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精選9篇)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
2.讀準字音,理解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句子寫通順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通順的語句表達內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哇!”與“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讀詞語,檢查自學。
(三)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糾正讀音。
“商量”的“量”在課文中應讀輕聲“liang”,“粘補”的“粘”在課文里應讀“zh1n”。
(四)質疑、設疑、解疑。
1.讀題質疑。
(1)誰送給誰的新年禮物?
(2)要送一件什么樣的新年禮物?
(3)為什么要送這樣的新年禮物?
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設疑,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指名回答問題,解疑。
教師可出示填空練習的方法,檢查讀書情況。
________送給________的新年禮物。
弟弟把________做為新年禮物送給老師。
這禮物代表了弟弟送給老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讀懂課文內容。
1.“弟弟”他們小隊商量要送給老師什么樣的禮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讓學生思考后分點回答。
他們小隊經過商量,準備送給老師一件有意義的禮物。怎樣有意義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動腦筋做;三是不能花錢買。
(3)“弟弟”要送給老師的禮物是什么?
——一個認真書寫的作業 本。
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從文中標畫出有關句子。
(4)指名讀句子。
“這是我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
(5)課堂討論:“弟弟”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學生通過閱讀3、4、5自然段,從中理解“弟弟”是在鄰居小葦撕破了他的作業 本,“弟弟”非常生氣,“瞪著眼睛”,臉“氣得紅紅的”這種情況下,才說出這句話的。聯系上文可以看出,這之前,“弟弟”對誰也沒有說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小隊同學悄悄商量的。從“悄悄”一詞可以看出兩點:一是這次行動是有計劃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張揚。二是想用實際行動給老師一個驚喜。這次“弟弟”說出實情,可見是氣憤極了,同時也可看出“弟弟”對送給老師這件新年禮物非常重視,十分珍惜。
(6)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第6、7自然段。
思考:
從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對這份特殊形式的禮物非常珍惜?邊讀邊標畫出有關句子。
(7)指名讀句子。
“這一陣子弟弟做作業 之前,總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擦了又擦,做算術總要在草稿紙上演算好了,才謄在作業 本上”。
這段話作者從兩個方面寫出“弟弟”非常認真地做這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紙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見“弟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老師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正因為“弟弟”這樣認真,所以他現在的作業 本“又平整又干凈”,字寫得“又工整又清秀”,一連幾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業 什么樣?
讓學生聯系上文,讀第2自然段,展開討論。“弟弟”原來的作業 寫得“毛毛草草”,錯別字多,算術常出錯,老師提醒,爸爸教訓就是“改不了”。
(9)對比討論:“弟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出示句子讓學生選擇正確答案:
①“弟弟”長大了,所以作業 就寫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
③“弟弟”愛老師,想用改正缺點的實際行動,獻給老師一顆真誠的心。
(六)讀懂重點句,理解內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討論:
(1)“真誠”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為什么又是“最好的禮物”?
(2)“真誠”就是真實、誠懇。做為一名學生,送給老師一份認真書寫的作業 ,確實算不上什么禮物,但是因為“弟弟”過去學習不專心,做作業 不認真,老師提醒,爸爸批評他都改不了,現在“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缺點,進步了。這份禮物寄托著老師的期望,家長的希望,表明這是“弟弟”進步向上的開始。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正因為這本作業 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說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它代表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對老師的一顆真誠的心。
這句話在文章的結尾緊扣中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生字新詞,積累描寫人物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說話能力。
3.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懂得麥克以自己的行動作為送給爸爸的新年禮物,體會麥克與父親之間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麥克以自己的行動作為送給爸爸的新年禮物,體會麥克與父親之間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收到禮物,也會送出禮物。記得三八婦女節那天,老師布置大家回去送一份禮物給自己的媽媽,你送的是什么禮物。為什么要送這份禮物呢?
生:我送的是鮮花,媽媽平時很辛苦,我想用鮮花對她表示感謝。
生:我送了三朵白色的康乃馨,我認為康乃馨可以代表母愛。
生:我是給媽媽洗了一次腳,我想用這種方式對媽媽表示感謝。
師:是呀,禮物是表達感情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同樣寫禮物的文章。課文的主人公麥克在新年之夜也給他父親送了一分特殊的禮物。讓我們走進課文,感受一下這是一份怎樣的禮物。
(設計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讓學生結合實際,回憶母親節給媽媽送禮的情形,激發學生對母親愛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課文的情感,領會麥克對父親的愛。)
二、配樂范讀,聽中悟情。
1、師生合作配樂讀課文。
2、師:同學們聽后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覺得麥克很愛他的父親,所以才會想出送這樣禮物給他。
生:我認為麥克是用幫爸爸做事情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無盡的愛。
生:愛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所以麥克才會用實際行動來作為禮物送給爸爸。
(設計理念:整體感悟,既可以使學生對全文又一個完整的了解,又可以在初步的感悟中為全文的教學定下基調)
三、說中悟情,讀中悟情。
師:麥克對父親的愛并不是我們憑空想象到的,而是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悟出來的。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找找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麥克對父親的愛。
交流。
片斷一:
(出示:或許是第二十次醒來了,每一次他都劃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鐘,一點半,兩點……三點差一刻了,他激動地坐起來,套上衣服,摸索著溜下樓梯,悄悄地打開吱吱嘎嘎作響的木門。)
生:我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麥克很愛他的父親,他醒了那么多次,就怕錯過這個時間,說明麥克很在乎這件事,很想把這份禮物送給父親。
師:說得對,麥克為了不耽誤送禮物,所以整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如果此時你來到麥克家的窗前,透過他家的玻璃窗,你會看到些什么,你又會聽到些什么呢?
(出示說話練習:透過麥克家的玻璃窗,我會看到,我會聽到。)
生:我看到麥克小心翼翼地打開火柴盒,劃了一根火柴,看了一眼那只古老的鐘,又躺下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劃了一根火柴,一看時間到了,就激動得坐起來。聽到他說:“啊!時間終于到了。”
生:我看到麥克家的鬧鐘放在梳妝臺上,旁邊有許多燒過的火柴梗。聽到他小聲地嘀咕著:不知爸爸會不會喜歡我這份禮物。
……
(設計理念:采用情景法將學生帶到現場,通過說話訓練,使學生想象現場看到的,聽到的景象,有助于學生理解麥克急切的心情,從而感悟麥克對父親的愛。)
片斷二:時間一分一秒地挪動著——十分鐘,十五分鐘……
師:這句話有那個詞的用法比較特別?
生:挪動。時間過得都是一樣快的,怎么會覺得挪動呢?
生:因為麥克急切地盼望著看到父親的反映。
片斷三:為什么父親會發出帶著嗚咽聲的笑?
生:因為兒子所作的事令他非常感動。
生:他為自己的兒子而驕傲,麥克不是用金錢,而是用實際行動給他送禮,他很開心,很感動,所以發出嗚咽聲的笑。
師:父親是如此的高興,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是緊緊地抱住兒子。但是,我們分明感到有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在他們之間流淌,那時什么?(生:那是愛的暖流。)
師:盡管屋里很黑,他們彼此都瞧不見對方的臉,但是。
生:但是他們兩人的心靈相同。
生:但是麥克的這份禮物使他們父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生:但是愛在他們的心中永遠留駐了。
……
(設計理念:通過這個說話訓練,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父子深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設計練筆,加深理解。
師:麥克的禮物是如此平凡,因為他根本沒有用一分錢,麥克的禮物又是如此不平凡,因為他對父親的愛是無法用金錢來買到的。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出示小練筆)
(1)我想對麥克說:。
(2)我想對麥克的父親說:。
(3)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
生: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愛是不能用金錢交換的,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愛是無私的。
生:我想對麥克的父親說:應該多陪陪你的兒子,他是那么的愛你。
生: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不要對父母太任性,父母是愛我們的,要體諒父母。
(設計理念:學習本文,我想不光是要讓學生體會麥克與父親的深情,更要讓學生從中得到感悟:就是要愛我們的父母,體諒我們的父母。將麥克對父親的真情內化為學生為父母的愛,也能像麥克一樣真誠的去關心他們,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
2.讀準字音,理解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句子寫通順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通順的語句表達內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哇!”與“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讀詞語,檢查自學。
(三)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糾正讀音。
“商量”的“量”在課文中應讀輕聲“liang”,“粘補”的“粘”在課文里應讀“zh1n”。
(四)質疑、設疑、解疑。
1.讀題質疑。
(1)誰送給誰的新年禮物?
(2)要送一件什么樣的新年禮物?
(3)為什么要送這樣的新年禮物?
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設疑,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指名回答問題,解疑。
教師可出示填空練習的方法,檢查讀書情況。
________送給________的新年禮物。
弟弟把________做為新年禮物送給老師。
這禮物代表了弟弟送給老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讀懂課文內容。
1.“弟弟”他們小隊商量要送給老師什么樣的禮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讓學生思考后分點回答。
他們小隊經過商量,準備送給老師一件有意義的禮物。怎樣有意義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動腦筋做;三是不能花錢買。
(3)“弟弟”要送給老師的禮物是什么?
——一個認真書寫的作業 本。
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從文中標畫出有關句子。
(4)指名讀句子。
“這是我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
(5)課堂討論:“弟弟”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學生通過閱讀3、4、5自然段,從中理解“弟弟”是在鄰居小葦撕破了他的作業 本,“弟弟”非常生氣,“瞪著眼睛”,臉“氣得紅紅的”這種情況下,才說出這句話的。聯系上文可以看出,這之前,“弟弟”對誰也沒有說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小隊同學悄悄商量的。從“悄悄”一詞可以看出兩點:一是這次行動是有計劃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張揚。二是想用實際行動給老師一個驚喜。這次“弟弟”說出實情,可見是氣憤極了,同時也可看出“弟弟”對送給老師這件新年禮物非常重視,十分珍惜。
(6)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第6、7自然段。
思考:
從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對這份特殊形式的禮物非常珍惜?邊讀邊標畫出有關句子。
(7)指名讀句子。
“這一陣子弟弟做作業 之前,總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擦了又擦,做算術總要在草稿紙上演算好了,才謄在作業 本上”。
這段話作者從兩個方面寫出“弟弟”非常認真地做這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紙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見“弟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老師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正因為“弟弟”這樣認真,所以他現在的作業 本“又平整又干凈”,字寫得“又工整又清秀”,一連幾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業 什么樣?
讓學生聯系上文,讀第2自然段,展開討論。“弟弟”原來的作業 寫得“毛毛草草”,錯別字多,算術常出錯,老師提醒,爸爸教訓就是“改不了”。
(9)對比討論:“弟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出示句子讓學生選擇正確答案:
①“弟弟”長大了,所以作業 就寫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
③“弟弟”愛老師,想用改正缺點的實際行動,獻給老師一顆真誠的心。
(六)讀懂重點句,理解內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討論:
(1)“真誠”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為什么又是“最好的禮物”?
(2)“真誠”就是真實、誠懇。做為一名學生,送給老師一份認真書寫的作業 ,確實算不上什么禮物,但是因為“弟弟”過去學習不專心,做作業 不認真,老師提醒,爸爸批評他都改不了,現在“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缺點,進步了。這份禮物寄托著老師的期望,家長的希望,表明這是“弟弟”進步向上的開始。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正因為這本作業 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說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它代表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對老師的一顆真誠的心。
這句話在文章的結尾緊扣中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4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習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
2.讀準字音,理解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句子寫通順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通順的語句表達內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哇!”與“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讀詞語,檢查自學。
(三)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糾正讀音。
“商量”的“量”在課文中應讀輕聲“liang”,“粘補”的“粘”在課文里應讀“zh1n”。
(四)質疑、設疑、解疑。
1.讀題質疑。
(1)誰送給誰的新年禮物?
(2)要送一件什么樣的新年禮物?
(3)為什么要送這樣的新年禮物?
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設疑,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指名回答問題,解疑。
教師可出示填空練習的方法,檢查讀書情況。
________送給________的新年禮物。
弟弟把________做為新年禮物送給老師。
這禮物代表了弟弟送給老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讀懂課文內容。
1.“弟弟”他們小隊商量要送給老師什么樣的禮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讓學生思考后分點回答。
他們小隊經過商量,準備送給老師一件有意義的禮物。怎樣有意義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動腦筋做;三是不能花錢買。
(3)“弟弟”要送給老師的禮物是什么?
——一個認真書寫的作業 本。
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從文中標畫出有關句子。
(4)指名讀句子。
“這是我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
(5)課堂討論:“弟弟”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學生通過閱讀3、4、5自然段,從中理解“弟弟”是在鄰居小葦撕破了他的作業 本,“弟弟”非常生氣,“瞪著眼睛”,臉“氣得紅紅的”這種情況下,才說出這句話的。聯系上文可以看出,這之前,“弟弟”對誰也沒有說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小隊同學悄悄商量的。從“悄悄”一詞可以看出兩點:一是這次行動是有計劃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張揚。二是想用實際行動給老師一個驚喜。這次“弟弟”說出實情,可見是氣憤極了,同時也可看出“弟弟”對送給老師這件新年禮物非常重視,十分珍惜。
(6)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第6、7自然段。
思考:
從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對這份特殊形式的禮物非常珍惜?邊讀邊標畫出有關句子。
(7)指名讀句子。
“這一陣子弟弟做作業 之前,總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擦了又擦,做算術總要在草稿紙上演算好了,才謄在作業 本上”。
這段話作者從兩個方面寫出“弟弟”非常認真地做這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紙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見“弟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老師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正因為“弟弟”這樣認真,所以他現在的作業 本“又平整又干凈”,字寫得“又工整又清秀”,一連幾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業 什么樣?
讓學生聯系上文,讀第2自然段,展開討論。“弟弟”原來的作業 寫得“毛毛草草”,錯別字多,算術常出錯,老師提醒,爸爸教訓就是“改不了”。
(9)對比討論:“弟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出示句子讓學生選擇正確答案:
①“弟弟”長大了,所以作業 就寫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
③“弟弟”愛老師,想用改正缺點的實際行動,獻給老師一顆真誠的心。
(六)讀懂重點句,理解內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討論:
(1)“真誠”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為什么又是“最好的禮物”?
(2)“真誠”就是真實、誠懇。做為一名學生,送給老師一份認真書寫的作業 ,確實算不上什么禮物,但是因為“弟弟”過去學習不專心,做作業 不認真,老師提醒,爸爸批評他都改不了,現在“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缺點,進步了。這份禮物寄托著老師的期望,家長的希望,表明這是“弟弟”進步向上的開始。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正因為這本作業 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說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它代表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對老師的一顆真誠的心。
這句話在文章的結尾緊扣中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5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在生活小事中所蘊含的父子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在品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習作者運用心理、動作、情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感受父子之間的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學會關愛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行動和心理活動進行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合作交流,教師點撥。
教學準備:一份禮物,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認識的記下來。
學情簡析:文章文字淺顯、易懂。相信學生只要用心讀就一定能感受到父子之間的那份濃濃的親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你在什么節日收到過什么禮物?
學生交流
預設:
1.我在生日時爸爸給我買了個大蛋糕。
2.過年時爺爺給我壓歲錢……
師:是呀,禮物是表達感情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同樣寫禮物的文章.課文的主人公麥克在新年之夜也給他父親送了一分特殊的禮物。讓我們走進課文,感受一下這是一份怎樣的禮物。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讓學生結合實際,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課文的情感,領會麥克對父親的愛。)
(二)配樂范讀,聽中悟情。
1.師生合作配樂讀課文。
2.師:同學們聽后有什么感想呢?
預設:
1.我覺得麥克很愛他的父親,所以才會想出送這樣禮物給他。
2.我認為麥克是用幫爸爸做事情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無盡的愛。
3.愛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所以麥克才會用實際行動來作為禮物送給爸爸。
(設計意圖:整體感悟,既可以使學生對全文又一個完整的了解,又可以在初步的感悟中為全文的教學定下基調。)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再讀課文勾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讀一讀,遇到困難找同學幫忙。
給生字加上拼音,并借助工具書組詞。
同組同學交流每個字的應該注意什么。
在注音本上正確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說中悟情,讀中悟情。
師:麥克對父親的愛并不是我們憑空想象到的,而是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悟出來的。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找找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麥克對父親的愛。
生交流。
片斷一:
(出示:或許是第十次醒來了,每一次他都劃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鐘,一點,一點一刻,三點差一刻了,……他激動地坐起來,套上衣服,摸索著溜下樓梯,悄悄地打開吱吱嘎嘎作響的木門。)
生:我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麥克很愛他的父親,他醒了那么多次,就怕錯過這個時間,說明麥克很在乎這件事,很想把這份禮物送給父親。
師:說得對,麥克為了不耽誤送禮物,所以整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如果此時你來到麥克家的窗前,透過他家的玻璃窗,你會看到些什么,你又會聽到些什么呢?
(出示說話練習:透過麥克家的玻璃窗,我會看到_______ ,我會聽到 _______。)
預設:
生:我看到麥克小心翼翼地打開火柴盒,劃了一根火柴,看了一眼那只古老的鐘,又躺下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劃了一根火柴,一看時間到了,就激動得坐起來。聽到他說:“啊!時間終于到了”。
生:我看到麥克家的鬧鐘放在梳妝臺上,旁邊有許多燒過的火柴梗.聽到他小聲地嘀咕著:不知爸爸會不會喜歡我這份禮物。……
(設計意圖:采用情景法將學生帶到現場,通過說話訓練,使學生想象現場看到的,聽到的景象,有助于學生理解麥克急切的心情,從而感悟麥克對父親的愛。)
片斷二:時間一分一秒地挪動著——十分鐘,十五分鐘……
師:這句話有哪個詞的用法比較特別。
預設:
生:挪動。時間過得都是一樣快的,怎么會覺得挪動呢?
生:因為麥克急切地盼望著看到父親的反映。
師:那么應該怎么才能讀出當時麥克的激動,緊張,與興奮呢。自己試著讀一讀。
片斷三:為什么父親會發出帶著嗚咽聲的笑?
生:因為兒子所作的事令他非常感動。
生:他為自己的兒子而驕傲,麥克不是用金錢,而是用實際行動給他送禮,他很開心,很感動,所以發出嗚咽聲的笑。
師:父親是如此的高興,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是緊緊地抱住兒子。但是,我們分明感到有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在他們之間流淌,那時什么?
(生:那是愛的暖流。)
師:盡管屋里很黑,他們彼此都瞧不見對方的臉。
預設:
生:但是他們兩人的心靈相同。
生:但是麥克的這份禮物使他們父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生:但是愛在他們的心中永遠留駐了……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說話訓練,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父子深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師:帶著對文本的感悟選取最能表現麥克挨父親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設計練筆,加深理解。
師:根據你對文本的理解給文章加一個題目(可以使原題目),并說明自己的理由。(設計理念:在感悟主體的同時,概括了課文內容。)
師:麥克的禮物是如此平凡,因為他根本沒有用一分錢,麥克的禮物又是如此不平凡,因為他對父親的愛是無法用金錢來買到的。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 (出示小練筆)
(1)我想對麥克說:___________。
(2)我想對麥克的父親說:_______。
(3)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 _______。
預設:
生: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愛是不能用金錢交換的,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愛是無私的。
生:我想對麥克的父親說:應該多陪陪你的兒子,他是那么的愛你。
生: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不要對父母太任性,父母是愛我們的,要體諒父母。
(設計意圖:學習本文,我想不光是要讓學生體會麥克與父親的深情,更要讓學生從中得到感悟:就是要愛我們的父母,體諒我們的父母.將麥克對父親的真情內化為學生為父母的愛,也能像麥克一樣真誠的去關心他們,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教師總結:
在生活中有許多愛著我們的人: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同學……我們呢也愛著他們,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四、 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人與人之間送禮物是友愛的表現,禮輕情意重,禮物的意義不在于價錢的多少,而在于付出了真情,傳遞了愛和友誼。現在,你決定送一份什么樣的禮物給你父母、長輩或是朋友呢?請說出你的理由。
2、 在生活中,你有過像麥克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自己當時的心情。
五、 板書設計
新年禮物
善良送給 勤勞
稚氣麥克 父親 節儉
疼父親 干活愛孩子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
2.讀準字音,理解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句子寫通順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通順的語句表達內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著送給老師的禮物哇!”與“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讀詞語,檢查自學。
(三)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糾正讀音。
“商量”的“量”在課文中應讀輕聲“liang”,“粘補”的“粘”在課文里應讀“zh1n”。
(四)質疑、設疑、解疑。
1.讀題質疑。
(1)誰送給誰的新年禮物?
(2)要送一件什么樣的新年禮物?
(3)為什么要送這樣的新年禮物?
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設疑,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指名回答問題,解疑。
教師可出示填空練習的方法,檢查讀書情況。
________送給________的新年禮物。
弟弟把________做為新年禮物送給老師。
這禮物代表了弟弟送給老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課后思考練習讀懂課文內容。
1.“弟弟”他們小隊商量要送給老師什么樣的禮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讓學生思考后分點回答。
他們小隊經過商量,準備送給老師一件有意義的禮物。怎樣有意義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動腦筋做;三是不能花錢買。
(3)“弟弟”要送給老師的禮物是什么?
——一個認真書寫的作業 本。
讓學生讀第5自然段,從文中標畫出有關句子。
(4)指名讀句子。
“這是我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
(5)課堂討論:“弟弟”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學生通過閱讀3、4、5自然段,從中理解“弟弟”是在鄰居小葦撕破了他的作業 本,“弟弟”非常生氣,“瞪著眼睛”,臉“氣得紅紅的”這種情況下,才說出這句話的。聯系上文可以看出,這之前,“弟弟”對誰也沒有說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小隊同學悄悄商量的。從“悄悄”一詞可以看出兩點:一是這次行動是有計劃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張揚。二是想用實際行動給老師一個驚喜。這次“弟弟”說出實情,可見是氣憤極了,同時也可看出“弟弟”對送給老師這件新年禮物非常重視,十分珍惜。
(6)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第6、7自然段。
思考:
從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對這份特殊形式的禮物非常珍惜?邊讀邊標畫出有關句子。
(7)指名讀句子。
“這一陣子弟弟做作業 之前,總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擦了又擦,做算術總要在草稿紙上演算好了,才謄在作業 本上”。
這段話作者從兩個方面寫出“弟弟”非常認真地做這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紙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見“弟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老師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正因為“弟弟”這樣認真,所以他現在的作業 本“又平整又干凈”,字寫得“又工整又清秀”,一連幾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業 什么樣?
讓學生聯系上文,讀第2自然段,展開討論。“弟弟”原來的作業 寫得“毛毛草草”,錯別字多,算術常出錯,老師提醒,爸爸教訓就是“改不了”。
(9)對比討論:“弟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出示句子讓學生選擇正確答案:
①“弟弟”長大了,所以作業 就寫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
③“弟弟”愛老師,想用改正缺點的實際行動,獻給老師一顆真誠的心。
(六)讀懂重點句,理解內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討論:
(1)“真誠”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么禮物,為什么又是“最好的禮物”?
(2)“真誠”就是真實、誠懇。做為一名學生,送給老師一份認真書寫的作業 ,確實算不上什么禮物,但是因為“弟弟”過去學習不專心,做作業 不認真,老師提醒,爸爸批評他都改不了,現在“弟弟”用實際行動改正了缺點,進步了。這份禮物寄托著老師的期望,家長的希望,表明這是“弟弟”進步向上的開始。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正因為這本作業 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說這是一份最好的禮物。它代表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對老師的一顆真誠的心。
這句話在文章的結尾緊扣中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7
托班《新年禮物》
領 域
社會
活動類型
活動內容
新年的禮物
活動來源
情景
實施時間
.1.2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說出禮物的名稱和特性2.愿意與同伴分享禮物
活動重點
能大膽說出禮物的名稱和特性
活動難點
愿意與同伴分享禮物
活動準備
禮物盒 新年帽 磁帶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預設時間
一、引起興趣
1.師生每人一頂新年帽。和許多的禮物盒
2.教師:寶寶們過新年嘍!新年老爺爺送你們許多的新年禮物。
二、觀察交流
1.猜一猜,禮物盒里的是什么?
2.幼兒猜想,教師肯定想法
三.禮物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盒子,打開,看看禮物是什么?
2.幼兒說說禮物的形狀,名稱,顏色
3.幼兒玩玩自己收到的禮物
4.在《新年好》中與同伴分享禮物
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有趣。
2分鐘
1分鐘
3分鐘
2分鐘
3分鐘
3分鐘
看到漂亮的盒子,幼兒都興趣十足的想要知道里面是什么,當教師一樣一樣的將禮物拿出,都會讓幼兒高興,然后通過集體教學,先說說自己看到的禮物是怎么樣的,在進行兩個幼兒之間說說自己拿到的禮物。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掌握1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在生活小事中所蘊涵的父子真情。
4.學習作者運用心理、動作、情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讀本課9個生字,掌握1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在生活小事中所蘊涵的父子真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運用心理、動作、情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文本細讀:
家庭生活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在這平凡之中蘊涵著深深的愛。
《新年禮物》講的是新年前夜,麥克思來想去,決定送給父親一件特殊的新年禮物:明天清早起來,偷偷幫助父親完成擠奶的工作,給父親一個驚喜。
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事情的經過。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麥克的準備。通過麥克的心理活動交代出麥克的家境、父親的辛勞以及小麥克的懂事和善良。第二部分(第四自然段至文章結尾)寫麥克完成心愿。先寫麥克擠奶前的緊張、激動的心理;完成心愿后寫他的緊張與期待,父親的驚喜、感動與幸福。寥寥數語,將人物形象刻畫得細致入微。
全篇通過人物豐富細膩的心理活動,簡潔的對話,細微的動作,使父子情深躍然紙上,引起了讀者共鳴。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給父母長輩或其他人送過禮物?送過什么樣的禮物?他們當時的心情怎樣?
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關于禮物的課文《新年禮物》,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說說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品讀課文,感受真情。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麥克送給父親一份怎樣的新年禮物,為什么要送這樣的禮物?從文中畫出有關語句,體會著讀一讀。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課件出示)
(1)聽著樓下父親沉重的鼾聲,他思忖著:父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天不辭辛勞地工作,他是多么地愛我……不過他知道父親是不喜歡多花錢的。
(通過對重點句子的分析、朗讀,使學生頭腦中出現一個勤勞、節儉、愛孩子的父親形象。)
(2)這樣想著,麥克禁不住暗自笑了起來:這真是個好主意!不過我不能睡得太沉,免得錯過了時間。
(從這段文字中引導學生體會麥克的善良、稚氣以及對父親深深的理解與愛。)
(3)“或許是第二十次醒來了,每一次他都劃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鐘。一點半,兩點……”
“麥克趕緊脫掉衣服上床,用被子蒙上頭,用手按著興奮得怦怦亂跳的胸脯。”
“時間一分一秒地挪動著——五分鐘,十分鐘……他急切地期待著。”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麥克當時激動、緊張、急切、興奮的心情。
(4)提問:當父親“帶著嗚咽聲的笑”,一把拉掉蒙在麥克頭上的被子,將他緊緊摟在懷里時,父親會想些什么?麥克又會想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新年禮物》這篇課文,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喜歡這篇課文,誰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給大家讀一讀?
2.通過學習,你覺得麥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父親呢?結合文中相關語句進行交流,體會著讀一讀,并完成下面的填空練習。
(1)我想對麥克說:_____。
(2)我想對麥克的父親說:____。
(3)我想對在座的每一位說: 。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聯系生活,升華情感。
1.在生活中,你有過像麥克這樣的體驗嗎?可以向同學們說說當時的情形以及自己的心情。
2.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哪些啟發?
三、讀童年書架的擴展閱讀文。
四、作業
1.把這篇課文讀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跟父母交流讀后感受。
2.用不同的方法記憶本課生字并抄寫。
[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上冊《新年禮物》教學設計 篇9
《禮物》是一個語言活動,此時正是元旦節之際,大街上張燈結彩,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孩子們喜歡感受這種快樂,期待能收到更多的禮物,特別是禮物打開那一瞬間,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新年禮物》是非常結合幼兒生活的一個題材。
《新年禮物》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故事。《綱要》指出選材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能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生活中,孩子們都有過新年收到禮物的經驗,但是很少小朋友會想到給別人送一份禮物,所以說故事和幼兒的生活比較貼近,又能激發幼兒關心、體諒別人的情感,很有教育意義。
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環節,這是本教學活動的重難點所在。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利用PPT逐圖展開故事圖片,采用分段理解的形式進行。首先,理解故事的前兩段。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出示郵遞員熊伯伯、大松樹和小松鼠的圖片,講述完之后教師提問:"熊伯伯給小松鼠送來了什么禮物啊?"讓幼兒學習講述句型"熊伯伯給小松鼠送來了小絨帽"。接著,理解第三段。第三段的故事情節和第二段是相似的,由于有了前一段的講述,幼兒對這一段不難理解,能夠比較完整復述故事內容。然后,理解第四段。教師出示小動物和禮物的圖片,讓幼兒自己說說熊伯伯給大伙送去的禮物,并分析下小動物收到禮物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最后,理解故事結尾。教師講述完故事以后提問:小動物給熊伯伯送來了什么禮物?他們為什么要送熊伯伯一輛自行車呢?在這里,讓幼兒感受到小動物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之情,自行車正是熊伯伯需要的,它以后每天都可以騎著自行車去送信,多方便啊。這時熊伯伯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啊?讓幼兒感受到熊伯伯此時得到大家關心、體諒的喜悅之情。
最后進行完整的故事欣賞,并進行了角色表演,加深了對故事的了解及情感體驗。整個活動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參與積極,基本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新年禮物》這個語言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合適的禮物能帶給別人快樂。通過大家相互贈送禮物,懂得關心和體諒別人。另外還要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讓幼兒嘗試用"郵遞員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禮物"和"我想送給誰什么禮物"這兩個句型來說話,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在正值新年來臨之際,我覺得所選材料和生活比較接近,符合大班小朋友學習。在這次活動中我準備得比較充分,預先畫了故事圖片、各種禮物的圖片,還做了各種小動物的頭飾等等。我相信只有準備充分,才能把一堂語言課上好。
活動時,我圍繞"禮物"這個問題展開敘述,幼兒對"禮物"很感興趣,發言也很積極。接著讓幼兒聽了"新年禮物"這個故事后,讓他們說一說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收到了什么禮物,再讓幼兒用"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禮物"這句話來說一說。在這里,大部分幼兒說得很好,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說得不夠完整,看來這里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以后要加強這一類語言訓練。然后我們再圍繞"為什么說這輛自行車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禮物"來展開討論。幼兒各抒己見,想得很全面,回答得也很不錯,同時他們也懂得了關心和體諒別人,教學目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表演故事這一環節中,由于幼兒只聽了一遍故事,所以對內容還不夠熟悉,在一些地方表演得還不夠精彩。總體來說,幼兒表演得還是很不錯的。我想,以后對故事內容熟悉了他們一定會表演得更好。
在最后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制作新年賀卡這個活動。這個活動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讓他們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送上一份最好的祝福,那就是自己親手制作的卡片。
這是我在學習后開展的一次大班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教材《禮物》是一篇擬人化的小故事,小樹丫丫從得不到幫助而悲痛、傷心,到得到小象的無私幫助而感激萬分,小象助人為樂的性格特征被刻畫得生動可愛。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是從情感教育入手,將重點放在挖掘作品的內涵上,并借助音樂作為教育的載體、手段,有機地融入幼兒的學習中。并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體驗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感情,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本次活動是通過音樂將幼兒帶入了童話的意境,使音樂與文學同時對幼兒施加影響,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及其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幼兒獲得幫助別人就會快樂的積極情感體驗。并能有效地把活動中獲得的體驗自然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孩子們紛紛將自己準備的禮物拿出來要去慰問有困難的小朋友,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