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祖沖之(精選2篇)
18祖沖之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生活中應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查找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認9個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祖沖之的故事中懂得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教學難點:
1.本文生字生詞較多,要指導學生利用區(qū)別比較、隨文識記等方法記憶生字詞,并在朗讀課文中不斷鞏固。
2.從祖沖之的故事中懂得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查找有關月亮的資料。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月亮,你注意觀察過月亮的變化嗎?它變化的形狀像什么?
2.由月食引出祖沖之,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
2.討論: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祖沖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并完成:標出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記生字、詞語,根據需要標注拼音,再多讀幾遍。
三、隨文識字。
(一)分別請6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重點是:生字詞語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師隨機出示詞語,通過讀、評、讀,達到鞏固正音、識記生字、積累詞語的目的。
1.第一自然段。
關于祖沖之,你們還有什么補充?(提醒學生關注課文后面的“信息窗”。)
2.第二自然段。
出示:飲酒作詩 彈tán琴唱歌 慌作一團 敲壺hú
正月的“正”讀什么音,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用另一個讀音組詞。
3.第三自然段。
出示:翻來覆去 翻閱yuè 資zī料 分析 驗證zhènɡ 研究 準確què推算
4.第四自然段。
出示:徐州zhōu 解釋 坦然 聽憑pínɡ 處置zhì
5.第五自然段。
出示:皓月當空 燈火輝煌 賓客 滿堂 胡說八道
(二)出示無拼音字卡,鞏固識字。
彈、壺、閱、資、證、確、州、憑、置
1.打亂順序出示字卡,開火車認讀生字;
2.選一個字組多個詞;
3.用帶有生字的詞語說話。
4.連線練習:
壺 憑 置 彈
zhì tán pínɡ hú
證 閱 資 確 州
zhōu yuè zī zhènɡ què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彈、食、敲、壺、料、證、準、確。
2.讀一讀,再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在田字格中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彈:形聲字,形旁“弓”表示彈琴、彈棉花時像拉弓射箭一樣有一松一緊的過程;聲旁“單”與“彈”韻母相同。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敲:形聲字,形旁“攴”表示手的動作;“高”與“敲”韻母相同。壺:上中下結構,上面的“士”不要寫成了“土”;中間的禿寶蓋托住上面的“士”字,蓋住下面的“業(yè)”字。料:“媽媽把一斗米摻在飼料中喂小雞吃。”證:形聲字,形旁“讠”表示用語言證明;聲旁“正”與“證”讀音相同。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準:左中右結構,中間和右邊部分要寫得緊湊。注意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確: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3.每個字練寫2遍。
五、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在寫字本上完成寫字練習。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游戲識字:學生閉上眼睛,老師分發(fā)卡片,得到卡片的同學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并組詞。
2.讀拼音寫詞語:
( )zhènɡ mínɡ ( )zhǔn què ( )shènɡ xià ( )qiāo hú
3.讀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重點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朗讀感悟。
1.對于月食現象,祖沖之和他的朋友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態(tài)度,你能把課文中相關句子找出來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找邊畫邊體會。
3.全班交流:
突然,月食開始了。人們慌作一團,有的敲盆,有的敲壺,亂喊著:“快救月亮,天狗吃月亮了!”
祖沖之說:“別吵了,不是天狗吃月亮,是發(fā)生月食了。”
什么是“喊”,怎樣喊的?用“喊”的語氣讀:“快救月亮,天狗吃月亮了!”他們?yōu)槭裁匆昂啊保浚ㄔ僮x句子,體會由于迷信帶來的恐慌。)
從哪看出“亂”?——人們慌作一團,有的敲盆,有的敲壺。想象:還有的會干什么?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把當時的情景說一說。
人們?yōu)槭裁催@樣慌亂?(認為不吉利——迷信。)
讀祖沖之說的話,評一評他的語氣、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肯定、沉著。)
這一年七月十五日……聽憑大人處置。
a.指導分角色朗讀、評價。
劉延孫生氣、拍桌子的語氣、動作,說明他迷信思想重;而祖沖之“坦然”面對、“聽憑處置”,說明他堅信自己的推算,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心情,讀出不同的語氣。
b.祖沖之為什么對自己的推算深信不疑?讀第三自然段。
“翻來覆去”是什么意思?祖沖之翻來覆去睡不著的原因是——生接讀:怎樣才能知道月食發(fā)生的時間呢?
翻閱資料,進行分析,大量的研究和驗證……說明了什么?
祖沖之對科學研究有著嚴謹的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正因為他是經過反復地分析、研究和驗證才得出結果,所以他的語氣是的,態(tài)度是的。
c.再讀祖沖之說的話,對比體會他的胸有成竹與劉延孫的氣急敗壞。
朗讀比較:祖沖之坦然地回答說:“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祖沖之回答說:“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請大人處置!”
突然,圓月被云彩擋住了……你比神仙還能嗎?
a.讀劉延孫說的話。這時,他的語氣怎樣?為什么?
b.“胡說八道”什么意思?那個客人為什么說祖沖之胡說八道?(認為話不吉利,破壞了大家的情緒。)出示:皓月當空、燈火輝煌、賓客滿堂、非常熱鬧。讀客人說的話,讀出譏笑的語氣。
c.想想祖沖之當時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
d.正在人們譏笑祖沖之時,月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讀最后一段。)指名做“呆”的動作,說說眾人為什么全呆了。這時,他們又會想什么,說什么?
e.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客人,你想知道月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嗎?學生出示查找到的有關月食的資料。請幾位同學分別做太陽、月亮、地球演示月食的成因。
三、總結。
學習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尊重科學、破除迷信。)
板書設計:
18祖沖之 篇2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祖沖之》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祖沖之》教學反思
說實話,《祖沖之》這篇課文的確不太好講,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離學生比較遙遠,故事內容比較枯燥,所以我翻來覆去地閱讀文本,時時沉浸在文本中不能自拔。
一、走入人物內心,揣摩句子含義
祖沖之面對這朋友的不相信,面對著權貴的威嚇,面對著旁人的嘲諷,他卻坦然自若。于是我抓住這句話: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進行引導:
1.祖沖之,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這可是關乎生死的事,就相當于立下了生死狀,卻“坦然”回答,讀出“坦然”。
2.祖沖之,你后悔嗎?為什么?讀出自信、胸有成竹。
3.祖沖之,你害怕嗎?為什么?讀出勇敢、無畏。
4.引讀: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自信,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勇敢,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其實揣摩一個人的語言,就得聯(lián)系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就得聯(lián)系人物的所思所想,只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才能感悟到所說的話的含義,才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因此只有深入——理解文本,才能淺出——感情朗讀。
二、尋根探源,引讀烙刻形象
其實歸根結底祖沖之這樣坦然,是因為他已經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課文只用了“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這幾個詞來描述,如果讓學生從書中找到有關他刻苦求知,不懈探索的詞句不難,但祖沖之探索求知的精神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所以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到這種對待科學的精神,頭腦中烙刻下一個廢寢忘食,忘我工作的祖沖之。基于以上考慮,我設計了下面的引讀:
當人們飲酒喝茶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當人們娛樂聊天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當人們進入夢鄉(xiāng)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三、簡化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讀
因為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活潑。預設環(huán)節(jié)如下所示:
師: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歲生日,可得好好慶賀熱鬧一下,把保定的祖沖之叫來,我說祖沖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氣如何?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fā)生月食。
師:大膽,你不知道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這不成心跟我做對嗎?再說了,哪是什么月食,那是天狗吃月亮;即使有月食,那也是神仙安排的,你是神仙不成?這你可得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著桌子)如果不發(fā)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引導對這句話的感悟)
師:言歸正傳,好戲還在后頭呢,咱們還得接著演,接著讀。你們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我家更是燈火輝煌,賓客滿堂,一派吉慶祥和,哪能發(fā)生月食呢?嗯,圓月被云彩擋住了,我可得問問祖沖之“你看,還能發(fā)生月食嗎?”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
師:你真是瞪著眼說瞎話,明明現在云彩擋住了圓月,你還說月食開始,你長著千里眼不成?有什么憑據嗎?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著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我聽這話可是在挖苦諷刺嘲笑祖沖之呀!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為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四、說寫結合繪畫面
對于說寫結合點“眾人全呆了”,我認為有必要讓學生根據合理想象,說說“眾人全呆了”是怎樣一幅畫面。這樣可以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交流過程中,我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著”“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說完后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梳理完自己備課的思路,再回想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緊張,出現許多前言不搭后語,詞不達意的現象,今后應該多錘煉課堂語言,使之簡練、準確、精彩。當學生的答案與課前的預設不一致時,顯得手足無措,評價引導不及時,不到位,所以應該提高課堂教學機智,更深演讀教材,準確把握。
磨課的過程是辛苦的,但苦中有樂,正是在一次又一次思索與改進中,我對教材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有了新的途徑,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和認識。我享受著我的語文課帶給我的苦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