題。
(馬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4件事:①畫了一頭大耕牛。②在監獄墻上畫門救出窮人。③為農民畫水車。④畫大海、金山、大船、風,使大官沉到海底,為民除害。)
四、質疑
哪些地方讀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來。(師生討論)
五、討論
如果你得到了這支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學生充分發揮想像能力,各抒己見。)
六、總結
1.同學們一個個不是馬良,勝似馬良,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會實現。讓我們把馬良的言行牢記在心間。讀一讀你喜歡的課文內容。(指名有感情讀課文。)
2.你應向馬良學習什么?(熱愛勞動人民,嫉惡如仇。)
七、作業
l.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八、板書設計
教材分析
1.這篇略讀課文是一個流傳很廣、深受人們喜愛的童話,講的是馬良從小立志學畫,學成以后堅持為窮人畫畫的故事,表現了馬良不畏大官的威脅和誘惑、一心為窮苦人做好事的品德。
2.課文寫了馬良用神筆為窮苦人作畫。只要是窮人需要的,他都給他們畫,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生產上的困難,受到了窮苦人民的贊揚。但是,當大官想方設法要馬良給他們畫金山時,馬良不怕威脅,堅決不給他們畫。馬良用神筆和智慧,與大官作斗爭,使他們受到懲罰。全文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讓讀者感受到馬良的聰慧、善良和正直、勇敢。課文內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學生們會在讀中分辨善惡,受到教育。
教法建議
1.本篇課文應當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要讓學生練習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知道馬良學畫畫的目的,了解神筆“神”在哪里。
2.指導朗讀,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語句加以指導。要把朗讀指導的重點放在描寫馬良語言和行為的部分,以利于通過朗讀加深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3.課文較長,要讓學生在自主性學習中,按照個人的閱讀習慣,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這樣有助于啟發學生積極地思維,從多角度地發現問題,釋疑解難。在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馬良的思想品質,而不是只羨慕那支神筆。
4.在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可按照“閱讀提示”的安排,讓學生說說如果自己有一支像馬良一樣的神筆,會怎樣用。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暢所欲言。也可以鼓勵學生把所說的用畫筆畫出來,并配上一段文字說明。凡是反映學生純樸善良的美好愿望的都應予以肯定。
5.課后可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表現人的善良品德的童話故事。
詞語注釋
不知不覺: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
依然:依舊。
衙門:舊時指官署。
假裝:故意表現出一種動作或情況來掩飾真相。
無邊無際:沒有邊際。
惱怒:生氣,發怒。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
元寶:舊時較大的金銀錠,兩頭翹起中間凹下,銀元寶一般重五十兩,金元寶重五兩或十兩。
桅桿:船上掛帆的桿子。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依然——依舊盼望——渴望立刻——馬上急忙——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