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通用7篇)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通用7篇)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1

  《石頭書》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書嗎?

  生:喜歡。

  師:都喜歡看什么樣的書啊?

  生:像語文書一樣,印在紙上的,一頁一頁的書。

  師:今天啊,老師請大家見識一本非常奇特的書——

  (出示石頭)

  生:啊……

  師:其實這也是一種書,他也能教給我們許多知識,這就叫做“石頭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請同學們把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注意“頭”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師板書課題)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們想說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問呢?

  生1:石頭怎么能做書呢?

  生2:石頭書的作者是誰呢?

  生3:石頭書上有些什么內容啊?

  生4:石頭書有什么作用?

  ……

  二、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對課題提出了許多疑問,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懷有濃厚的興趣,這就叫“好奇”。那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好奇心來讀讀這篇課文。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興致勃勃地讀課文。)

  師:(出示詞語)大家先自己讀一下。(學生自讀)誰能讀的請舉手。(指名讀)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來朗讀這些詞語。(齊讀)

  師:誰能解決剛才同學針對課題提出的疑問?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指名回答)

  三、學習生字(略)

  四、學習課文

  師: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讀了課文明白了什么?生:他們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師:石頭像書嗎?說說你的看法

  生:不像,那勘探員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怎么說是書呢?

  師: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生:因為那上面有字和畫。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嗎?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樣的字?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嗎?誰能告訴我是什么樣的字呢?

  [生]石頭上的字,就是雨點留下的痕跡。

  [師]還有嗎?

  [生]還有許多不同顏色的小不點兒,叫礦石。

  [師]看看他們說得對不對?(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一段話:“有哇,你們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上的字。”)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朗讀一下。(一位學生朗讀。)

  [師]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你知道石頭書上的字是什么了嗎?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師]誰能說得具體一點?

  [生]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還有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

  [師]雨痕和波痕的形狀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點一點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師]石頭書上的字就這些嗎?

  [生]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

  [師](教師指著視幕上的省略號問):這6個小點表示什么?

  [生]表示還有很多很多。

  [師]對的。這些小不點兒叫什么?

  [生]叫礦物。

  [師](教師通過課件展示5幅不同礦物標本)這些礦物有不同的顏色,有的金光閃閃,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頭書上的這些字,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它們?

  [學生紛紛回答]千奇百怪。五顏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態(tài)。姿態(tài)各異。

  [師]石頭書上真的有字,不僅形態(tài)各異,而且五彩斑斕,多姿多彩。誰愿意代表勘探員叔叔把這段話有表情地讀一下?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一起把這段話讀一下。(一批同學站起來齊讀這段話。)讀得很好。請全體同學輕輕地把這段話一起讀一下。(同學們輕輕地齊讀勘探員叔叔的話。)

  2、[師]石頭書上有字這個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究一下石頭書有沒有畫,好嗎?

  [生]好!

  [師]石頭書上有些什么畫呢?

  [生]有的像樹葉,有的像貝殼,有的好像小魚。

  [師]這位同學講得很好!他用的是“像”和“好像”等詞,表示是推測,不敢肯定;比較客觀、科學。課文第9節(jié)告訴我們,石頭書里有許多化石。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化石上有些什么畫?(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各種不同的化石標本,師生一起逐一辨認:恐龍,蘭草,魚,蜘蛛,荷花,海星,小海螺,海蝦,等等。)看到這么多的畫,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們呢?

  [學生紛紛回答]驚訝!太美了!太神奇了!千姿百態(tài)。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師]這些畫真是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這些有畫的石頭有一個名稱,叫——?

  [生齊]化——石。

  [師]對。(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勘探員叔叔的第二段話:叔叔說:“有,這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這些都是化石。”請喜歡這一段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這一段話。(一部分同學站起來讀。再指名個別讀,齊讀。)

  3、[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石頭書上真的有字有畫,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三段話:“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山。”)請一位同學朗讀勘探員叔的這一段話。(一個學生站起來朗讀這段話。)

  [師]勘探員叔叔說,這里原來是什么樣子?

  [生]原來是一片密林。

  [師]勘探員叔叔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這里有有花有草,還有昆蟲。

  [師]后來變成了什么——?

  [生齊]大——海——。

  [師]從哪里知道這里曾經是大海?

  [生]因為這里有貝殼,有小魚。

  [師]又過了很多很多年,這里又變成了什么——?

  [生齊]高——山——。

  [師]大海怎么變成了高山了呢?

  [生]是因為地殼變動,慢慢上升形成的。

  [師]大海變成高山要經過成千上萬年,極其漫長。我們讀的時候要把它體現(xiàn)出來,誰來試試?(兩個學生先后試讀,教師給予鼓勵。教師進行范讀。)誰把時間讀得好像更長一點?

  [生齊]老——師——的。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學生一起朗讀。)石頭書上的字和畫告訴了我們地殼竟是如此的變動,告訴了我們許多地殼變動的知識。讀到這里,你們對這本石頭書有什么新的認識?

  [生]石頭書里的知識很多很多。一塊小小的石塊里,居然蘊藏著這么多的知識!

  4、[師]說得太好了!勘探隊員們從金光閃閃的礦物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著金礦;從色彩斑斕的各種礦物中,可以推斷這里蘊藏著何種珍貴的礦藏。(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四段話:“用處可大了。這本書會告訴我們:哪座山下埋著煤炭,哪塊地下藏著礦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員叔叔說的這一段話讀一下。(學生一起朗讀這段話。)石頭書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知識就是財富。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叫李四光,他通過研究“石頭書”,為我國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資源,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教師在黑板上“知識”兩字下邊板書:(財富)。)

  四、總結課文

  [師]石頭書跟我們用的書一樣,有字,有畫,有知識,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只是讀這本書需要許多特殊的知識和技術。除此以外,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什么疑問?

  [生]石頭書在哪里呢?

  [師]大家說,石頭書在哪里呢——?

  [生齊]在——山——上。

  [師]對,在山上,也可能在地下,在海里。還有什么問題嗎?(過了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

  [師]大家的腦袋里可能還有各種各樣的許多問題,充滿著好奇,非要把問題弄清楚。課文上有一個詞,叫——?

  [生齊]刨——根——問——底。

  [師](教師在黑板右側下板書:刨根問底。)問一個問題是遠遠不夠的,要一直問到把問題弄清楚。大家把這個詞一起讀一下。(學生齊讀“刨根問底”。)“刨”是什么偏旁?

  [生]側刀旁。

  [師]對,刨就是挖掘。刨根問底是指遇到不懂或有趣的問題一直追問到底,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這就叫——?

  [生齊]刨——根——問——底。

  [師]這是科學探究精神的體現(xiàn)。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究,去研究。我們現(xiàn)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石頭書》教學反思

  一、探究試閱讀是一種問題質疑式學習,從學生的“問”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

  當我出示課題后,我抓住機會順學而導:“好,咱們今天就研究一下石頭書(板書:17石頭書)。你想了解石頭書的什么?請告訴大家,咱們共同研究。”唰!許多只小手舉起來,像春雨之后的新筍!個個眼睛里閃爍著渴望。有的搖著小手,巴望老師讓他先說。孩子們想探究的問題可真多:石頭書是什么樣子?石頭書上有字嗎?石頭書上有畫嗎?石頭書是誰寫的?石頭書是哪里出版的?石頭書有什么作用?石頭書能買得到嗎?我邊聽邊扼要而鄭重其事地板書著:樣子?字?畫?作者?出版?作用?買?……啊!多么可愛的孩子!課文題目《石頭書》已把他們深深地吸引住了……。把“聰明”的機會讓給學生,反襯了教師智慧可愛的一面、親和的一面、感性的一面,放大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二、引導學生感受巖石這本大書的神奇趣味,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利用多種渠道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石頭書》以對話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化石的作用,其中認識化石上的字和畫是本文的難點。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讀,找出字和畫,并隨機進行解釋,用形象的畫面和專業(yè)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效果較好。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積極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實現(xiàn)語文再創(chuàng)造。但是最后在了解了化石的作用,讓他們根據(jù)收集的資料介紹時,未處理好,效果欠佳。象這類知識性的課文中,如果讓學生充當科學家來介紹自己學到的知識,引導學生投入問題情境中進行探究,一定會處于最佳狀態(tài),探究的欲望很強。

  課文讀完后,我告訴學生:“化石就像是地球的日記,里面有很多奧秘還等待你們去探索,例如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讓學生帶著一個更大的問題走出課堂,進一步查找資料,去調查、實驗,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在綜合實踐中,學生要為解決新問題而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取舍、加工、重組等,可以充分釋放學生的探究潛能。

  三、現(xiàn)代科技手段輔助學習。

  課堂上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輔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朗讀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開發(fā)初步的探究精神。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使整個過程體現(xiàn)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分角色讀、表演讀、示范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從正確流利達到有感情。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在讀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石頭書》評課

  海門貨隆中心小學三年級語文教研組

  季陳娟:《石頭書》這篇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于充滿童真的對話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毛老師采取以問設疑、以疑激趣的方法,鼓勵學生釋疑、質疑,深入探究,從“石頭可以成為書嗎?”的提問開始,到石頭書里是否真的“有字”、“有畫”、“有知識”、“有財富”的深入探討,課文中所有的知識要點和難點幾乎都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解決的。這對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質疑、探究能力很有好處。這堂課的多媒體課件運用得較好,不僅突出了重點,節(jié)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最后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國家地理網和中國化石網兩個網址。筆者認為,這不是形式,而是一種刻意的引導和追求。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2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什么是石頭書、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塊小石頭。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談話。(出示課文插圖)

  師:上節(jié)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還知道兩個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見一位叔叔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一塊大石頭,川川、磊磊感到非常——(生:好奇)你們好不好奇呀?老師也很好奇,一塊石頭有什么好看的?那么讓我們帶著好奇心跟隨川川和磊磊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一)過渡: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川川和磊磊于是向叔叔提出很多問題,請大家把書本打開,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川川和磊磊一共問了幾個問題?

  1、學生自瀆課文,要求:找出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幾個問題。

  2、指名說,老師相機出示問題。

  3、理解“刨根問底”的意思

  師:川川和磊磊提了這么多問題,一直要到把問題都弄明白為止,找一找,書上有個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顯示:刨根問底)

  “刨”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然后說說這個詞的意思。(“刨”字的本義是用工具挖掘,“刨根問底”的意思是將事情的經過弄得清楚明白的意思)

  (二)精讀課文

  那川川和磊磊從石頭上刨到了哪些學問?

  (石頭是書、石頭上有字、有畫……)

  1、解決“石頭是書”

  師:嘿,奇怪了,石頭怎么會是書呢?

  生回答,師相機出事句子: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這是個反問句,其實就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說,相機出示句子:“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本書。”

  師聽后邊說邊板書:哦,原來,這篇課文講的是石頭像書,而不是用石頭做成的書。(把課題改成“石頭書”)

  2、激趣:可是這石頭怎么能像書呢?你們看我們平時用的語文書、數(shù)學書、英語書等等,它們都有什么特點?(生回答,師板書:一頁一頁、字、畫、獲得知識)

  (師拿起一塊石頭)可是這石頭光禿禿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兒像書呀!這個問題你們能幫助老師解答嗎?

  3、解決“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1)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該怎么找答案呢?老師教你們一種讀書方法,拿出筆來,一邊輕聲讀課文,一邊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石頭像書,找到了就在這個自然段前作一個“☆”的記號。然后完成表格。

  (2)學生自讀課文,作上記號

  (3)交流。(應該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學生說到哪個自然段就學習哪個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請交流的同學讀讀這一段,并讓他說說石頭哪兒像書。(師板書:一層一層)

  ②句子訓練。

  出示句子: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請學生把這句問號的句子改成句號的句子,然后進行比較,說說哪句好,為什么,最后指導朗讀。

  ③說話訓練。

  請學生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請學生說說選擇這一段的理由。

  ②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找找這石頭書上有哪些字,并把它們圈出來。

  ③再交流。學生回答,老師板書:雨痕、波痕、礦物……。

  理解“雨痕、波痕、礦物”,并想象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賞礦物(演示課件)。

  ④說話訓練。還是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⑤師生對讀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請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②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師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③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物等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演示課件,欣賞化石。

  ④練習說話。用上“因為……所以……”再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⑤分男女生朗讀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并想想石頭書能告訴我們什么,用直線劃出來。

  ②交流,板書:告訴我們……

  ③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曾是__________,后來變成了__________,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__________,這里又變成了__________。石頭書會告訴我們__________……

  ④探究。

  再讀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聯(lián)系上文,想想勘探隊員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師生對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小結。

  再次出示句子:“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呢。”

  川川和磊磊經過刨根問底,明白了石頭書里的學問,那么同學們,川川和磊磊這樣刨根問底給你帶來了什么啟示或讓你想到了什么?

  (我們要用心的讀書,這里的“讀”是指我們平時的讀書嗎?)

  (“讀”是指探索、研究)

  三、總結談話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石頭的奧秘,知道石頭里原來有這么多的學問呢!

  教學反思:《石頭書》一課是科普小品文,教學重點是以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讀好人物對話,感悟課文內容。難點是感受巖石這本大書的神奇趣味,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利用多種渠道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要上好這堂課并不容易,我在經過多次研究教材后,課文中“刨根問底”這個詞語引起了我的關注。從詞語上來看,它是一個本文要重點理解的詞語,“刨”還是本課的生字;從文章內容來看,它是對文章多次對話內容的一個巧妙總結;從寫作手法上看,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教學設計的總體考慮來看,它可以作為一個突破點,解決《石頭書》當中的問題。所以我由中心詞“刨根問底”入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輔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培養(yǎng)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多種朗讀形式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開發(fā)初步的探究精神。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3

  在教學中學習,在教學中反思,在教學中收獲。本次的評優(yōu)課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在這次活動中,我借三(4)班上了《石頭書》這一課,本沒教過三年級,又是借班上課,對教材對學生這兩大元素,更多了一分陌生感。為此,利用一周短暫的時間,細讀教材并借助一些輔助教案,制定自己上課的教案課件。

  《石頭書》是一篇科普文,這類文章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緊緊抓住“刨根問底”一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意識。在教學中,我存在著很多不足,課后經過師傅的指導和自我反思,有幾下幾點:

  1、教學時,插圖和文字的出示,要講究配合,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先在學生學習了文字再看圖片,欠缺合理性。 因讓學生通過觀察后再回到課文中去找找,給學生觀察思考的空間,并聯(lián)系生活中的書來回答“為什么石頭想書?”讓學生在比較中,慢慢體會為什么稱為石頭書的原因,由觀到思到悟,讓學生會學習。還有在講授“礦物”時,我思考得不夠詳細,沒有兩位師姐處理得好全面,對于礦物里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時可以讓學生想象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鉆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

  2、在授課一開始,我特地讓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初學的內容,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幾個問題,他們一個勁提這么多問題就是想弄懂“為什么叫石頭書?”而他們一個勁的問問題,問清楚,弄明白,就是書上說的哪的詞語,讓學生回答到“刨根問底”,再以這個詞語為出發(fā)點,為整課的中心詞,讓學生走進石頭書中去刨個究竟。并貫穿兩個孩子一開始,由“好奇到奇怪最后的高興”這條情感線索來教學。可是上下來,并不像自己想象預設的效果好,讓學生從書上找問題,你一個我一個翻著書找,比較得不整齊,師傅給我的建議是,川川和磊磊要問的問題,可能也就是學生所想問的,索性把它拋給學生,以學生為主角來問問,效果會更好,自己思索了一下,這到也是,后來有幸聽了俞老師的課,她就是這么處理的,在教學設計上她思考得很細致,這點還得向“俞師姐”學習一翻。

  3、教學語文也需規(guī)范化,真是當局著迷,旁觀者清,一節(jié)課下來,我的口頭語“呀”實在太多,真是自己不覺得,以后在處理教學語言時,還要格外注意,盡量避免多余的語氣詞。抓緊把握好時間,由于借班上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原本在結束時設計的幾個問題也因時間關系,沒能來得及好好提問,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學中,教案的設計更要精練化,對于學生的預設還要更詳細全面。

  以上是我對這次上課的一點反思,如有不當,還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議。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4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學貴有疑,在教學時,從課題入手,設疑導入.學生對這個課題確實是疑惑多多,迫切地想要知道說的是什么.在質疑的時候,每一問都能夠切入要點,非常妥切.不是為了質疑而質疑.

  在讀書的時候,學生的評價更是讓我收益不少.大多時候學生總是帶著一雙挑剔的眼睛去看別人.但是最近,學生總是能用發(fā)現(xiàn)別人,欣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個問題了.在評價別人讀書時,我就有體會.孩子們總是說:他這個~~地方讀得很有感情,把川川那好奇的樣子給表現(xiàn)出來了,但是,表現(xiàn)的還不夠強烈.可以這樣讀.她自己就示范開來了.呵呵,這讓我這個當老師的真是太開心了,孩子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評價別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語言上還是在態(tài)度上,都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再就是在品讀課文內容時,學生對這兩個孩子提出的三個問題,都能在文中把課文內容打亂以后,再去梳理出頭緒,尋找到答案來.這就運用了課文中的"刨根問底"來展開教學.如:1,石頭書上有字嗎?有哪些字?你從這些字里讀懂了什么?   2, 石頭書上有畫嗎?有那些畫?你從這些畫里又讀懂了什么? 3,看懂了這些化石有什么用呢?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即讓學生明白了"刨根問底"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又讓學生知道了"刨根問底"能得到什么.相信孩子們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也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憑借具體語言材料,初步了解化石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初步了解化石的知識,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2.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學工具準備一些石頭化石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一)引出全文的感情線索。

  讀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過程中感情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請在文中勾畫出有關表示感情的詞語。(好奇、奇怪、高興)

  (二)導讀第一、二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為什么覺得好奇?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這種好奇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過渡:勘探隊員叔叔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勘探隊員究竟在干什么呢?

  (三)導讀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第一、二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隊員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呢?齊讀第三、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聽了叔叔的回答后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較“奇怪”與“好奇”的異同。(“奇怪”是就川川和磊磊對勘探隊員叔叔的話感到難以理解;“好奇”是說川川和磊磊對叔叔的那種異常舉動覺得新奇而產生了濃厚興趣。)

  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導讀第五至十三自然段。

  啟發(fā)思考:勘探隊員叔叔的面前明明只有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已是在讀書呢?

  (引導學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上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思考)

  1.比較句式: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這兩個句子在意思上是一樣的,但第一句所表達的語氣比第二句要強烈些)

  2.川川聽了,“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

  3.石頭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五)讀第十二自然段,聯(lián)系第八、十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斷這里曾經是密林和大海的?

  “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作用?這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斷的?(引導學生結合全文的內容來思考這些問題)

  (六)導讀第十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什么就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該怎么理解?

  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石頭書”了解了石頭里竟蘊含了這么多的學問。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我們現(xiàn)在應該努力學習常握知識,長大了去揭示那些奧秘。

  四.布置作業(yè)

  1.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好奇——高興——

  刨根問底——聚精會神——

  2.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詞語和帶點的詞語搭配起來,再抄寫在橫線上。

  發(fā)現(xiàn)(地殼化石)_____燈光(閃耀閃動)____

  表演(精彩多彩)_____足跡(透明清楚)____

  3.根據(jù)課文理解句子。

  這本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這本書”指__________

  這里的“讀”可以理解為_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17.石頭書

  石頭————像————書

  一層一層一冊

  雨痕波痕礦物字

  樹葉貝殼小魚畫

  告訴知識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知石頭——像——書的過程。我選擇石頭化石掛圖,創(chuàng)設通過朗讀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使學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開發(fā)初步的探究精神。這節(jié)課其實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分角色讀、表演讀、示范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從正確流利達到有感情。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在讀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6

  《石頭書》教學反思

  合肥市衛(wèi)崗中心小學  劉素

  《石頭書》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憑借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石頭書》是一篇科普文,這類文章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

  在教學時,我以課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質疑,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首先,讓學生結合平時見過的書說說。其次當學生齊讀課題后,讓學生開始質疑:石頭書上有字嗎?石頭書和我們現(xiàn)在的書一樣嗎?石頭書上也有畫嗎?石頭書的作者是誰?石頭書重不重?石頭書有什么作用……此時孩子們一個個非常激動,眼里是對新知的強烈渴求。這樣的導入一下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將他們引領到陌生的新的知識領域中去。接著,我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從文中將答案找出來,整體把握課文。

  因為是第一課時,生字詞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這課里有一個“殼”字是多音字,我便結合圖片進行講解。學習課文內容我以六次對話為中心,將石頭書與現(xiàn)在的書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講解石頭書的字這一部分時,重點讓學生根據(jù)課件展示的圖片對雨痕、波痕以及礦石有直觀的了解。

  在本課的教學中, 我讓學生通過觀察后再回到課文中去找找,給學生觀察思考的空間,并聯(lián)系生活中的書來回答“為什么石頭像書?”讓學生在比較中,慢慢體會為什么稱為石頭書的原因,由觀到思到悟,讓學生會學習。還有在講授“礦物”時,對于礦物里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我讓學生想象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鉆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同時通過礦石色彩繁多的特點,讓學生說出描寫顏色的四字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關鍵是朗讀的處理,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是三年級了,朗讀已經學了2年,但是對于這篇全是對話的課文,還是接觸的很少,所以這篇文章的朗讀指導非常關鍵。在課堂中,我注意了這個問題,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語,看看提示語中有沒有語氣的指導,如果有,只要讀出這種語氣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那就再看看標點符號,有沒有特殊的符號,如問號、感嘆號、省略號等,讀出相應的語氣就行了。孩子們做得還不錯。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因為是第一課時,生字詞教學還不扎實,我在處理教學語言時,以后還要格外注意,盡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語言。對于整篇課文讀還是不夠,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學中,教案的設計更要精練化,對于學生的預設還要更詳細全面。

  執(zhí)教《石頭書》有感

  合肥市64中學宇紅燕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包河區(qū)青年教師課堂評比,我是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自己將會和區(qū)里經過層層選拔挑出的精英們同臺競技,這可是一次難得學習機會,但同時又覺得壓力很大,深怕技不如人,在評委專家和眾多的同仁面前有失臉面。

  在這次活動中,我借三(4)班上了《石頭書》這一課,本沒教過三年級,又是借班上課,對教材對學生這兩大元素,更多了一分陌生感。為此,利用一天短暫的時間,我細讀教材并請教同事,制定自己上課的教案課件。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小朋友與勘探隊員的對話,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石頭就像一本書,里面蘊含著許多學問,并贊揚了這兩個小朋友愛“刨根究底”的科學探索精神。本文課題比較有趣,所以我從課題入手,先板書“書”字,提出問題:誰見過書的?學生大笑:書誰沒見過?緊接著提出疑問:“誰見過這種書?”同時板書“石頭”二字,學生們紛紛迷惑搖頭,我問:“你看到這題目,有什么想知道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頓時被吸引上來了,有了仔細讀課文的欲望,這時候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書,效果很好。初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讀,我仔細地聽,學生讀到錯誤的地方,立刻停下,正音,讓其再讀,還讀不好,請其他同學幫忙糾正后再讓他讀,正確了,大大表揚他一下,之后引導全班學生齊讀。這樣做,比在學生讀之前先把要注意的地方拎出來練習效果更好,每個學生都明確地知道了哪里難讀,應該怎么讀,與上下文怎么銜接更好。另一方面,讀得不太好的學生在老師不厭其煩的反復指導下終于成功,獲得了一種勝利的體驗,有了成就感,對學習充滿了信心。

  我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1、這節(jié)課課堂紀律不夠好,應當在課前采取措施整頓好紀律。2、教學時,課件要講究配合,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學生觀看圖片時,欠缺合理性。在講授“石頭書上的字”時,我沒有處理好,忽略了學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對于礦物的教學,只是出示了圖片,礦物里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時應該讓學生通過看圖再說一說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鉆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

  通過這次課堂,我想如果我每堂課都以這個態(tài)度去備課去反思,也許我的教學效果很快就會提高,今后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下工夫去研究課堂、學生以及教材!

  洗盡鉛華,盡顯淳樸——《石頭書》 賽后反思

  工大附中  唐禮芳

  秋高氣爽,帶著對收獲的期盼迎來了包河區(qū)第二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大賽要求上第一課時,令我們很多參賽選手始料不及。早就習慣在第二課時,展示自己的各項本領:或是巧設問題,合作探究;或是用詩一樣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絕美的情境;或是抓住關鍵詞語讓學生與作者對話······卻,不知道第一課時應該是怎么一個上法。

  周三上午八點左右,在忐忑中接收到課題:《石頭書》,這是一篇典型的科技小品文,通過兩個愛思考、愛提問的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與勘探員叔叔之間的一段對話,讓同學們了解了石頭書的有關知識,繼而培養(yǎng)學生愛提問,愛鉆研的精神。眾所周知,第一課時的主要目的就是掃除障礙,為第二課時分析課文做好準備。而掃除障礙,無非就是兩項:第一:解決這課的生字詞。綠色通道里的生字要求會讀會認,田字格里的生字不僅要求會讀、會認,而且要求會寫。第二,能夠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可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首先:這課中的生字非常多,綠色通道里的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加起來有二十幾個,如果全部教學,一則學生會感到枯燥,二則整節(jié)課時間都不一定夠用。其次,每班讀書情況不一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的讀書,快速達到讀通讀順讀準確的要求呢?最后,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是:這是一節(jié)需要拿出去參賽的課,就這樣學字讀課文,會不會毫無特色呢?第一課時要不要更多元一些,才能吸引評委老師的眼球呢?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同樣也困擾著教研組里的每一位老師。

  經過激烈的爭論和反復的思考,最終決定,我們就把一節(jié)最通常,但卻最好用的家常課推出去。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應該是讓學生踏踏實實的學到些知識。決定一下,思路就通暢了。為了防止單調的讀書和認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在這課設計時,我巧妙的將學習生字融入課文的三遍朗讀中,并讓學生的每一遍讀書都不空讀,每一遍朗讀學生都有要求完成的任務。第一遍朗讀:讓學生邊讀邊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用大屏幕打出朗讀要求:1、請同學們先把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2、讀準文中的每一個字的字音,遇到讀不準的,請多讀幾遍。3、能夠讀通讀順句子,注意斷句和停頓。在學生自由讀的時候,老師不斷給同學們提供幫助。這樣,第一遍讀完以后,許多同學已經可以會讀會認一些字了。第二 遍朗讀:請個別同學分段朗讀,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問題,集體糾正。在這個過程中,我教學了一個對于學生來說不太容易自學的生字:殼。第三遍朗讀:讓學生們跟著朗讀帶自我檢查。通過三遍朗讀,學生基本達到了朗讀要求:能讀通讀順讀準確句子,文中的生字基本都會讀會認了。通過這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教學第二課時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這節(jié)課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生字的教學太少,如果能更多的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生字進行教學的話,這課會更加扎實。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 篇7

  《石頭書》教學反思

  《石頭書》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憑借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

  第一課時重點掌握生字詞,了解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容,理解川川和磊磊由好奇到奇怪的原因,了解石頭之所以是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石頭是一層層的如同一冊冊厚厚的書。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根據(jù)石頭書的字、畫、知識、作用劃分為四部分在課堂課堂上進行了講解。由學生劃分出課文中分別描寫了石頭書的字、畫、知識和作用。

  我在講解石頭書的字這一部分時,重點讓學生根據(jù)課件展示的圖片對雨痕、波痕以及礦石有直觀的了解。在講解“畫”的部分,通過短片輔助理解課文最后由老師總結概念并進行相應的講解輔助理解。

  石頭書的知識和作用是相互關聯(lián)的。在這兩部分的教學中,主要通過讀后填空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過度到對石頭書作用的理解。最后通過反問學生“川川和磊磊是怎么懂得這么多知識的?”來理解“刨根問底”這個詞語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也要具備這種學習的精神。最后和學生一起打開一本“石頭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的探索和思考。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主要有三部分:學生課前搜集資料、老師制作課件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課堂上的朗讀和講解。總的說來,這節(jié)課激發(fā)了學生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對文章有了透徹的理解。整個課堂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課件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還有一些地方還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中改進,例如:課堂語言要更加精煉、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盡可能準備更多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認為準備工作十分重要,而且,準備一節(jié)課的過程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和對以往教學方式的反思過程。每一次準備就是一次提高,雖然很有壓力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石頭書》教學反思

  《石頭書》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是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從中領悟一定的寫作技巧,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人物對話是文章的重頭戲,我抓住三條線進行教學:

  一、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

  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書一頁一頁的。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而再歸根到底到一個詞,那就是“刨根問底”,于是,在教學時我就是通過這6個問題去引導學生理解“刨根問底”這個詞,這樣抓住文中的主線,一層一層地進行理解、朗讀、再感悟。弄明白石頭書上的每個字和每幅畫,都有它特殊的含義。

  二、抓住“刨根問底”和“好奇”,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圍繞問題質疑,通過朗讀深入感悟課文,了解“巖石”這本大書中的自然科學知識,讓學生拓展視野,自覺的探索大自然,初步開發(fā)的探究精神。由于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所以,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引導他們讀出文字背后的動作、神態(tài)、情感,并給予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將“刨根問底”的習慣真正內化,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良好習慣。

  三、學習文章中的寫法,領悟一定的寫作技巧。

  1、學習反問句的用法。

  讓學生讀讀“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這句話,體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并讓學生換一種說法,“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讓學生再讀讀這兩句話,說說更喜歡哪一句?告訴學生,像這種“不就是……嗎?”的句式稱為反問句,第二課中我們也見過。“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反問句能加強說話的語氣,這里叔叔想加強肯定的語氣,肯定石頭就是一冊厚厚的書。

  2、通過一組近義詞,懂得一篇文章中不要重復用詞。

  在學習第七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找找這段話中的一組近義詞,學生找出了足跡和腳印。這時我適時地告訴他們:“我們寫作文時,要注意用不同的詞表達同一個意思,這樣才能讓你的文章顯得生動有趣!”

  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

  1、在講授“石頭書上的字”時,我沒有處理好,忽略了學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對于礦物的教學,只是出示了圖片,礦物里面的小不點兒,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時應該讓學生通過看圖再說一說這些紅的、黃的、閃光的、透明的像我們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如鉆石、紅寶石、煤炭-----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

  2、在把握好時間上,我也沒有處理好,由于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原因,原本在結束時拓展性問題也因時間關系,沒能來得及好好將,這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教案的設計更要精練化,對于學生的預設還要更詳細全面。

  3、課后,我還在思考:如何發(fā)揮詞語教學的最大化效益?針對 “好奇”和“刨根問底”兩個重要的詞語,如何結合詞語的理解并引導學生結合這兩個詞語,讀出“好奇”和“刨根問底”的語氣,比如:學生在找出6個問題,理解了刨根問底后,提問:1.為什么會連續(xù)刨根問底問了6個問題?(因為好奇)2.運用對比的方式細品6個問題:

  ①“叔叔,您在看什么?”

  “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②“書?哪里有書哇?”            “哪里有書哇?”

  “化石?化石能說明什么呢?”     “化石能說明什么呢?”

  ③川川不禁笑了起來,說:“這書上有字嗎?”

  川川說:“這書上有字嗎?”

  讓學生對比語句, 體會出問話之中的“呀”這類語氣詞所表達的好奇之心;“書?化石?”這類反復強調詞語所表達的好奇心;以及“不禁笑了起來”這類旁白所表達的好奇心,讓學生體驗到具體的語言能表達出的情感---好奇,刨根問底。其次,也讓學生在比較中懂得該如何朗讀好這6句問題。

  另一處是在教化石演變段落中的“很久很久以前”和“很多很多年”的朗讀指導上,是否可以變化多種方式:一是讓學生把“很久很久以前”換成“以前”、“很久以前”嘗試進行朗讀,在學生在減增詞語中,體會到這個年代是非常遙遠的,教師也應該預設語言:該如何讓這個年代表現(xiàn)得非常遙遠呢?誰能運用自己的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時間的遙遠?二是”很多很多年”的指導,教師:幾千萬年過去了----學生接:地殼慢慢上升,教師:又是幾千萬年過去了-----學生:這里又變成了高山,這就是....

  也就是通過教師預設語言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其變化的漫長;再讓學生進行整段的朗讀,學生是否會能基本體現(xiàn)化石的演變過程? 

《石頭書》教學實錄、反思和評課(通用7篇) 相關內容:
  • 聽《石頭書》的啟示(精選14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shù):116純潔冰心 發(fā)表 聽了光盤上無錫某校華蓉蓉的一節(jié)閱讀課——《石頭書》,又有了一些感觸。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寓科學知識與人物對話中。...

  • 《石頭書》第二教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第二課時第五版塊檢查預習,體會科學推想的嚴密、合理【目標a2、c;18分鐘】1.檢查預習情況①指名讀第11小節(jié)出示: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

  • 構筑支點 簡化頭緒——談《石頭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說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教材第六單元課文《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這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

  • 3年17課《石頭書》測試(通用14篇)

    一、看拼音寫詞語:z j q gui y c jiǎo yn mi tn kung sh po gēn wn dǐ j jīng hu shn( )( )( )( )( )( )( )( )二、多音字注音組詞:禁 殼 刨 藏三、給畫線字注音:不由分說( ) 警覺( ) 勘探( ) 趴著(...

  • 《石頭書》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2篇)

    張家港市乘航小學 朱世蓉教學理念:《石頭書》一課是科普小品文,教學重點是以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讀好人物對話,感悟課文內容.難點是感受巖石這本大書的神奇趣味,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利用多種渠道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

  • 區(qū)優(yōu)青評選教案——《石頭書》(通用14篇)

    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師心里很高興,所以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件禮物,這第一件禮物就是:出示《兒童百科全書》,問這是什么啊?(書)你們喜歡看書嗎?都看過哪些書?你們真愛學習,書也是邵老師的寶貝呢!...

  • 從整體感知——《石頭書》教學談(通用14篇)

    《語文課程新標準》提倡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于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拘于精彩的語段跳躍性地反復閱讀感悟,而缺乏對文章整體的把握感悟。...

  • 《石頭書》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⒈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yǎng),獲取豐富的知識。...

  • 石頭書 教案(通用12篇)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預習設計: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借助身邊的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

  • 《石頭書》教案(精選12篇)

    一、導入:1、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讀書嗎?都讀過哪些書呢?(生答)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啊;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你們讀的書真多啊。2、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槐緯ò鍟菏^書),誰來叫叫它的名字?(指讀課題、齊讀課題)你...

  • 解讀《石頭書》(精選15篇)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這兩個小朋友與勘探隊員的對話,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石頭就像一本書,里面蘊含著許多學問,并贊揚了這兩個小朋友愛“刨根究底”的科學探索精神。...

  • 《石頭書》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2,在反復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教學難點:初步了解課文大概內容,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的...

  • 《石頭書》教案(精選16篇)

    一、教材簡析: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全文有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 石頭書(通用13篇)

    教學內容: 《17、》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的態(tài)度。...

  • 《石頭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3篇)

    a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殼,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3.初步了解問話提示語表達的不同順序,理解文中雨痕、波痕、礦物等科學名詞。...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D1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黄页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使用方法 | 久久99久久98精品免观看软件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窝窝AV青青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日韩网站 |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搡少妇在线视频少妇干活了 | 在线观看免费a视频 |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正在播放 | www99re最新地址获取 |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久久久人精午夜精国 | 四月是你的谎言免费观看动漫 |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春色 | 久久综合艹| 91精品少妇偷拍99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四川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三年片在线观看大全中国 | 宅男撸66国产精品 | 日本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黄漫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址 | 久久久久久久久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