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葉川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弄清課文三、四節,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的用處。
4、理解課文內容,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條理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三、四節,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的作用.
教學時間:二教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一、二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我們知道原來小駱駝心里十分委屈,是為什么而委屈呢?
2、指名答,并板書:
腳掌 駝峰 眼睛
委屈(難看) 又大又厚 兩個疙瘩 兩層眼毛
3、師讀媽媽的話,提問:聽了媽媽的話,你最想知道什么?
學生自由提問。
二、創設情境,繼續新課
。ㄒ唬┙虒W第三、四自然段
1、也正是由于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了一趟以后,小駱駝不再委屈,而是自豪(板書:自豪),是什么讓它自豪呢?
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
2、“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到底是有多大的用處呢?我們想象一下,現在小朋友們就是一頭頭小駱駝,老師是駱駝媽媽,一起去沙漠走一趟吧。請小朋友四人小組先讀一讀三、四自然段,然后討論一下,你看到駱駝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中到底有什么作用?梢杂谩啊眲澇鲇嘘P語句。
3、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A 駝峰
。1)駝峰的作用是存儲養料,因為沙漠很大,不是靠一兩天就能走完的,需要能大量儲存養料的地方,駝峰就是最佳場所。
。2)請小朋友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沙漠大的詞句,并圈點出來。
。C4笊衬麄冏咄,走哇,走了很遠)
。3)你能把沙漠的大讀出來嗎?通過感情朗讀,進一步感悟沙漠的大。
讀出“走哇,走哇,”中的逗號。
(4)針對沙漠的大,請學生結合媽媽的話,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駝峰的作用。
板書:貯存養料
B 腳掌
(1)腳掌起什么作用呢?(看圖片)(腳掌受力面積增大,就不容易陷進松散的沙子里了。
(2)句式比較: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你能換一種說法嗎?
。ǘ嗵澪覀兊哪_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拔不出來。)
那要是小紅馬的話,會怎么樣呢,為什么會這樣呢?
板書:陷不進沙子
C 眼毛
。1)眼毛有什么作用呢?為什么在沙漠中需要這樣的雙層眼毛呢?(看圖片)
。ㄉ衬酗L沙來得猛又快,另人措手不及,一層眼毛遮擋了一些沙子,里面的第二層眼毛又遮擋了剩下的沙子。)
(2)請小朋友自己默讀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從哪些地方看出沙漠的風沙很大。(說話間一陣鋪天蓋地)通過感情朗讀重點詞句,體會特點,引導學生動作理解:俯、閉。
。3)句式比較: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沙子。
板書:遮擋風沙
3、讀三、四小節,鞏固所學內容。提示:當時駱駝媽媽是用什么語氣告訴小駱駝這些的?(自豪)
4、引導學生說說媽媽帶小駱駝去沙漠走一趟的真正原因。(媽媽希望小駱駝通過自己的切身盡力能明白:這些看上去很丑的部位,對于長期處于沙漠的駱駝家族來說,是十分有用的,真是用心良苦呀。
5、小駱駝們,你們現在還感到委屈嗎?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出示填空,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小駱駝,說說駝峰、眼毛、腳掌的作用。
通過沙漠旅行,我明白了駝峰、腳掌、眼毛雖然,但是。駝峰;又大又厚的腳掌;兩層眼毛。我原來覺得挺,現在可了!
。ㄈ⿲W習第五自然段
沙漠旅行結束了(引讀)——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小駱駝的自豪心情。
小駱駝們,媽媽真為你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而高興啊!
二、教師感情,揭示文章道理。
小駱駝雖然長得丑,但它的駝峰、腳掌、眼毛等各有各的用處。那為什么小紅馬還要嘲笑它呢?如果小紅馬知道了它們的用處,它還會嘲笑小駱駝嗎?為什么?
是啊,小紅馬不知道小駱駝身上駝峰、腳掌、眼毛的作用,只憑表面看到的,就隨便嘲笑小駱駝,其實,我們評價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注重表面,更應該看到它好的一面,有用的一面。
三、說話訓練:
小駱駝們,如果以后再聽到小紅馬說你難看,你會怎么說呢?
。ㄍㄟ^同桌說一說,讓學生牢牢掌握駝峰、眼毛、腳掌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審。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一、看拼音寫詞語。
zì háo jìng zi zú gòu téng ài sōng sǒn
( ) ( ) ( ) ( ) ( )
duō kuīi xiàn jìn yǎng liòo luò tuó bí kǒng
( ) ( ) ( ) ( ) ( )
二、先注音,再組詞。
散:( )( ) 難:( )( ) 鋪:( )( )
( )( ) ( )( ) ( )( )
一、 照樣子寫詞語,并選擇兩個各寫一句話。
1、又大又厚
2、鋪天蓋地
五、 句子,聯系上下文,寫出自己的理解。
1、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
這里的鏡子是指
2、小駱駝覺得挺委屈,就把小紅馬的話告訴了媽媽。
這句話中的“挺”是指 的意思。
3、說話間,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地刮過來。
這句話中的“說話間”指 的意思。
六、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駱駝的腳掌( ),眼皮上長著( ),背上還有( )。
2、通過跟著媽媽在沙漠中的旅行,小駱駝明白了:駝峰里面可以( );( )的腳掌不會( );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和能閉合的鼻孔能夠( )。原來,被小紅馬嘲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 ),所以小駱駝應該( )。
七、 上合適的標點。
1、我問我的同桌說 小京 學了 水上飛機 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
2、太奇妙了 小京伸出大拇指夸道 科研人員真了不起
3、是呀 我深有同感地說 我以前 根本不知道水上飛機的作用這么大
八、聽記感悟。
1、“杜鵑王”原產在中國 的 ! 年前被 人傅
禮士砍倒,做成 運到 ,陳列在 。
2、這棵杜鵑被稱為“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 , 二是因為它 。
3、這件事是否也讓你感倒痛心?為什么?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童話。通過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重點指導“陷”的筆順規則和“屈”的間架結構。認識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掌握“疙瘩”一詞中的“瘩”讀輕聲。認識一個多音字“散”,用“散”的另一個音組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生活積累理解“委屈”。
3、指導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通過續編故事認識小紅馬錯在哪里,進行情感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4、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利用換詞法,如:把“足夠”換成“夠”,使學生意識到換詞后,句意雖然通順,但表達的程度不夠。從而體會文中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并能通過朗讀表達出駱駝媽媽的自豪之情。
5、指導學生通過概括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6、通過續編故事,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做到用詞準確,達到遷移運用的目的。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多虧”、“足夠”等詞語在表情達意中所起的作用。
2、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做到用詞準確,達到遷移運用的目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1、齊讀課題
出示“自豪”,提出問題“在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感到自豪過?”從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積累理解“自豪”的意思。
2、引導學生質疑:“我”是誰?“我”為什么應該感到自豪?
【設計意圖:借助生活積累來理解“自豪”一詞,從而理解課題,圍繞課題質疑,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一種檢查,也是對學生針對課題去質疑問難的能力培養】
二、檢查學生預習,初讀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出示第一組詞語:鏡子 委屈 一趟 多虧 陷進 足夠 養料 疼愛 松散
閉上 擔心 疙瘩 鋪天蓋地
。1)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相機糾正字音并指導多音字“散”的讀音以及“瘩”的讀音。
。2)請學生說出哪些生字難記或易錯,指導“陷”的筆順規則;指導“屈”的間架結構。
【設計意圖:在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中進行了字音、字形、字義的指導,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出示第二組詞語: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進沙子 無邊無際的沙漠
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1)指導學生誦讀,讀出這些詞語的意思
。2)觀察這些詞語,發現這組詞語的特點
提問:仔細觀察這組詞語,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交流:這組詞語都是描寫沙漠的。引導學生說出沙漠的特點,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讀好這組詞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充分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過渡:在沙漠行走可真危險啊,但是有一種動物能夠克服種種困難,穿越沙漠,它就是?引出駱駝
2、檢查資料搜集情況
談話:同學們對駱駝都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交流后,教師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總結。
3、檢查讀課文情況
。1)指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提出讀書要求: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不回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分自然段讀書,教師相機糾正字音,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確、流利。
(3)指導學生按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概括文章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按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概括文章大意,初步培養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4、質疑問難
【預設過程:學生可能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可以用自己在讀書中遇到了疑難問題的方式,把“駱駝媽媽為什么要親自帶領小駱駝去沙漠走一遭呢?”這個問題提出!
請學生提出在預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當場解決,保留重點問題在體會課文中解決。(重點問題:駱駝媽媽為什么要親自帶領小駱駝去沙漠走一遭呢?)
5、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小結,肯定學生的預習,鼓勵學生堅持預習。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預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檢查學生預習的過程中肯定學生的表現,就是對他們預習的鼓勵和倡導,從而使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保持!
三、精讀課文、語言感悟
。ㄒ唬┚x第一、二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是怎么發生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1、過渡:小駱駝在河邊照“鏡子”,小紅馬見到了是怎么說的?
出示:“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指生讀。
2、師提問:小紅馬覺得小駱駝哪些地方長得挺難看的?
師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腳掌 睫毛 肉疙瘩
3、你見過噴著響鼻的馬嗎?小紅馬的話應該怎樣來讀?指導學生讀小紅馬說的話,讀出嘲笑的語氣。
4、過渡:小駱駝聽了小紅馬的話,覺得挺委屈。(板書:委屈)就回去告訴了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駱駝媽媽可心疼了!
5、出示駱駝媽媽的話:“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6、指導誦讀:你能讀出駱駝媽媽對小駱駝的疼愛嗎?
【設計意圖:理解“噴著響鼻”,去感受小紅馬的嘲笑之意,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指導學生充分誦讀小紅馬的話,充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ǘ┚x三、四自然段,讀中感悟
1、默讀課文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小駱駝和媽媽是靠什么走出大沙漠的?并用筆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交流,隨機出示相關句子:
腳掌:
(1)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2)讀后交流:小駱駝又大又厚的腳掌有什么作用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陷不進沙子
。3)如果把小問號去掉,換個說法,你會說嗎?
。4)比較一下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更好呢?誰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5)媽媽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指導讀好“多虧”一詞。
(6)談話:小駱駝聽了媽媽的話,立刻就明白了,出示填空:我(又大又厚)的腳掌(陷不進沙子),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設計意圖: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抓住“又大又厚”體會小駱駝腳掌的特點,誦讀中突出“多虧”一詞,感受駱駝媽媽的自豪之情】
駝峰:
。1)出示: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板書:貯存養料
(2)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3)如果我們把這個“足”字去掉,你們覺得怎么樣?學生交流,從而感受到“足夠”一詞在文中的作用。
。4)指導誦讀,讀出小駱駝的擔心,媽媽的自豪。
。5)談話:聽了媽媽的話,小駱駝明白了,出示填空:我的駝峰能(貯存養料),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聯系上下文去體會小駱駝的“擔心”,利用換詞法來突出“足夠”在表情達意中所起的作用】
睫毛:
。1)放錄音呼呼的風聲,感受風沙鋪天蓋地。師問:“這么大的風沙,能前進嗎?
(2)出示: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3)想象當時的情境,讀好這句話。
。4)板書:阻擋風沙
。5)談話:風沙過去了,小駱駝懂了,出示填空:我的睫毛能(阻擋風沙),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設計意圖:通過放錄音渲染氣氛,把學生也帶進環境惡劣的大沙漠,同時也能夠更深地體會到小駱駝的自豪之情。巧借情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3、師小結:原來看似難看的腳掌、駝峰、睫毛都有這么大的作用啊!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駱駝給了人們很大的幫助,它可是我們越過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沙漠之舟”。
。ㄈ┚x最后一自然段,深化理解
1、過渡:媽媽的親切教導,自己的親身體驗,從沙漠中回來的小駱駝會怎么想呢?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
出示: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2、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駱駝想到了什么才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3、板書:自豪
4、扣住“!”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教師總結:不經歷風雨,難長成大樹。一趟沙漠之行,小駱駝長了不少見識。話又說回來,小駱駝能順利地走出沙漠,離不開媽媽的幫助,F在你知道為什么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一趟了嗎?
【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小駱駝自豪之情的理解和體驗,獲得了審美享受】
四、續編故事、生活感悟(出示書上插圖)
后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來照什么鏡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來照吧!”想象一下,這回小駱駝會怎么回答呢?聽了小駱駝的話,小紅馬又會怎么說呢?
1、出示討論要求:(1)注意用上提示語。例如:小駱駝說:……
。2)準確用詞,用上“多虧”、“足夠”“自豪”等詞語
同桌討論
2、指生交流
3、教師小結:是呀,這次沙漠之行既讓小駱駝明白了自己腳掌、駝峰和睫毛的作用,也使小紅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實質。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故事的后續進行創編,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五、布置作業
1、必做題:讀熟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選做題:根據今天同學們交流的,把這個故事編完整,以《再遇小紅馬》為題寫下來。
預設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交流自己續編的故事。
組內交流,并選出優秀習作進行推薦。
三、評價續編的故事
1、出示星級評價要求:
語句通順★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內容生動★★★★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內容生動、書寫認真★★★★★
2、投影推薦習作,根據星級評價要求進行評價。
四、補充文本,拓展延伸
沙漠之舟——駱駝
駱駝耐饑耐渴、性情溫順、不畏風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區必不可少的交通運輸工具。駱駝是屬于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的反芻動物,有單峰、雙峰兩種,單峰產于阿拉伯和北非地區,雙峰產于中亞戈壁沙漠和伊朗高原。我國所產的駱駝是雙峰駝,身高2米,重約450公斤,壽命可達35—40歲。
駱駝原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馴化,現野生駱駝在世界上幾乎已絕跡,僅在我國內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肅北部人跡稀少的地方還能發現,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沙漠環境惡劣、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駱駝長期在沙漠生活,身體機能具有一系列的適應能力。它的眼有兩排又長又濃的睫毛,耳殼內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內有擋風瓣膜,可以阻攔風沙的侵襲。它的足底有約0.5厘米厚的肉墊,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溫或冬季的嚴寒,駱駝全身披有約10厘米長的褐色絨毛,冬天可以用來抗寒,夏季在絨毛與皮膚間形成降溫的間隙,能防止高溫輻射熱。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駱駝的駝蜂是用來儲存脂肪的,最多時能盛50公斤脂肪,約占體重的1/5。駱駝的胃和肌肉能貯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個胃囊內有20—30個水脬,一次可貯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時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它可以動用貯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另外,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這個本領可謂至關重要。
野駱駝生活于極端干旱的戈壁灘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跡渺無,動植物極其稀少。由于無水,天敵(狼、猞猁、豹等)也無法生存。自衛能力不強的野駱駝,為了避開天敵的侵害,憑著獨特的生理機能,選擇了不毛之地棲居,生息繁衍后代。春天駱駝開始求偶交配,妊娠期約十三個月,每胎一仔,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為了獲取美妙的食物,野駱駝有時也悄悄來到沙漠中的綠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豐富,但是這要冒著生命危驗,因為那里也正是惡狼出沒的地方。動物學家曾記錄了一場野駱駝與惡狼之間的生死搏斗:七月份的一天,一頭公駝離開了戈壁區來到水草地,被惡狼發現,狼向公駝撲去。機警的公駝順來路向戈壁深處逃去,惡狼死追不放。追過30公里以后,野駱駝已無影無蹤了。惡狼還不甘心,順著蹄印尋找,追到40公里時才大失所望,只好垂頭喪氣地返回。這時,烈日當頭,熱風燒灼,氣溫高達50℃,戈壁灘連一滴水也沒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駝憑著善跑的本領,擺脫了天敵的追擊,終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1、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請看《沙漠之舟》這篇短文,邊讀邊畫出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
3、讀后交流,現在,請同學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的句式,選擇短文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五、創新實踐作業
同學們可以借這篇課文的道理,寫一寫其他動物身上的“寶貝”,如啄木鳥的嘴,松鼠的尾巴等等。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正確的審美觀教育。
2、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3、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能簡要口述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
二、教學過程:
。ㄒ唬⿲
1、談話:小朋友見過駱駝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駱駝的,題目是: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板書)
。ǘ┳詫W
1、出示自學題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讀下面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注意帶點的字。
疙瘩 自豪 駱駝 委屈 足夠 沙漠 小溪 陷進 養料
風沙 茫茫 貯存 俯下身子 鋪天蓋地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及時輔導后進生
。ㄈ┳詫W生字
用鋼筆描紅。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鼻”和“陷”的寫法。
。2)學生當堂描紅,教師注意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還可以適當播放一些輕音樂,以減輕學生課堂疲勞。
。3)及時反饋,指出優缺點,進行強化練習。
(四)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說一說課文哪一部分是講小駱駝跟著媽媽到沙漠旅行的。(第3、4自然段)
4、指名讀自學題(2)的詞語,注意3個帶點字都讀輕聲,教師領讀這3個詞語。
5、說一說“自豪、委屈、足夠、小溪、陷進、養料、風沙”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學生說出意思后,教師要進一步追問是怎么學會的。學生說不出來要引導他們反復讀課文、看課文插圖來加以理解。
6、小結自學情況,表揚學得好的,鼓勵學得不夠好的
(五)精讀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寫什么。
2、引導學生歸納。
3、指導朗讀這一部分課文。
(1) 教師范讀。
(2) 學生學著老師的樣子讀。
(3) 指名讀,引導學生說一說讀得怎么樣,提醒學生注意通過讀體會小駱駝照鏡子時候的心情,讀準小紅馬批評小駱駝難看時的語氣,并通過讀進一步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4) 分組齊讀這一部分課文。
。┚x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完成課文后第四題。
2.教師巡視,相機輔導后進生。
3.討論課文后第四題的答案并板書。學生根據板書檢查自己做的答案。
4.指導朗讀課文。
(1)學生琢磨這一部分改怎么讀。
。2)指名讀,引導評判是否讀得有感情,提醒學生:通過讀突出沙漠的廣大和環境惡劣,體會媽媽的良苦用心,體會文章用詞造句的精妙。媽媽的話耐人尋味,要反復讀,讀準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感情。
(3)學生再練讀、齊讀。
5、小結。
(1)這一部分課文寫了什么?請同學說一說。
(2)指名同學復述這一部分課文。
。ㄆ撸┚x第五自然段
1、過渡:媽媽的親切教導,自己的親身體驗,使小駱駝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引導評判學生是否帶了自豪的感情讀這一部分課文。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思考:小駱駝想到了什么才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2)討論。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齊讀、
4、教師小結。
(八)總結
1.分組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說話訓練:同學們,小駱駝以后再聽到小紅馬說它難看會怎么說呢?
三、教學結束:
作業
1.抄寫課后第三題的詞語,每個詞語四遍。
2.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己任,而如何讓學生超越語言文字的內容,走出狹小的課堂,是每個語文教師所應思考的。我認為學生一旦展開豐富的想象,就能在與課文的心靈對話中,使“靜”的課文變成“動”,“死”的課文變“活”,能身處狹室而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交融,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在《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課中,小駱駝聽了小紅馬說它難看的話覺得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跟眼毛的作用。我利用文章留下的“空白”,啟發學生想象,續寫故事:沙漠旅行后,小紅馬和小駱駝再遇……
學生有的想象小駱駝向小紅馬介紹了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眼毛的作用,以理服人,使小紅馬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有的想象小紅馬和小駱駝再去沙漠旅行,實地體驗。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
一、導入
1、 同學們,大家都應該認識我了吧,我有什么特點呢?
。ú桓摺∏闪岘,胖——力氣大)
2、 謝謝大家的夸獎,不然我會感到很自卑的。
3、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齊讀課題)
(1)、假如有人問:誰應該感到自豪,哪個詞語要重讀呢?(我)
(2)、假如有人問:我應該感到怎樣才對?課題該怎么讀呢?(重讀自豪)
。3)、假如有人懷疑:我感到自豪對不對?課題該怎么讀呢?(重讀才對)
。4)、(擦去自豪)假如不用這個詞,課題可以怎么說呢?
我應該感到驕傲才對
(“驕傲”在這里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自豪的意思。)
。5)、假如換上自豪的反義詞,課題又可以怎么說呢?要加一個否定的詞。
。ㄎ覒摳械讲蛔员安艑Γ
這樣就不對了,我們可以把不放在前面,再說一遍
。ㄎ也粦摳械阶院啦艑,我感到自卑是不對的)
4、 你們說的都很好,同一個句子,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讀法和說法都不同,我們的祖國的語言多么豐富多彩。看來我得好好學習這篇課文了。
二、初讀課文
1、這篇課文里出現了很多的詞語,大家不一定會讀
。ǔ鍪镜谝唤M:鏡子、委屈、告訴、疼愛、走一趟、貯存、養料、足夠、多虧、疙瘩)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ń榻B一下,你為什么能讀的那么好。
2、我們再來挑戰一下
。ǔ鍪镜诙M:茫茫的沙漠、無邊無際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進沙子里、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地刮過來)誰能將這些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1)、聽了同學的朗讀,你有什么感受?
(2)、誰發現了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都有沙)
(3)、這些是描寫沙漠的,那在你的印象里。沙漠是怎樣的呢?有什么特點呢?
(到處是沙,沒有水,無邊無際,很容易迷路,白天溫度很高,達到60多度,晚上溫度很低,有時達到零下十幾度,氣候惡劣, 那里只生長仙人掌不是生長其他植物,但有時會出現綠洲也是很美的。)
3、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沙漠的圖片,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1)、出示沙漠圖片及聲音。
。2)、齊讀這些詞,讀出感受。
4、沙漠環境是如此惡劣,誰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準句子。
5、指名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
1、出示第一小節
出示掛圖,有一天,一只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
。1)、哪一個是小駱駝呢?描述一下小駱駝的樣子。
。2)、讀一讀第一小節,你有什么感受。
。ㄐ●橊労軔勖,小紅馬很瞧不起小駱駝。)
。3)、從哪些地方看出小紅馬看不起小駱駝呢?
(噴著響鼻,又大又厚,兩層睫毛,肉疙瘩,多難看。
(4)、觀察圖片,從小紅馬的動作、神態中,你看出了什么?
從小駱駝的動作,神態,你覺得他會想寫些什么?
(5)、你能通過朗讀來體現小駱駝的愛美,以及小紅馬看不起的態度嗎?
。6)、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小駱駝覺得很委屈,告訴了媽媽,駱駝媽媽該怎么做呢?
。ㄕ倚〖t馬理論、安慰小駱駝……)
。1)、出示第二小節
。2)、從駱駝媽媽對小駱駝說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寢尯芴蹛鬯、從“疼愛”孩子、你跟我……)
(3)通過預習、我們已經知道駱駝的駱峰、腳掌、睫毛的作用很大。
為什么媽媽不直接告訴小駱駝,而是帶小駱駝去沙漠中旅行呢?
。╝. 如果媽媽只對小駱駝講大道理,他肯定不相信。
(b. 讓小駱駝親自在沙漠中體會駱峰、腳掌、睫毛的作用
。╟. 表現了媽媽對小駱駝無限的關愛)
。4)有感情地朗讀這小節,體會小駱駝的委屈以及媽媽的關愛。
3去了沙漠之后,小駱駝有沒有什么改變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板書: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驕傲(近)自卑(反)
小紅馬瞧不起小駱駝 腳掌 又大又厚
小駱駝很自卑、委屈 駱峰 兩個肉疙瘩
睫毛 兩層、又長
教后記
這節課我上的是蘇教版第6冊的14課《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愛美的小駱駝受到了小紅馬的嘲笑,駱駝媽媽通過沙漠之旅告訴了它腳掌、睫毛、駝峰的作用。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參考了許多優秀的教案,然后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比如,我問同學我有什么特點時,我知道同學會說我不高、胖等特點,然后我就想乘機告訴同學,雖然我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不會感到自卑的,然后就引入到了課題。
揭示課題時,我先讓同學通過不同的朗讀來抓住課題不同的含義,又抓住“自豪”一詞,通過換近義詞、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并引導學生把課題讀好。圍繞課題學生質疑:“我指誰?”、“我為什么感到自豪?”、“是什么讓我自豪?”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初讀課文時,運用了學生喜歡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好,通過自己對文章及字詞的理解,又出示了有關沙漠的圖片及聲音,讓學生能有更深層次的體會。
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對于本課的重點——沙漠旅行,只是進行簡單的介紹,并是給學生們創設情境,小紅馬看不起小駱駝,小駱駝覺得很委屈,告訴了媽媽,駱駝媽媽該怎么做呢?接著同學們就各抒己見,駱駝媽媽沒有直接去找小紅馬論理,沒有在孩子面前埋怨小紅馬,而是用事實讓孩子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個性,知道自己的優勢,知道自己原來如此。這是讓孩子長大的一種教育,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也是非?茖W的教育。我想作為家長也可以來看看這篇文章的。
小駱駝跟媽媽去沙漠旅行的部分是本文的重點,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重點講解,只是給同學布置了一個問題: 去了沙漠之后,小駱駝有沒有什么改變呢?相信同學們經過學習以及對課文的理解,一定會把問題弄明白的。
這節課我運用實際,借助多媒體,讓學生通過朗讀、講故事、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等不同的形式,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真正的作用、真正的價值。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0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備課
上節課,我們通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和第一小節。誰能說說第一節講了什么?
。ㄐ●橊劚恍〖t馬嘲笑,說它長得難看。)
怎么難看了?(丑、丑陋)
板書
腳掌又大又厚
長著兩層睫毛
背上長著兩個肉疙瘩
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輕聲讀讀2-5節,找出能表示小駱駝心理活動的詞語。劃下來,想想為什么?
生讀課文,找出:委屈、擔心、自豪
。ㄒ驗樾〖t馬說它長得難看,所以他覺得委屈)
同學們想想,什么時候你會覺得委屈呢?
(我沒有做錯什么事情,卻被別人認為是錯的時候,會覺得委屈)
小駱駝委屈什么呢?
。ㄋX得挺好看的呀。他也不想這樣的。它的長相是天生的,)
如果你是小駱駝,你會怎么委屈地告訴媽媽小紅馬的話呢生1:媽媽媽媽,小紅馬說我長得難看,我好委屈啊!
師:它怎么說你了?讓你這么傷心,我的孩子。
生1:他說我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睛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
師:乖孩子,別傷心,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第二天小駱駝跟著媽媽走進了茫茫的大沙漠。
小朋友們,在你的印象里,沙漠是個怎樣的地方?
。ǜ珊、到處都是沙子、很熱、沙漠很大無邊無際。)
沙漠的環境惡劣,小駱駝和它媽媽的沙漠之旅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它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讀讀課文,用“沙漠_____________,多虧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生:沙漠里的沙子很松散,多虧小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才不會陷進沙子里。沙漠無邊無際,多虧駱駝有駝峰可以貯存養料,才不會餓死。沙漠里的風沙鋪天蓋地,多虧駱駝長著兩曾睫毛,才不會進沙子。
生:沙漠里的沙子很松散,多虧小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不會陷進沙子里。沙漠很大,他們走了很久很久,多虧有駝峰貯存養料,才不會餓死。沙漠里的風沙鋪天蓋地,多虧駱駝長著兩曾睫毛,才不會進沙子,弄壞了眼睛。
(回答,評價、板書[寫好紙條帖上去]
這三個難題都解決了,[板書三個箭頭]沙漠旅行也結束了。小駱駝有什么收獲?
生:小駱駝知道了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很大的用處。
生:小駱駝不再委屈了。他感到很自豪!
師:這一天,小駱駝又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又噴著響鼻對小駱駝說小駱駝難看。小駱駝會怎么說、怎么做呢?同桌兩個同學,一個演小紅馬、一個演小駱駝,看哪一組同學想象豐富,演得生動?
指名說說演演
課前,我請大家讀了《沙漠里的船》一文,現在,請同學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選擇短文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凑l說得又多又準確。
孩子們,你們覺得小駱駝難看嗎?
——不難看
為什么?
因為駱駝的腳掌、駝峰和睫毛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師:有用的就是美的![貼上的撕開]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生1:
生2:
生3:
師:對于我們人來說呢?
生1:
生2:
師:是啊!老師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有用的人!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腳掌又大又厚 不會陷進沙子里
長著兩層睫毛 可以貯存養料
背上長著兩個肉疙瘩 不會進沙子
有用的就是美的!
轉載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的第14課《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一、教材解讀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語言淺顯易懂,看似平淡卻含義深刻的童話故事。通過講述小駱駝因小紅馬嘲笑他難看而委屈,到沙漠里親身體驗后,發現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認識到自己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故事,賦予我們這樣的道理: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事物,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對于自己,更要樹立起自信。課文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全文以對話敘述為主,條理清晰,圍繞“自豪”層層展開,步步深入,故事的情節發展與小駱駝的情感變化交織描寫,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因小紅馬的嘲笑,小駱駝感到很委屈,接著在媽媽帶其到沙漠走一趟時,由起初的擔憂到后來發現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睫毛都很有用,感到由衷的自豪。外表雖然不好看,但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卻是其它動物所不能比擬的,文中,駱駝媽媽正借此,引導小駱駝通過沙漠之行,發現自己的用處,悟出:外表好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用處。使文章表面內容淺顯,卻又意味深長。
二、目標定位
課文中生動,富有情趣的故事情節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而課文中所描繪的沙漠景象畢竟離我們較遠,對沙漠的了解很少,有的也只是從電視畫面或課外書籍上了解到一些。據以上分析,基于對新課標教學要求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考慮,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以下四方面: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鋪天蓋地”、“委屈”等,培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對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中的特殊用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感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4、通過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掌握相關的動物常識。
其中,教學重點是:(1)感悟課文內容,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中的用處。(2)充分理解小駱駝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是: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悟課文蘊涵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教學流程:
如何讓三年級的學生通過這童趣橫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去自然而然,比較到位地感悟文章賦予我們的深刻道理呢?根據文章及學生特點,創設與課文相匹配的情境,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真正走進小駱駝的這個角色中,在步步推移的比一比,看一看,讀一讀,問一問等學習活動中,揣摩體會小駱駝的心路歷程,情感變化,從而在角色體驗中感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主要預設了以下幾個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一:聯系生活,緊扣題眼,理解“自豪”
1、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自豪”嗎?你曾經為什么事感到過自豪?
2、在此基礎上,過渡: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跟“自豪”有關系,板書課題:我應該感到自豪。此時此刻,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我”指誰?因為什么事而感到自豪?為什么說“應該”、“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ㄟ@一環節首先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理解“自豪”,再對課題提出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呈現出最佳的學習狀態。)
學習活動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初識“自豪”
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散”;結合課文,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鋪天蓋地”、“委屈”等。
2、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此過程中,對于文中難讀的長句子相機指導學生讀準、讀通,注意停頓等,如本文中的第一段,從而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隨后,再組織學生通過相互交流,了解課題中的“我”是指小駱駝,小駱駝為自己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有特殊用處而感到自豪。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正音和辨析字形,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并能讀順讀懂課文,為后面的精讀課文作好鋪墊。)
接下來,我著重講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也就是)
學習活動三:入情入境,角色體驗,感悟“自豪”
第一步:外表比較,體驗“委屈”
1、創設這樣的情境:一天,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點擊課件,書上插圖),小紅馬對小駱駝說了什么嗎?
出示填空: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
(1)引導學生看圖,了解小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不美的外形特點。
。2)觀察小紅馬的神態,抓住“噴著響鼻”看出小紅馬看不起小駱駝。
2、想象:假如你是小駱駝,對小紅馬的嘲笑,你會想些什么呢?
3、指導讀,讀出小紅馬“噴著響鼻”瞧不起的態度,嘲笑的語氣以及小駱駝委屈、自卑的內心。
4、聽了這些話,小駱駝十分委屈,于是它把這些話告訴了媽媽,駱駝媽媽是怎么說的?指名讀,讀出疼愛的語氣。
。ㄟ@一環節主要通過朗讀對比、情景想象,快速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由小紅馬的神情感悟小駱駝委屈、自卑的內心。這為學生后來的情感投入鋪設了橋梁。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領悟課文內容。)
過渡:正因為小紅馬說它難看,所以小駱駝覺得挺委屈的。于是,媽媽決定和小駱駝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第二步:沙漠之行,深感“自豪”
1、了解沙漠
(1)說到沙漠,你對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說給大家聽聽……
。2)點擊課件——沙漠,讓我們來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樣的?
(3)在課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寫沙漠的句子和詞語,你能快速讀一讀后,把它找出來嗎?
。4)交流,點擊課件——沙漠詞語:茫茫的大沙漠 無邊無際的沙漠 沙子松散的沙漠 風沙鋪天蓋地的沙漠 (讀好這些詞語:大、無邊無際、風沙鋪天蓋地)
(5)我們說了沙漠,看了沙漠,讀了描寫沙漠的詞語,此時,大沙漠給你一個什么印象?(沙漠廣大無邊,氣候干燥,很少有綠色植物,沒有水流,風沙很大,還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隨時有生命危險。)
。ㄟ@一環節中,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進行了融合,在看、讀、說等層層遞進的活動中,以朗讀做為語言積累的路徑,借助課件媒介幫助學生感受沙漠的惡劣環境,建立對沙漠的了解,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小結并過渡:雖然沙漠里的氣候如此干燥,環境這么惡劣,可小駱駝和它的媽媽還是愉快地結束了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駱駝還有了新的想法。
2、引導質疑
。1)點擊課件——最后一節
。2)讀讀這一節,思考一下,你特別想知道什么?(交流篩選后點擊課件——2個問題 小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小駱駝因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這一環節中,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同樣重要。這里,采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已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
3、走進沙漠
過渡:問題的答案就在3、4小節中,下面我們同桌兩人自己學習3、4自然段。先讀讀課文3、4節,看看哪對同桌完成地最快。
(1)交流前提示,你們可對其中最感興趣或最有把握的進行交流!
。2)學生交流,隨機出示:(點擊駱駝相應部位,出現文字)
a、駝峰:點擊課件:駝峰和文字
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 (板書:貯存養料 )
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讀出小駱駝的擔心和媽媽的自豪)
b、腳掌:點擊課件:腳掌和文字
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比較句子: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就拔不出來了。
聯系我們對沙漠的了解,你覺得哪句話更能表現這種情景呢?
誰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抽讀、評讀、齊讀。
c、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點擊課件——風聲,感受風鋪天蓋地。
想象當時的樣子,讀好這句話。板書:擋住風沙
d、師小結:原來看似難看的駝峰、腳掌、眼毛都有這么大的作用!其實,駱駝在沙漠里能馱人載物,是其他動物不能代替的,所以,這看似難看的駱駝,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讓我們分角色朗讀3、4小節,再次體會駱駝駝峰、腳掌、眼毛的作用。
。ㄟ@一環節中,扣住詞語、句子、甚至是標點符號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實語文雙基,交流分享重點學習駝峰、腳掌和睫毛的特點和作用,并通過層次朗讀,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體會"自豪"之情。突破本課的學習重點。)
第三步:再扣課題,領悟道理
1、再次引讀第五自然段:沙漠之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2、直指課題,這里以小駱駝的想法作為了題目,讓學生說說小駱駝因為什么事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ㄟ@一環節,將學生自己積累的知識轉換為比較簡潔的文字,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明白課題的意用意,并且是學生對整個學習內容有一個簡要回溯,為他們運用語言做好鋪墊。)
過渡:后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照什么鏡子?”如果你是小駱駝,你會怎么說呢?讓學生進行續編。
第四步:拓展思維,發展語言
。ㄔ趯W生交流的過程中,滲透: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
。ㄟ@一環節,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說的欲望,鼓勵學生說自己積累的話,使學生能運用所學課本上的語言,進行表達說積累的話。在這樣的語言活動中學生語言就比較規范,言語質量就相應提高。進一步領悟深刻哲理,點名題意)
第四個學習活動:拓展表達,回歸生活,強化“自豪”
1、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課件出示《沙漠之舟》這篇短文,引導學生讀一讀,再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選擇文章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比如: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我感到自豪的是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
2、駱駝有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F在請你說說幾句話,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如: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能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
。ㄟ@一環節中,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同時提升本課的主題,學生由駱駝的自豪引發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它條理清楚,呈現文章的線條,簡單明了,突出文章重點,起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因此我設計這節課的板書是: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腳掌(又大又厚)→防止陷沙
睫毛(雙層) →遮擋風沙
駝峰(肉疙瘩) →貯存養料
。ㄎ (自豪)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14課《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一、說教材
1、對教材的理解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童話。通過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本課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創設一定情境,以讀代講,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表達,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在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質量。
這篇童話故事除了童趣橫生,扣人心弦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寫作特點,它的情節發展與小駱駝的情感變化交織描寫,相得益彰,更加耐人尋味。駱駝媽媽的話語含蓄有致,發生深思,是作者精當提煉而成,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立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
、賾{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腳掌、駝峰、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
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塾袟l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重難點:本文文辭優美,富有情感、感悟、朗讀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講述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鑒于教材的特點:我主要選擇了以訓練教學法同時結合比較法、講述法、自學法、合作探究法等教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三、說學法
我始終認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己學。因此1、我運用“兩步法”突破重點,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2、我采用多各方法組織教學,通過聽錄音、配樂、插圖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在組織形式上變單一的老師講授為自學質疑、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通過看一看、讀一讀、議一議、論一論等方法,指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在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之后,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始終以訓練貫穿全課。利用反饋教學法進行間接反饋,培養學生概括段意、主動思考、歸納的能力。
、賹訉佑柧殻囵B能力。
我是分三個層次訓練學生的。首先我揭示課題,導入新課,看到這個題目,“我是誰?”“我”為什么應該感到自豪?是什么讓“我”自豪?”引導學生通過相互交流了解:課題中的“我”是指小駱駝,小駱駝為自己的駝峰、肢掌、睫在沙漠里有著特殊用處而感到自豪。(板書:課題)然后請同學們默讀第1自然段。
讀第1自然段時(出示課文插圖1),讓抓住“難看”一詞,結合自己平時生活體驗,讀好“又大又厚”、“兩層睫毛”“兩個肉疙瘩”等關鍵詞(邊讀邊板書),接著體會小紅馬“噴著響鼻”說的話,此時要指導學生讀出嘲笑之意。讀第二自然段時,可以提出“別人這么嘲笑你,你會感覺怎么樣呢?”可以想象小駱駝受到小紅馬奚落后心中的想法,理解“委屈”的意思,并抓住“疼愛”一詞,體會駱駝媽媽決定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一趟,讓小駱駝在親身經歷中悟出自己長成這樣并不難看的想法,要讀出溫柔、關切的語氣。(板書“委屈”)問題的答案就在第三、四自然段中,下面我們按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小駱駝跟媽媽去沙漠旅行的經過是課文的重點部分,要通過朗讀啟發學生一步步領會駱駝媽媽是怎樣給小駱駝消除委屈。第三自然段通過駱駝媽媽和小駱駝的兩次對話分別講述了駱駝的腳掌和駝峰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第四自然段讓學生了解駱駝的鼻孔和睫毛的作用。練習朗讀時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沙漠特點的詞句。讀出它們的意思,談談自己的感覺,并結合積累的知識經驗,說說對沙漠的了解,以此來體會大沙漠的惡劣環境。再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評、互評,讀出駱駝媽媽自豪和小駱駝“擔心”的語句,體會“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中的用處很大,可以貯存養料,陷不進沙子和擋住風沙等,最后一個自然,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小駱駝經過沙漠旅行,悟出了被小紅馬認為難看的東西卻是自己在沙漠中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本句中的“呀”和感嘆號充分體現了小駱駝從“委屈”到“自豪”的興奮之情,并通過朗讀表現出小駱駝此時的內心感受。還可以讓學生以自述的形式,幫助小駱駝具體說出駝峰、腳掌、睫毛的重要作用,以說促讀、訓練思維和說話的能力。
2、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樹立審美觀。
本文內容構筑在一個頗具意味的童話情節上,著重通過角色的對話來告訴學生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言由情生,以言傳情,學生從中能受到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的教育。根據這一特點,可將課文改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同時加入學生創編的結局,即小駱駝和那匹小紅馬再次見面的情景。(出示插圖2)
3、有條理講述故事,指導復述。
分段學習完課文后,應回到整體,通過反復誦讀,將讀懂的各部分聯系起來,融會貫通。進一步體會課文所包含的哲理。然后引導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和小駱駝的情感變化歷程復述故事。小駱駝的情感變化歷程是:“挺委屈”—“擔心”—“自豪”。復述時要鼓勵學生多用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最后講一下“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見到了那還小紅馬他會怎樣說,怎么做?”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練講故事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編創對話。共同構思故事結局,在練習對話表演時,組織全班學生評議,提出改進意見。
五、板書設計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難看 有用
腳掌(又大又厚) 陷不進沙子
睫毛(兩層) 擋住風沙
駝峰(肉疙瘩) 貯存養料
板書設計緊扣課題,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層次。抓住能表現中心的詞,使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更好地把握全文。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并能簡單口述。
教學難點:
領悟寓意,懂得判斷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教具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課前預習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設計理念:
“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多種形式的朗讀、句式練說進一步感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的作用,讓學生認識駱駝的自豪。最后讓學生創造性地與文本對話,扮演小紅馬與小駱駝再次相遇的情景,各抒己見,達到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課文的境界,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張揚個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讀題質疑。
1、板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生齊讀課題)
。1)假如有人問:誰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哪個詞要讀重音?
。2)假如有人問:我應該感到怎樣才對?課題該怎么讀?
(3)假如有人懷疑,我感到自豪對不對?課題又該怎么讀?
。4)假如不用“自豪”,換個詞語,課題可以怎么說?
2、看到課題同學們的小腦袋中產生了那些小問號呢?
二、自讀課文,檢查自學。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吧)
(一)出示自讀要求
1、一讀,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二讀,遇到較長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3、三讀,遇到不理解的詞句要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想一想或做上記號。
。ǘz查自讀情況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示范讀書,教給方法。
1、教師示范指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2、指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3、讀書就是要這樣讀,把自己放到課文里去!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4、現在誰愿意讀第二自然段?指導理解“委屈”、“疼愛”,指導讀出駱駝媽媽溫柔、關切的語氣。
五、解疑存疑,教師總結。
六、鋼筆描紅,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生讀題。
2、上節課的學習了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可我感到遺憾是這么多的聽課老師沒有聽到故事開頭部分,誰愿意代表我們三(1)班全體同學把故事的說給在坐的老師聽聽?
二、引導整合,感受沙漠。
1、出示詞語:茫茫的大沙漠,無邊無際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陷進沙子里,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先看這些詞語,你可能都會讀了,但不一定讀得好,誰能將這些詞語的意思讀出來(生指名讀)
聽了他的朗讀,你好像看見了什么?感到怎樣?
2、讀詞語或者讀詞組,就是將詞語或詞組的意思表現出來,聽老師讀一讀、齊讀。
3、請仔細觀察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4、在你們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
5、播放沙漠畫面,師描述情境。
三、朗讀品悟,說理解的話。
1、沙漠環境如此惡劣,小駱駝和媽媽能順利結束沙漠旅行嗎?讓我們自由讀讀課文中的3、4、5自然段,在朗讀的時候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像課文中的人物那樣想,那樣說。
2、生自由讀課文第3-5自然段。
3、把自己放進課文,讀第3、4自然段。(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
4、在這些話語中,還有些十分關鍵的詞,突出了腳掌、睫毛、駝峰在沙漠中的巨大作用。默讀,把它們圈畫出來,再好好讀讀。
5、讀第5自然段。
、僦该x。
、趲煼蹲x第5自然段,故意漏掉“在沙漠里”三個字,引導學生說出少了這個詞有什么不好?看來這幾個字真得很重要!我們一起來讀讀,注意這幾個字。(生齊讀)
6、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那么,小駱駝明白自己腳掌、駝峰、睫毛到底有什么用處呢?小駱駝沒有說,你能把小駱駝心里的話說出來嗎?用上“雖然……但是……所以……”的句式說。
7、不經歷風雨,難長成大樹。一趟沙漠之行,小駱駝長了不少見識。話又說回來,小駱駝能順利地走出沙漠,離不開媽媽的幫助,F在你知道為什么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一趟了嗎?
8、練習有條理地講述故事。
、賱撛O情景,激發講故事的欲望。
②出示故事發展的順序和小駱駝情感變化的歷程,同桌互講,鼓勵學生多用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
、壑该v述故事,適時評議。
四、課外閱讀,說自己積累的話。
1、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請看《沙漠之舟》這篇短文,邊讀邊畫出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
2、生讀文章。
3、現在,請同學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的句式,選擇短文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五、總結提升,說自己創造的話。
1、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心里樂滋滋的,它一邊走一邊笑,不知不覺又來到了小溪邊。真是無巧不成書,小駱駝又碰到了那匹俊俏的小紅馬。小紅馬噴著響鼻對小駱駝說:“喂!你這個丑家伙怎么又來了?”小駱駝會怎么說、怎么做?
。ǹ梢岳m編故事,也可以同桌兩個同學邊說邊演。)
2、曾經讓小駱駝十分自卑的長相,也讓他找到了自豪的感覺。在生活中,學習上,你一定有許多值得自豪的地方,能跟大家說說嗎?現在請你說幾句話,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說說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3、師總結:是呀,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看有沒有什么用處。同學們,在這堂課上,你們學得那么投入,表現那么出色,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些曾經很自卑的同學也找到了自豪的感覺。我真為你們感到自豪!讓我們記住這個精彩的故事吧。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童話。通過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第三、四自然段,了解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
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以及它們在沙漠中的特殊用處。
2、過程與方法
學會合作,逐步學習總結和概括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判斷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而要注重實質。
說學情:
1、說已有知識和經驗
三年級學生對駱駝有個大概了解,知道駱駝有駝峰,能在沙漠里行走,但對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和作用了解不夠全面。
2、說學習方法和技巧
合作學習是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的好方法。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討論,逐步掌握總結和概括的學習方法。
3、說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
能力弱的學生要積極討論,掌握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
能力強的學生不僅要參與討論,掌握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
還要學會總結發言。
說教法:
1、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駱駝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只是從電視上、網上看過,個別學生在動物園中見過,所以了解甚少。因此,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2、朗讀感悟
本文是一篇童話,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體會小紅馬、小駱駝以及媽媽說話的語氣及心情。
3、自主探究
在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自主獲取知識,一起體驗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練習說話
在課文的開頭和結束都給了學生充分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象,并且學會表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說教學程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自豪”嗎?你曾經為什么事感到過自豪?(引導學生理解“自豪”)
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發言來檢查他們對“自豪”理解,為學習課文打基礎。
“自豪”大家都理解了,當我們考試得了第一名,我們會自豪;體育比賽我們取得了名次,我們會自豪;我們做了好事,為班級爭了光,我們會自豪……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跟“自豪”有關系,它的主人公是誰呢?(課件出示)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課件出示)。
學生齊讀課題。
為什么說“應該”、“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一環節給學生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入境悟情,精讀感悟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努力做到不加字,不丟字。
2、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 ”,說明什么?
“噴著響鼻”說明什么?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紅馬看不起小駱駝?
。3)、引導學生看圖,了解小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的特點。(課件出示)
(4)、觀察小紅馬和小駱駝的神態,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嘲笑的語氣。(課件出示)
這一環節重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同時讓他們根據神態來體會小紅馬的神情。
3、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小駱駝的心情怎樣?它是怎么做的?
(3)、媽媽是怎么說的?
(4)、再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二自然段,要求讀出溫柔、關切的語氣。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體會駱駝媽媽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遇事不沖動,而是用事實來教育孩子。
4、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分成四人小組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注意讀好媽媽的話。
(2)、指名讀媽媽的第一句話,要讀出自豪的語氣。(課件出示)
。3)、指名讀媽媽的第二句話,要讀出擔心的語氣。(課件出示)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注意體會沙漠環境的惡劣。(課件出示)
。5)、小組討論,完成表格。(課件出示)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主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總結概括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合作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并能掌握知識。
5、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注意體會小駱駝的自豪感。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真正明白,丑的東西不一定不好,它也許有它的特殊用途。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這一環節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升華,讓他們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四、拓展思維,發展語言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來照什么鏡子呀?”想象一下,這回小駱駝會怎么說呢?
這一環節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并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生字、詞,會運用“自豪”說話。
2、能自己讀懂課文內容,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處。
3、能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進行表達。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而語言的發展惟有通過言語實踐活動。學生在語文課上的言語活動應該是高質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簡單重復。任何提高學生的言語質量?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語活動情境中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表達,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本課的教學就是在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言語質量。
教學過程 :
板塊一:讀自己喜歡的話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讀課題。重心轉移:誰?應不應該?感到什么?等。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和生詞借助課后拼音拼讀。
3、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再次朗讀,直到讀得自己滿意為止。
4、組織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話。教師可以插問:“你喜歡這一段話的什么呀?”
5、教師出示部分詞語,看學生是否會讀。
第一組:鏡子委屈告訴疼愛走一趟
貯存養料足夠多虧
第二組:茫茫的大沙漠無邊無際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陷進沙子里
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板塊二:說自己理解的話
1、引導學生從第二組詞句中發現:這組詞句有什么特點?(都是描寫沙漠的。)誰能根據自己對沙漠的了解,運用這些詞句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2、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這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那么,小駱駝明白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處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的3、4小節,然后試著說一說,用上“我明白了---------”的句式。
3、這一天,小駱駝在小溪邊遇到了一匹小白馬。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誰愿意和老師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師生合作演說故事:小駱駝向小白馬解說駝峰、腳掌和眼毛的用處。
教師就小駱駝的其他方面提出問題:(1)小駱駝,你身上披著褐色的絨毛又厚又密,多熱呀。2)小駱駝,你走路這么慢,誰會喜歡你呢?(3)小駱駝,你的鼻孔這么大,有什么用呢?(4)小駱駝,你這么高大的身體顯得多么笨重啊!
板塊三:說自己積累的話
1、教師給學生《沙漠之舟》的課外閱讀材料,認真閱讀,記住文中的內容。
2、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我感到自豪的是——”或“我自豪,我是一匹駱駝!钡木涫秸f自己理解的話。要求每個學生至少說一句話。可以將一組學生列成一排,輪流說話,也可以展開說話競賽。
板塊四:說自己創造的話
在上述說話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說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附閱讀材料:
沙漠之舟
駱駝耐饑耐渴、性情溫順、不畏風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區必不可少的交通運輸工具。駱駝有單峰、雙峰兩種。我國所產的駱駝是雙峰駝,身高2米,重約450公斤,壽命可達35—40歲。駱駝原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馴化,現野生駱駝在世界上幾乎已絕跡,僅在我國內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肅北部人跡稀少的地方還能發現,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沙漠環境惡劣、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駱駝長期在沙漠生活,身體機能具有一系列的適應能力。它的眼有兩排又長又濃的睫毛,耳殼內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內有擋風瓣膜,可以阻攔風沙的侵襲。它的足底有約0.5厘米厚的肉墊,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溫或冬季的嚴寒,駱駝全身披有約10厘米長的褐色絨毛,冬天可以用來抗寒,夏季在絨毛與皮膚間形成降溫的間隙,能防止高溫輻射熱。
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駱駝的駝蜂是用來儲存脂肪的,最多時能盛50公斤脂肪,約占體重的1/5。駱駝的胃和肌肉能貯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個胃一次可貯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時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它可以動用貯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另外,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這個本領可謂至關重要。
野駱駝生活于極端干旱的戈壁灘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跡渺無,動植物極其稀少。由于無水,天敵(狼、猞猁、豹等)也無法生存。自衛能力不強的野駱駝,為了避開天敵的侵害,憑著獨特的生理機能,選擇了不毛之地棲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
為了獲取美妙的食物,野駱駝有時也悄悄來到沙漠中的綠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豐富,但是這要冒著生命危驗,因為那里也正是惡狼出沒的地方。動物學家曾記錄了一場野駱駝與惡狼之間的生死搏斗:
七月份的一天,一頭公駝離開了戈壁區來到水草地,被惡狼發現,狼向公駝撲去。機警的公駝順來路向戈壁深處逃去,惡狼死追不放。追過30公里以后,野駱駝已無影無蹤了。惡狼還不甘心,順著蹄印尋找,追到40公里時才大失所望,只好垂頭喪氣地返回。這時,烈日當頭,熱風燒灼,氣溫高達50℃,戈壁灘連一滴水也沒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駝憑著善跑的本領,擺脫了天敵的追擊,終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天,小紅馬和伙伴們玩得正開心,看見小駱駝來了,大喊大叫道:“丑八怪來了!丑八怪來了!”
小駱駝聽了,自豪地說:“我的腳掌、睫毛和背上的駝峰,它們在沙漠里的作用可大了!”
“我不相信。”小紅馬說:“有本事你帶我到沙漠里走一次!
“那我們上路吧。”說完,小駱駝帶著小紅馬走進了茫茫的沙漠。
剛走了幾步,小紅馬的腳就陷進沙子里了,好不容易才把腳給拔出來,而小駱駝走路穩穩當當的,象走平路一樣。
又走了一段,突然,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地刮了過來。小駱駝讓小紅馬趕緊俯下身子,閉上眼睛。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而小紅馬卻被沙子迷紅了眼。小紅馬對小駱駝說:“我們還是回家吧,我餓了,你為什么不餓呢?”
“我背上的駝峰貯存著養料,足夠路上用的了!毙●橊劷忉尩。
小紅帽羨慕地對小駱駝說:“你的駝峰、腳掌和睫毛的用處可真大!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駱駝嗎?誰能說一說你見到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駱駝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
3、指導讀課題
。1)假如有人問:誰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哪個詞要讀重音?(“我”讀成重音)
(2)假如有人問:我應該感到怎樣才對?課題該怎么讀?(“自豪”讀成重音)
(3)假如有人懷疑:我感到自豪對不對?課題又該怎么讀?(“才對”讀成重音)
(4)(擦去自豪)假如不用這個詞語,課題可以怎么說?(我應該感到驕傲才對。)
。5)“驕傲”在這里就是“自豪”的意思。假如換上“自豪”的反義詞,課題又可以怎么說?
我應該感到不自卑才對。(這樣說不太好,把“不”字放前面點,再說一遍。)
我不應該感到自卑才對。
我感到自卑是不對的。
我不會感到自卑才對。
師:你們這樣說都是對的。一個句子,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讀法、說法就不一樣。我們祖國的語言多么豐富多彩!看來,我們得好好學學這篇課文。
二、教學生字、新詞
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很多,比如這些詞語,你們不一定會讀。
1、(課件出示第一組詞語:自豪 鏡子 委屈 告訴 疼愛 走一趟 松散 多虧 陷進 貯存 養料 足夠 鋪天蓋地 閉上)
生:(紛紛舉手)我會讀,我會讀。
師:(故意地)老師沒有教,你們都會讀啦?我不信!你來讀。
生讀詞語,將“貯存養料”的“貯存”讀成了“儲存”。
師:老師還沒有教,14個詞語你已經讀對13個,真了不起。哪一個沒讀對?老師不告訴你。請你仔細聽其他同學讀,看能不能自己發現。
生讀詞語,全部讀對了。
師:你真了不起!介紹一下,怎么會讀的?
生:我昨天預習過課文了。
師:你已經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祝賀你!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自覺就好了。
師:(問剛才沒有全讀對的學生)你發現了嗎?
生:我把“貯存”讀成了“儲存”。
師:(高興地)你能通過傾聽別人的朗讀發現自己的錯誤,真會學習!同學們,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也是一種學習。
學生齊讀詞語。
2、(課件出示第二組詞語和句子: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無邊無際的沙漠 陷進沙子里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這些詞語和句子,你可能會讀,但不一定讀得好。誰能將這些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1)生讀詞語,將“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讀成“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地刮過來”,多加了一個“地”字。
師:(指著“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請你再讀一次。
生仍然讀成“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地刮過來”
師:看仔細,再讀一次。
生:(終于讀對了,但很不流利。不習慣少一個“地”字的讀法。)
師:哪個讀法順一些?
生:有個“地”字更順一些。
師:是嗎?(生七嘴八舌地議論)
師:自己讀讀看?在這里,多一個“地”字也可以,意思一樣。你覺得怎么順就怎么讀吧。(生自由朗讀)
。2)師: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誰再來讀讀?(注意讀出沙漠的氣勢。)
指名讀詞語。
師: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么感受?
(好像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沙漠一樣;感到沙漠很可怕。)
師:讀詞語,或者讀詞組,或者讀句子,就是要將它們的意思表現出來。(示范朗讀,學生跟讀。)
。3)師:誰發現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生:這些詞語中都有一個“沙”字。
師:你看得真仔細。這些詞語都是描寫沙漠的。
3、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
(1)沙漠里都是沙子,沒有水。
。2)沙漠無邊無際,很容易迷路。
(3)沙漠里白天的溫度很高,有時要達到60多度。晚上溫度又很低,有時會達到零下十幾度。(你的知識很豐富!沙漠溫差大,氣候惡劣。)
(4)沙漠里只長仙人掌,不長其他植物。(所以,一般的植物不能生活在沙漠里。)
。5)沙漠里風沙很大,會迷住人的眼睛的,沙堆也會移動的。(所以人會迷路,很危險。)
。6)沙漠里有海市蜃樓,也有綠洲的。(沙漠也有美麗的一面啊。)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迷人的沙漠風光吧。ㄕn件出示沙漠圖片)
三、初讀課文
沙漠環境惡劣,誰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指導朗讀: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課文能讀通嗎?現在看誰讀得好?怎樣才能讀好課文呢?老師有個經驗,在朗讀的時候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像課文中的人物那樣想、那樣說。
3、師示范讀第一自然段(比如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老師是這么想、這么讀的。)
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就噴著響鼻對小駱駝說……(插話)“噴著響鼻”,你見過嗎?(馬在看不起別人,或者認為別的動物不如自己的時候就會發出這樣的響鼻。)
(繼續往下讀)你的腳掌又大又厚。(插話:看看我小紅馬的腳掌,輕快靈巧,跑起來“得得得”,多好聽。┭燮ど祥L著兩層睫毛。(插話:長幾層睫毛?兩層睫毛好看嗎?)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哪。ú逶挘耗銈儽成嫌袀肉疙瘩,會怎么樣?)生:羞死人了!
師:這么一想,再這么一讀。你是不是就好像看到小駱駝與小紅馬了?你能像老師這樣讀嗎?
4、生模仿老師的語氣,讀得繪聲繪色。
5、讀書就是要這樣讀,把自己放到課文里去!現在誰愿意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選擇第二自然段朗讀(抓住“委屈”“疼愛”,讀出媽媽溫柔、關切的語氣)
第三自然段:通過駱駝媽媽和小駱駝的兩次對話分別講述了駱駝的腳掌和駝峰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抓住“茫茫”“無邊無際”“松散的沙子”讀出沙漠的特點。另外,還應抓住“又大又厚”“怎么拔得出來呢”“貯存”“足夠”讀出腳掌與駝峰的特殊作用。)
第四自然段:讓學生了解駱駝睫毛的作用。(抓住“鋪天蓋地”“沒進一點”讀出睫毛的作用)
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小駱駝經過沙漠旅行,悟出了被小紅馬認為難看的東西卻是自己在沙漠中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體會小駱駝從“委屈”到“自豪”的興奮之情。)
6、同學們讀得很好。老師還能不看書讀?信不信?
仔細聽老師讀。(范讀課文第5自然段,故意漏掉“在沙漠里”三個字。)
生:(紛紛舉手)老師錯了,錯了!
師:(故意裝糊涂)沒錯吧!
生:漏掉了“在沙漠里”。
師:剛才我允許你們多加一個“地”字,現在也寬容一下,行嗎?
生:不行。因為漏掉了這幾個字,意思就不一樣了。
師:怎么不一樣?(①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才起作用,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草原上,就沒有作用了。②離開了沙漠,駱駝的這些優點都變成缺點了。)
師:看來這幾個字真的很重要!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這幾個字。(生齊讀)
7、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這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那么,小駱駝明白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到底有什么用處呢?小駱駝沒有說,你能把小駱駝心里的話說出來嗎?自己先練習說一說。
自己練習說話后指名回答
(a、我明白了我們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在沙漠里行走的時候就不會陷進沙子里去;兩層睫毛可以防止風沙刮進眼睛里;駝峰貯存著養料,能讓我們在沙漠里維持生命。
b、駱駝又大又厚的腳掌能防止它陷進松散的沙子里;兩層濃厚的睫毛能防止風沙刮進眼睛里;兩個貯存養料的駝峰能防止它餓死。)
師:你的回答很有條理,而且句子很整齊。
四、拓展練習
1、現在,我們明白了小駱駝為什么感到自豪吧!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請看《沙漠之舟》這篇短文,邊讀邊找出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并試著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的句式來練習說說。
。1)生閱讀短文,練習說話。
。2)指名交流?凑l說得又多又準確。
、傥腋械阶院赖氖俏覀凂橊勀宛嚹涂省⑿郧闇仨。(別看我們高大,其實我們很溫柔。)
、谖腋械阶院赖氖邱橊劜晃凤L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
、畚腋械阶院赖氖邱橊劦膲勖蛇_35—40歲。
、芪腋械阶院赖氖且吧鸟橊劚涣袨閲乙患壉Wo動物。(太珍貴了。其實都是你們人惹的禍。)
⑤我感到自豪的是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
⑥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遠處的水源。
、呶腋械阶院赖氖浅跎男●橊労芸炀湍苷酒鹦凶,隨其父母漫步沙漠。
2、駱駝有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現在請你寫幾句話,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____”的句式。
①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繪畫很出色,曾經在比賽中得過好幾個獎。
(我為你——未來的畫家感到自豪。)
②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會彈鋼琴。
③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最好。(希望你永遠學得更好。)
、芪腋械阶院赖氖俏矣幸粋溫馨的家庭,有愛我的爸爸、媽媽。
(多幸福!我為你的家庭感到自豪。)
⑤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能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
(我為你的爸爸媽媽有你這樣一個好孩子感到自豪。)
⑥我感到自豪的是今天能有那么多老師聽我們上課。
五、總結課文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通過沙漠之行,小駱駝為它的駝峰、腳掌和睫毛有那么多的用處而感到自豪!駱駝雖然外表難看,但唯有它才能在沙漠里行走,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所以,我們要判斷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注意外表,還要看它好的、有用的地方。
六、布置作業
1、續寫故事:從沙漠回來,小駱駝又去小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
2、搜集有關駱駝的知識。
板書設計: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駝 峰 兩個肉疙瘩 貯存養料
腳 掌 又大又厚 陷不進沙子 自豪
睫 毛 兩層 擋住風沙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 、 學習課文生字、詞,會運用“自豪”說話。
2 、 能自己讀懂課文內容,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處。
3 、 能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進行表達。
4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能自己讀懂課文內容,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處。
二、課前準備 :課件
三、教學時間 : 2 課時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而語言的發展惟有通過言語實踐活動。學生在語文課上的言語活動應該是高質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簡單重復。如何提高學生的言語質量?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語活動情境中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表達,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本課的教學就是在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言語質量。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 . 復習導入
1. 同學們,你們看,一天,小駱駝在小溪邊照 “ 鏡子 ” ,小紅馬看見了(點擊課件,書上插圖),還記得小紅馬對小駱駝說了什么嗎?
出示填空:
你的( )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 ),背上還有( ),多難看呀!
看看書,看看小紅馬對小駱駝說話的態度。指導讀,讀出“噴著響鼻”瞧不起的態度來。
過渡:正因為小紅馬說它難看,所以小駱駝覺得挺委屈的。于是,媽媽決定和小駱駝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 反思: 我的引讀與課件中的情境圖相結合,不但幫助學生復習了舊知,更讓學生快速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這為學生后來的情感投入鋪設了橋梁。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領悟課文內容!
二、感受沙漠 積累運用
1 、教師出示詞語:
茫茫的大沙漠 無邊無際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進沙子里
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 1 ) . 誰來讀讀?去過沙漠嗎?
。 2 ) . 點擊課件 —— 沙漠,讓我們來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樣的?
( 3.)誰能將你看到的沙漠讀出來。
過渡總結:讀詞語,或者讀課文時,就是要將你體會到的詞語或詞組的意思表現出來,與他人共享。
。 反思: 教師在課堂上的每句話都要有作用,看似不經意的一句總結,是學生明了了讀好書的方式)
。 4 )誰能根據自己對沙漠的了解,運用這些詞句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 反思: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意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進行了融合,以朗讀做為語言積累的路徑,借助課件媒介幫助學生感受沙漠的惡劣環境,建立對沙漠的了解,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人、詞、文多維輻射,使學生情交融于詞,詞表達人情,為文的理解鋪設平臺。同時,在詞語積累的基礎上,感悟、理解然后運用,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
三、聯系前文,激發疑問
師導語:沙漠里的氣候如此干燥,環境這么惡劣,聯系一、二段中駱駝媽媽的決定,你有什么疑惑的嗎?
師:對呀,為什么駱駝媽媽帶著孩子去這樣的地方,而不去找小紅馬評理呢?相信大家讀讀課文,細細感受沙漠之旅,就能有自己的看法了。
學生整體讀 3 、 4 、 5 段,邊讀邊思考自己的提出的問題。
。 反思: 教師鋪設謎團,引發學生疑問,從而使學生興趣盎然的讀文,讀有目的,讀有思考,在思考中獲得成功,在閱讀中解決疑問)
四、精讀 3 、 4 段,讀中積累
師導語:駱駝媽媽用情景教育法幫助了小駱駝,那我們也用這個辦法來讀文吧,看看,走進沙漠后的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情況。
1 、讀中指導,語言訓練
請學生朗讀,并相機指導。
指導學生讀好語氣 教師指導“怎樣才能讀好課文呢?老師有個經驗,在朗讀的時候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像課文中的人物那樣想、那樣說。”
a 駝峰 ( 1 )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 “ 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么辦呢? ” 媽媽說: “ 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 ”
教師隨機采訪:小駱駝你感到自豪嗎?
b 腳掌:
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比較句子:(課件出示)
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就拔不出來了 。
聯系我們對沙漠的了解,你覺得哪句話更能表現這種情景呢?
( 4 )誰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 5 )抽讀、評讀、齊讀。
教師隨機采訪:小駱駝你感到自豪嗎?
c 眼毛:
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 3 )點擊課件 —— 風聲,感受風鋪天蓋地。
( 4 )想象當時的樣子,讀好這句話。
板書:擋住風沙
教師隨機采訪:小駱駝你感到自豪嗎?
。 反思: 本塊教學中,教師能扣住詞語、句子、甚至是標點符號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實語文雙基,并在教學中,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有感而發,真情流露的讀書。但是,由于教師評價的平行,是學生在思維上處于一個平面,沒有向思維的縱深發展。)
瞧,小駱駝多自豪呀。他的自豪你們明白了是為什么嘛?
請學生上黑板補充板書。
( 反思: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幫助學生將自己積累的知識轉換為比較簡潔的文字,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并且是學生對整個學習內容有一個簡要回溯,為他們運用語言做好鋪墊。)
五、整體回溯,語言運用 過渡:后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照什么鏡子?”如果你是小駱駝,你會怎么說呢?
滲透: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
。 反思: 這一板塊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說的欲望,鼓勵學生說自己積累的話,使學生能運用所學課本上的語言,進行表達說積累的話。在這樣的語言活動中學生語言就比較規范,言語質量就相應提高。)
五、拓展表達,升華主題
過渡:師: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請看短片,邊看邊想駱駝還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現在,請同學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選擇短片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駱駝有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F在請你說說幾句話,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
再次,帶著自己的自豪讀課題“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 反思: 本版塊中,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同時提升本課的主題,學生由駱駝的自豪引發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值得深思的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忽視了課文定位的多維,本課由于課文的特點,可以有至少三個定位, a 、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自己感到自豪之處 ―― 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信心。 b“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 ” ――課堂上學生發言中的一句。 c 、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教師應該在本環節中相機拓展學生思維的多元,引發學生對課文主題多元的考慮,是他們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板書設計
板書: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腳掌(大、厚) 陷不進沙子
眼皮(兩層) 擋住風沙
駝峰(肉疙瘩) 貯存養料
難看 有用
專家評點:設計理念正確,認真鉆研文本,引導學生在語言情境中強化語言訓練,增強對語文的理解,豐富語言積累。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見到了那匹小紅馬,小馬還是那樣傲慢,還在嘲笑駱駝。小駱駝雖然心里有點兒難過,可他還是心平氣和地說:“小馬弟弟,要說在大道上跑,我可真的比不上你,要是到了沙漠里,你就不如我啦。要知道,人們都說我是‘沙漠之舟’!”小馬氣得跳了起來,大聲叫道:“那我們到沙漠里比一比,看看誰輸誰贏!”說著,他們同時向沙漠跑去。開始時,小馬把駱駝遠遠地甩在后面?墒菨u漸地小馬越跑越慢了,他的腳陷進了又松又軟的沙子里,口也渴了,肚子也餓了,越來越跑不動了。而駱駝呢,他那寬大的腳掌在松軟的沙子上,不會陷進去,他的駱駝峰貯存許多養料,他不渴也不餓,越走越有勁,終于趕到了小馬的前面。
這時候,小駱駝回過頭來對小馬說:“我的駝峰、腳掌、睫毛雖然不好看,但是在沙漠中很有用,這下你該明白了吧?”
小馬輸得服服帖帖,認識到自己錯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王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