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精選17篇)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
《石榴》(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石榴》是小學語文國標本蘇教版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石榴》一文語言清晰,頗有美感。課文按季節(jié)變化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生產(chǎn)過程。第一節(jié)用簡練的語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聞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節(jié)寫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過程。第三節(jié)寫石榴結(jié)果,漸漸成熟。第四節(jié)寫石榴內(nèi)部的狀況,以及子兒的滋味。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感悟能力。
2.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擬人等描寫方法。
3.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寫水果特點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以及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導入
(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讀課題——學生讀課題《石榴》
。ǘ┱埓蠹掖蜷_課文,讓我們踏著季節(jié)的腳步,跟隨作者,去山東棗莊,
一起走進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二、精讀訓練
(一)師:快速閱讀課文2——4自然段,說說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石榴圓。喜歡它的什么?(為什么喜歡)
學生讀后交流,老師提煉板書——春 葉綠;夏 花美;秋 果趣(如果學生一下子概括不出來,就打個?說:待會兒,我們學習這一段課文的時候再來想這個詞)
師評價:我們班同學讀書的本領(lǐng)真大,讀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了!
(二)師: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課件圖片欣賞)
1.怎么樣?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說,太美了)
2.是呀,一個字——美!這么美的石榴花作者是怎樣來向我們介紹的呢?誰愿意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中寫石榴花的這幾句?
3.讀得正確、流利,聲音響亮,誰還想讀?
4.讀了這幾句,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石榴花?(讓學生多說一些)
(1)我看到了火紅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
……
5.師:你覺得什么樣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紅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師:看一看,這兩句話什么地方不同?讀一讀,你覺得哪句話寫得更
美?為什么?
生:火紅是像火一樣紅,紅得都快燃燒起來了。如果只是紅的,就沒那
么紅,那么美了。
師: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火紅”這個詞用得真好。請你把書上的
這一句讀一讀。
誰能夠讀得再紅一點?(再指名讀這句話。)
師引讀:這些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師: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生自由想象說。)
師:請大家再到書上去看一看,你還覺得什么樣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請你讀一讀。
師:你們喜歡這些小喇叭嗎?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讓我
們一起來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師:哇,多可愛的石榴花呀,好熱鬧的石榴園呀,我們再來讀一讀。
捧起書,讓我們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連起來讀一讀!
。ㄈ⿴煟簾狒[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
秋天的石榴園,請大家輕聲朗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園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輕聲朗讀。)
生:小石榴。
師: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書:趣)
師:什么地方寫得最有趣?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師:是嗎?有趣在哪兒呢?請大家看——(圖片),聽——[播放笑聲](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想象說話。
[課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熟透了的石榴裂開了,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句話,哪句寫得更有趣?為什么?
生自由比較說。指名讀。讀好。
師:為什么讀了這一句我們會覺得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說。
師:原來作者是把石榴當成人來寫的,才寫得這么生動,這么有趣。我們
再來體會一下(齊讀)。
師:還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當作人來寫的?
[課件出示]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指名讀。)有趣嗎?
師:你們看,這是兩大片綠黃色的——(葉子)?(師兩手舞起,像兩片葉子)哪個小石榴來扒開葉子?
生過來表演。
師:小石榴,你在里面感覺怎樣?你想看什么?哎呀,你為什么這么著急?你想對人們說些什么?你想向人們報告什么喜訊?……(扒開后)哇,你看到了什么?快向人們報告你的喜訊呀!誰再來讀一讀?(指名讀。)誰能讀得再急切一點?調(diào)皮一點?喜悅一點?
師:多有趣多快樂的石榴娃娃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石榴成熟了是這么的可愛,這么的有趣。它是怎樣長成的?
[課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請把這句話中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找出來。
[課件出示]先是 逐漸 最后
師:如果老師把“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紅、一半黃這幾個顏色詞語換一換位置行嗎?為什么?
師:原來作者是根據(jù)石榴成熟的順序來寫的,不能隨意調(diào)換。誰能把這種成長的變化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
師:石榴的果實真是太可愛,太有趣了,我們一起把這小節(jié)讀一讀吧。
(四)欣賞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嘗一嘗?作者是怎樣品嘗石榴的呢?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生默讀。)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說清楚順序。可以用上表示順序的關(guān)聯(lián)詞“先……然后……最后……”
生:先剝開外皮,然后看看子兒,最后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嘗嘗味道。
師:小作者剝開石榴的外皮,就開始仔細地觀察,(板書:看)
我們看!
[課件出示石榴子圖]
師:你看到的石榴子兒是怎樣的?
生:一顆一顆靠在一起,很親密!o偎。顏色——紅白相間?瓷先ズ芡该鳌К
師:說得真好!下面就要嘗嘗它的味道了。ò鍟簢L)
請生品嘗。
師:什么味道?
師:這就是酸溜溜,甜津津。
師:感覺怎樣?
生:很爽口,很清爽。
師:作者也寫出了自己品嘗后的感受。(板書:感)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品嘗一下美味的石榴。[出示圖文]請大家大聲地自由朗讀這一段。
生自由讀。
師:誰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把這段話有滋有味地讀出來?個別讀,齊讀。
師:作者就是這樣品嘗石榴的,(指板書)先仔細地看,再細細地品嘗,最后還寫出自己的感受,這都是抓住了石榴的特點來寫的。(板書:特點)我們平時也吃過很多水果,它們都各有各的特點,今天回到家同學們也先觀察一樣你最喜歡的水果,再嘗嘗它的味道,然后寫下來,好嗎?
三、小節(jié)全文。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石榴在你腦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讓
我們再一次地欣賞全文!捧起書,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石榴,齊——
。ㄐ蕾p課文。)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下課。
教學反思: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yīng),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枺嗝襟w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閱讀2至4自然段,設(shè)計了一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枺瑤椭鷮W生理清課文思路: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畫面,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花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對石榴果的有趣能身同感受;第三次是通過情境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體會石榴娃娃的心情,并意會到其中的樂趣。
二、表達中領(lǐng)悟:
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lǐng)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痹诮虒W這部分時,我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lǐng)悟,“你看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兒在吹呢!边@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活潑可愛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lǐng)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三、觀察中學法:
最后一個自然段中一些詞語用得生動形象,如“瑪瑙般”、“一顆顆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這些詞單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石榴子兒的樣子,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石榴子兒,觀后交流感受。有學生說:“石榴子一頭紅,一頭白,這就叫‘紅白相間’”。有學生說:“它們一粒一?吭谝黄,一顆緊挨著一顆,這就是‘緊偎’”。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石榴子兒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寶玉一樣,好看極了,這就是‘晶瑩透亮’”……接著,我聯(lián)系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問他們吃過石榴的說說味道怎么樣?學生們紛紛舉手,有說酸酸的,有說酸中帶點甜,吃完還覺得清爽無比。通過觀察和體驗,學生不僅理解了描寫石榴樣子、顏色和滋味的詞語,而且加深了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此基礎(chǔ)上加深朗讀。另外,本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于是,我拿出一個桔子,請學生仿照作者寫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先看再嘗最后寫下感受,介紹桔子果肉的樣子、顏色和味道,學生說得很精彩,并當堂寫了一段話,真正做到了讀寫結(jié)合。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感悟能力。
2.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擬人等描寫方法。
3.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寫水果特點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以及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導入
(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讀課題——學生讀課題《石榴》
。ǘ┱埓蠹掖蜷_課文,讓我們踏著季節(jié)的腳步,跟隨作者,去山東棗莊,
一起走進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二、精讀訓練
。ㄒ唬⿴煟嚎焖匍喿x課文2——4自然段,說說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石榴圓。 喜歡它的什么?(為什么喜歡)
學生讀后交流,老師提煉板書——春 葉綠;夏 花美;秋 果趣(如果學生一下子概括不出來,就打個?說:待會兒,我們學習這一段課文的時候再來想這個詞)
師評價:我們班同學讀書的本領(lǐng)真大,讀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了!
。ǘ⿴煟何覀兿葋硇蕾p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課件圖片欣賞)
1.怎么樣?說說你的感受?(學生說,太美了)
2.是呀,一個字——美!這么美的石榴花作者是怎樣來向我們介紹的呢?誰愿意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中寫石榴花的這幾句?
3.讀得正確、流利,聲音響亮,誰還想讀?
4.讀了這幾句,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石榴花?(讓學生多說一些)
。1)我看到了火紅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
……
5.師:你覺得什么樣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紅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師:看一看,這兩句話什么地方不同?讀一讀,你覺得哪句話寫得更美?為什么?
生:火紅是像火一樣紅,紅得都快燃燒起來了。如果只是紅的,就沒那么紅,那么美了。
師: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火紅”這個詞用得真好。請你把書上的這一句讀一讀。
誰能夠讀得再紅一點?(再指名讀這句話。)
師引讀:這些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師: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生自由想象說。)
師:請大家再到書上去看一看,你還覺得什么樣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請你讀一讀。
師:你們喜歡這些小喇叭嗎?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讓我
們一起來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師:哇,多可愛的石榴花呀,好熱鬧的石榴園呀,我們再來讀一讀。
捧起書,讓我們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連起來讀一讀!
(三)師: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
秋天的石榴園,請大家輕聲朗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園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輕聲朗讀。)
生:小石榴。
師: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書:趣)
師:什么地方寫得最有趣。空f給你的同桌聽聽。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師:是嗎?有趣在哪兒呢?請大家看——(圖片),聽——[播放笑聲](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想象說話。
[課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熟透了的石榴裂開了,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句話,哪句寫得更有趣?為什么?
生自由比較說。指名讀。讀好。
師:為什么讀了這一句我們會覺得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說。
師:原來作者是把石榴當成人來寫的,才寫得這么生動,這么有趣。我們
再來體會一下(齊讀)。
師:還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當作人來寫的?
[課件出示]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指名讀。)有趣嗎?
師:你們看,這是兩大片綠黃色的——(葉子)?(師兩手舞起,像兩片葉子)哪個小石榴來扒開葉子?
生過來表演。
師:小石榴,你在里面感覺怎樣。磕阆肟词裁?哎呀,你為什么這么著急?你想對人們說些什么?你想向人們報告什么喜訊?……(扒開后)哇,你看到了什么?快向人們報告你的喜訊呀!誰再來讀一讀?(指名讀。)誰能讀得再急切一點?調(diào)皮一點?喜悅一點?
師:多有趣多快樂的石榴娃娃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石榴成熟了是這么的可愛,這么的有趣。它是怎樣長成的?
[課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師:請把這句話中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找出來。
[課件出示]先是 逐漸 最后
師:如果老師把“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紅、一半黃這幾個顏色詞語換一換位置行嗎?為什么?
師:原來作者是根據(jù)石榴成熟的順序來寫的,不能隨意調(diào)換。誰能把這種成長的變化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
師:石榴的果實真是太可愛,太有趣了,我們一起把這小節(jié)讀一讀吧。
。ㄋ模┬蕾p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嘗一嘗?作者是怎樣品嘗石榴的呢?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生默讀。)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說清楚順序。可以用上表示順序的關(guān)聯(lián)詞“先……然后……最后……”
生:先剝開外皮,然后看看子兒,最后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嘗嘗味道。
師:小作者剝開石榴的外皮,就開始仔細地觀察,(板書:看)
我們看!
[課件出示石榴子圖]
師:你看到的石榴子兒是怎樣的?
生:一顆一顆靠在一起,很親密。——緊偎。顏色——紅白相間。 看上去很透明——晶瑩
師:說得真好!下面就要嘗嘗它的味道了。ò鍟簢L)
請生品嘗。
師:什么味道?
師:這就是酸溜溜,甜津津。
師:感覺怎樣?
生:很爽口,很清爽。
師:作者也寫出了自己品嘗后的感受。(板書:感)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品嘗一下美味的石榴。[出示圖文]請大家大聲地自由朗讀這一段。
生自由讀。
師:誰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把這段話有滋有味地讀出來?個別讀,齊讀。
師:作者就是這樣品嘗石榴的,(指板書)先仔細地看,再細細地品嘗,最后還寫出自己的感受,這都是抓住了石榴的特點來寫的。(板書:特點)我們平時也吃過很多水果,它們都各有各的特點,今天回到家同學們也先觀察一樣你最喜歡的水果,再嘗嘗它的味道,然后寫下來,好嗎?
三、小節(jié)全文。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石榴在你腦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讓我們再一次地欣賞全文!捧起書,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石榴,齊——
。ㄐ蕾p課文。)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下課。
教材分析:《石榴》是小學語文國標本蘇教版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石榴》一文語言清晰,頗有美感。課文按季節(jié)變化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生產(chǎn)過程。第一節(jié)用簡練的語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聞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節(jié)寫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過程。第三節(jié)寫石榴結(jié)果,漸漸成熟。第四節(jié)寫石榴內(nèi)部的狀況,以及子兒的滋味。
教學反思: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yīng),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多媒體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閱讀2至4自然段,設(shè)計了一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枺瑤椭鷮W生理清課文思路: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畫面,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花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對石榴果的有趣能身同感受;第三次是通過情境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體會石榴娃娃的心情,并意會到其中的樂趣。
二、表達中領(lǐng)悟:
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lǐng)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我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lǐng)悟,“你看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兒在吹呢。”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活潑可愛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lǐng)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三、觀察中學法:
最后一個自然段中一些詞語用得生動形象,如“瑪瑙般”、“一顆顆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這些詞單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石榴子兒的樣子,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石榴子兒,觀后交流感受。有學生說:“石榴子一頭紅,一頭白,這就叫‘紅白相間’”。有學生說:“它們一粒一粒靠在一起,一顆緊挨著一顆,這就是‘緊偎’”。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石榴子兒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寶玉一樣,好看極了,這就是‘晶瑩透亮’”……接著,我聯(lián)系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問他們吃過石榴的說說味道怎么樣?學生們紛紛舉手,有說酸酸的,有說酸中帶點甜,吃完還覺得清爽無比。通過觀察和體驗,學生不僅理解了描寫石榴樣子、顏色和滋味的詞語,而且加深了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此基礎(chǔ)上加深朗讀。另外,本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于是,我拿出一個桔子,請學生仿照作者寫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先看再嘗最后寫下感受,介紹桔子果肉的樣子、顏色和味道,學生說得很精彩,并當堂寫了一段話,真正做到了讀寫結(jié)合。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3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石榴的生長過程。
3、情意目標:激發(fā)學生對棗莊石榴的喜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弄清石榴的生長過程。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以讀為主線,創(chuàng)設(shè)活動場景,讓學生看看、讀讀、議議、練練從而不斷積累、感 悟。
教學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教師出示蘋果)你們認識老師手中的水果嗎?你想把它介紹給大家嗎?今天,老師就要帶小朋友們走進一篇新的課文,到石榴王國去做客,你們想去嗎?(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榴”本來念第二聲,在“石榴”這個詞中,“榴”念輕聲。(齊讀課題。)到了石榴王國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zhì)疑,個別回答,教師歸納)你們有什么辦法解決同學提出來的問題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歸納:通過閱讀課文去解決它們)是啊!同學門在課文中能得到你們想要的答案。
二、學習生字、詞。
1、 出示本課生字詞:
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開
喜訊 活潑 剝開 瑪瑙 頓時
甜津津 酸溜溜 馳名中外 郁郁蔥蔥
咧開了嘴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清爽無比
a、小老師領(lǐng)讀。
b、開火車讀。
c、齊讀。
小結(jié):我們語文是個大課堂,只要你像剛才那樣,在和親朋好友交談中、在出門逛街時,在讀課外書報時……處處留心,不斷積累,一定會學到許許多多生字詞、還能學到許多課本中學學不到的語文知識。
三、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過渡:這些生字詞、回到課文中去,你還認識嗎?(學生自由說)別說大話,想自己先練讀練讀嗎?
1、 自讀要求:(目標展示)
(1)放聲朗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好自然段序號。
2、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3、檢查自學情況:
(1)課文一共幾自然段?
(2)請四位小朋友來讀課文的四個自然段,其余小朋友認真聽,看看他讀得怎么樣?(如有讀不準的字、詞、句,教師相機打斷糾正。)(學生評價)你最欣賞他讀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還可以讀得更好?可以說說理由。(教師相機把難讀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學生討論。
過渡:同學們確實讀準了生字詞,讀通了句子,看來這次來石榴王國作客已經(jīng)有了收獲。那么,課文究竟是怎樣介紹石榴娃娃成長的'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學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們是自己讀懂解決,還是就老師告訴大家。(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解決問題,教師巡回查看)
1、課文怎樣介紹石榴娃娃成長的?
①小組討論。(小小組討論)
、谥该卮。(邊回答邊送石榴標簽)
、壅埬玫綐撕灥男∨笥焉吓_,哪位小朋友根據(jù)石榴生長過程給他們排排隊。(請小朋友上來排序,在不斷調(diào)整中排正確)
2、請小朋友把石榴標簽貼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連貫的說一說石榴生長的過程。(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五、過渡:
石榴娃娃都在為你們喝彩呢!多么可愛的石榴娃娃啊!我們一起在把課文來讀一讀吧。
六、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看看那些生字難寫的?(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指導,教師重點指導兩個字"訊"、"甜",教師范寫)
2、指導學生開始描紅。(教師來回查看,隨時對不符合要求的學生進行指導)
七、布置作業(yè)。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根據(jù)各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抄寫遍數(shù))
板書設(shè)計:
16 石榴
抽枝 長葉 結(jié)果 成熟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4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33
讀《石榴》這篇課文,被作者細膩的、生動的文筆所吸引。課文按春夏秋冬季節(jié)順序來描寫,每一段都美得有特色。
薛老師抓住文章重點和難點,濃墨重彩,引領(lǐng)學生走進石榴園,盡情領(lǐng)略無限風光!
1、詞句賞析美
薛老師通過美麗的圖片,讓學生自主品詞析句。如“春天的石榴樹”,先出示畫面,說的石榴樹。在多讀句子,哪些詞語寫出了石榴樹充滿生機?細細品詞,感悟用詞的準確美和生動美。(光讀詞,感覺缺少整體的美。是否可以在學生朗讀中相機滲透,有的放矢,不要割裂開來。與薛老師商討。)
又如“夏天的石榴花”,通過媒體播放,一下子讓學生喜歡上了。薛老師就根據(jù)學生的朗讀,相機指導朗讀,做到了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賞析詞語!盎鸺t的石榴花”等等。
2教學結(jié)構(gòu)美
薛老師鉆研教材深刻,教學手段多樣,顯現(xiàn)了結(jié)構(gòu)美。她巧妙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春天的石榴樹,采用的是圖文結(jié)合,朗讀品詞,感受充滿生機的一幅畫面。夏天的石榴花,播放動態(tài)畫面,讀出喜愛。想像說話。秋天的石榴果,體會顏色美,感受石榴成熟過程。熟透的石榴果,在讀中想像畫面。(配的音樂太抒情了喔!是否來點熱烈奔放的?大豐收么!喜慶!)
我感受到這份教案是十分完美的,肯定經(jīng)過反復磨課。
但總有些遺憾,總感覺還應(yīng)上得更完美些!
1老師的教學語言已經(jīng)預設(shè)好了,能否說得更好些,以收到預期效果?
2總的教學思路、流程有條有理的基礎(chǔ)上,如何在教學細節(jié)上出彩,彰現(xiàn)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
這兩點,正是我所缺憾的,希望大家共同商酌!盡獻智慧!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guān)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zhuǎn)載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章主題;
2、學習形神兼?zhèn)涞臓钗锸址?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英勇無畏的品格和敢于斗爭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三、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形神兼?zhèn)涞貭钗?/p>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古往今來,“垂楊”“臘梅”之類的植物歷來是文人墨客的筆下寵物,但現(xiàn)代作家郭沫若卻對石榴情有獨鐘,而且還賦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臟”的美譽。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節(jié)課我們來一睹石榴的風采。
二、導讀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感悟作者對石榴的贊美之情;
2、朗讀課文,按照“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層次。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讀文章2——6段,思考問題:
1、作者從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現(xiàn)石榴樹的“最可愛”?
2、通過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葉的特征?
3、作者為什么要詳寫石榴的花朵?
4、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寫石榴的果實?
(三)精讀課文,拓展能力
通過學習石榴的敢于同驕陽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啟發(fā)和感受,寫一寫并說一說。
三、板書設(shè)計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6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yīng),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本自然段中,一些詞語用得生動形象,如“瑪瑙般”、“一顆顆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這些詞單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學時,我出示實物,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石榴子兒,觀后交流感受。有學生說:“石榴子一頭紅,一頭白,這就叫‘紅白相間’”。有學生說:“它們一粒一?吭谝黄,就像玉米粒一樣,這就是‘緊偎’”。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石榴子兒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寶玉一樣,好看極了,這就是‘晶瑩透亮’”……接著,我將石榴子兒掰開,讓學生們一起分享。吃完后,問他們味道怎么樣?學生們紛紛舉手,有說酸酸的,有說酸中帶點甜,吃完還覺得清爽無比。通過觀察和品嘗,學生不僅理解了描寫石榴樣子、顏色和滋味的詞語,而且加深了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此基礎(chǔ)上的誦讀是比較成功的。
另外,本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學之后,在班級里開一個瓜果展示會,讓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紹一下自己所帶水果的.顏色、樣子和味道,并寫成一段話,真正做到讀寫結(jié)合。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7
《石榴》教學反思
《石榴》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設(shè)計教學過程時,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第四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一種水果。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運用圖文結(jié)合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通過精當?shù)奶釂枺寣W生讀讀悟悟,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學生自讀,指名讀等,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石榴的生長過程、特點和作者是怎樣具體寫石榴子的。
二、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然后告訴大家用上 “先、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三、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課件
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石榴果的生長過程和石榴熟透的樣子等圖片。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展現(xiàn)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chǎn)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guān)語句。
四、通過“看、嘗、品、讀”教學第四自然段并讓學生仿寫一種水果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采用“看、嘗、品、讀”的教學策略,先讓學生出示課前帶來的石榴,讓學生把石榴剝開后觀察石榴的樣子、顏色、再嘗嘗味道,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描寫石榴子的樣子、顏色、味道的,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朗讀。接著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的樣子、顏色、并親自嘗一嘗水果的味道,讓學生從水果的樣子、顏色、味道介紹水果,學生有了這親身的感受,結(jié)果大多學生寫出來的話都不錯。
但是,這節(jié)課留下了很多的遺憾:1、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tài)的可愛,但我沒有讓學生學說擬人句。2、調(diào)控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激勵性語言不夠,一節(jié)課下來,課堂氣氛不活躍。3、教學過程中,原來設(shè)計好的配樂朗讀環(huán)節(jié)給忘了。4、指導學生寫話還不夠到位。
《石榴》教學反思(互動課)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我讓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 “馳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語嗎?學生立刻想到“世界聞名”和“舉世聞名”。接著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家鄉(xiāng)棗莊的石榴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名氣?激起了學生閱讀下文的興趣。于是,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逐步了解了那里石榴樹枝、葉、花、果的特點,感受到了這里的石榴園馳名中外的原因。接著讓學生逐段朗讀,體會石榴園馳名中外的原因。
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結(jié)合插圖讀懂“抽出”“長出”“開出”“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春夏時節(jié),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眼前想象出現(xiàn)畫面。讓學生通過詞語“郁郁蔥蔥”“火紅”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葉子的蔥翠、茂盛,花兒開得特別多,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感受石榴樹的形態(tài)美、色彩美。同時通過描寫花朵的形狀“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既形象又生動,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讓學生朗讀,然后說說“熱鬧”是什么意思?石榴花會熱鬧嗎?這兒為什么用熱鬧?有的學生說:“因為第二段中寫到石榴花像小喇叭,在鼓著勁兒吹,所以說它熱鬧。”也有的說:“因為石榴花開得很茂盛,你一朵,我一多,它們好象在比美,所以說它熱鬧。”然后讓學生抓住“熱鬧”“好一陣”和“漸漸”朗讀體會,再次感受石榴花的美,懂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感受擬人手法帶來的“妙”。在學習石榴外皮時,學生能抓住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來了解石榴成熟的一般順序。學生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不僅體會到了石榴園豐收后的那份喜悅,而且也感受到了擬人手法的形象性。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復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diào)皮與歡樂,
《石榴》教學反思
《石榴》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課文筆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jié)果的順序描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難點是運用文章的寫作方法指導寫作。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在學習中,運用圖文結(jié)合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學生讀讀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shè)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繉懥四膸讉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shè)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讀,邊讀邊想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自悟,想象花和葉有什么特點,;第三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朗讀、想象等形式,使學生對石榴產(chǎn)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guān)語句。
二、感知中仿寫:
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詞,相機圖片出示相應(yīng)的顏色,問生能不能把其中的一種顏色換個位置,在學生理解了石榴的生長是有順序的所以不能換后,提示用上 “先是、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正如葉圣陶說得那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lǐng)受人家的經(jīng)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經(jīng)驗,吐露自己的心情。”而后,我引導學生以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讀中悟法。在指導讀寫結(jié)合方面,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在指導學生表示顏色的詞的同時,相機滲透小結(jié)了“果實成熟外皮顏色變化有序”的寫作方法。2、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說說蜜桔成熟過程中外皮顏色的變化及內(nèi)部形狀、味道。3、讓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方法說一說,然后仿照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能仿照這兩段寫蜜桔的成熟的整個過程。
但是,這堂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tài)的可愛,如課文第三節(jié)。因此,可以作為很好的例句,讓學生學會運用擬人句?捎捎跁r間關(guān)系,未能來得及指導。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石榴的,能依照課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順序?qū)懸环N果實的成熟過程及其特點。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學習按一定順序?qū)懸环N果實的成熟過程及其特點。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一種果實,并按一定順序?qū)懰某墒爝^程及特點。
四、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石榴、小卡片,觀察一種果實。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演示實物“石榴”,問:這是什么?
交流板書課題:石榴(簡單識記“榴”字)
2、談話,觀察石榴,什么樣兒的?什么顏色的?
你對石榴還有哪些了解?
二、初讀課文
1、拼拼讀讀記記課后生字,讀準一、二類字音。
2、初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檢測讀生字詞的情況。
逐一卡示,開火車認讀,相機正音。
讀準詞:甚至、喜訊、甜津津、郁郁蔥蔥、小喇叭、瑪瑙
4、再讀課文、思考。
石榴是怎樣成熟的?
課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5、指名接讀課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交流相機卡示:
、佟拔摇钡募亦l(xiāng)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诖禾旌拖奶欤駱涑槌鲂轮,長出綠葉,開出火紅的花。
、矍锾欤窆墒炝恕
、堋拔摇狈浅O矏凼窆。
再交流:石榴是怎樣成熟的呢?
交流相機板書: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
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到了成熟的過程?(2、3自然段)
我們先來學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上述問題。
2、交流:
相機學詞:棗(zao)莊
a:讀準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紅“棗”的“棗”,棗有核,所以下面有兩點。)
3、棗莊是個怎樣的地方?
交流相機學詞:馳(chi)名中外
a:讀準字音。
b:“馳名”有著名、有名、聞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聞名”。
4、指導讀。強調(diào)棗莊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5、過渡:石榴樹是怎樣抽枝、長葉、開花的呢?作者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讓我們看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圈劃出體現(xiàn)作者敘述順序的詞語。
2、指名讀,并交流圈劃情況。
、賹W習生詞:抽(chou)出
、谛〗Y(jié):作者敘述的順序是這樣的,石榴樹先是抽枝、接著長葉、然后開花。完成板書:抽枝→長葉→開花
石榴樹從抽枝到開花都在什么季節(jié)完成?
交流。相機板書:春、夏
、壑笇ёx1、2兩句話,體會作者的敘述順序。
3、石榴的枝條、葉子、花兒都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交流。相機圈劃有關(guān)詞語:新的、嫩綠、郁郁蔥蔥、火紅的
學詞:郁(yu)郁蔥蔥
a:讀誰字音。
b:理解意思:長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蔥蔥的
再次體會讀1、2句話,強調(diào)枝、葉、花的情狀和色彩。
4、師圈劃“越……越……”、“不久”、“掛滿”。這些詞說明了什么?(花多)。指導體會讀讀。
5、讀最后一句話,體會:在寫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長得啥樣?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學詞:小喇(la)叭(ba)
師談話: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卻能形象又細致地寫出它像小喇叭,說明作者觀察非常仔細。
指導體會讀讀最后一句話。
6、過渡:石榴果是怎樣成長成熟的呢,下節(jié)課再學。
7、齊讀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練習說話。
作者是按照這樣的敘述順序來寫石榴的成熟過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樹先________,接著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四、鞏固練習
1、齊讀生字詞小卡片。
2、指導書寫本課時所學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交流。
春天,石榴樹有什么變化?夏天呢?
2、齊讀1、2自然段。
3、過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樣長大成熟的呢?繼續(xù)學第三節(jié)。
二、細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交流。
出示卡片:熱鬧。
聯(lián)系上文,說說哪些句子說明熱鬧?
3、展示課件,細致觀察,石榴是怎樣長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外皮)
、僬n文中是怎么說的?用了哪些詞說明外皮的變化?
、谡故疚淖譄羝,交流。相機圈劃“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指導讀,體會石榴在逐漸長大、成熟,外皮發(fā)生變化的狀態(tài)。
③師:如果把這些表色彩的詞顛倒次序,行不行?再次體會到石榴是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的。
④圈劃“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討論:應(yīng)怎樣讀?讀出怎樣的語氣?(用較慢的語速讀,特別讀好“一天天”三個字。)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齊讀1――3句。
5、過渡: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呢?
、僬故菊n件:觀察、交流。(有的裂開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诹验_了嘴,笑破了肚皮哪個程度更深呢?書中用了哪個詞說明?學詞:甚至(shen zhi)
、蹠惺窃趺凑f的?交流:展示文字燈片,指導讀。(你覺得這些石榴可愛嗎?讀出來)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④師:不光是這兩只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都急切地想處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呢?讓我們看最后一句話。
、萦呈疚淖譄羝,輕聲讀。找找哪些詞說明了石榴急切地心情。交流。(急切地扒開、向外張望、報告……)
、迬煟哼@些石榴可愛嗎?指導讀好最后一句話。
6、總結(jié)談話,果實的成熟都是有一定過程的,在成熟過程中,或者外皮發(fā)生變化,或者殼發(fā)生變化,這都是有一定順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寫得這么好,是因為他觀察仔細的緣故。我們小朋友平時也要做到細致觀察,有順序地寫下來。
7、齊讀第三自然段。
8、過渡:石榴子兒又是怎樣的?味道怎樣呢?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只割開外皮的石榴,觀察:石榴子兒是什么樣的?
再出示瑪瑙,比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請先嘗一嘗,談?wù)勎兜溃?/p>
2、書中是怎么告訴我們的?指名讀。
3、學習生詞:瑪(ma)瑙(nao) 緊偎(wei) 嚼(jiao) 甜津津(jin)
4、讀詞:紅白相間、晶瑩透亮、清爽無比
由這些詞體會作者對石榴有一種怎樣的感情?(無比喜愛)
5、再次指導讀,讀出喜愛之情。
四、總結(jié)全文
1、總結(jié)。
2、齊讀全文。
五、鞏固練習
1、讀讀本課時所學生字詞。
2、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指導書寫。
甚:上緊下松。
露:上窄下寬。
扒、嚼、津:左窄右寬。
4、生描紅,仿影,練寫。
板書: 石榴
春天 葉
夏天 花
秋天 果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交流。
春天,石榴樹怎樣;夏天,秋天呢?
石榴子是什么樣的?味道怎樣?
2、齊聲感情讀全文。
二、指導仿課文第三自然段,寫一種果實的特點。
1、仿寫內(nèi)容:葡萄的成熟過程。
2、展示課件:葡萄。聯(lián)系實際,想想,葡萄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夏季)
a:觀察葡萄,練說:到了夏季,葡萄……
b:展示葡萄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外皮的變化。
青綠色→青中帶紫→越來越紫→全是紫紅了
練說:葡萄的外皮先是……,接著變成………,逐漸變得……,最后變成……。猶如熟透了的石榴,猶如……。
c:如果摘下粒來嘗嘗,是什么味道?(甜滋滋的)
3、練說成一段話。
a:自由說,同桌互說。
b:指名說,評議,相機指點。
c:再次自由說,指名說。
4、把它寫下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詞語、句子抄寫。
2、板書設(shè)計
春 抽枝、長葉
11、石榴 → 夏 開花
秋 結(jié)果 → 顏色
形狀
色彩(石榴子兒)
味道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9
——連云港外國語學校宋燕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尋找關(guān)鍵語句,能歸納說出石榴的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2.能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3.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品析、朗讀本文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4.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ㄟ^品味課文中描寫石榴枝干、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揣摩關(guān)鍵詞語和關(guān)鍵句子的深層含義、表達作用。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的追求。教學重點:1. 找出文中描寫石榴特征的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教學難點: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方法和手段:啟發(fā)式教學,多媒體課件,朗讀法。課前學習:1.利用工具書解決文中有疑問的字詞。 2.尋找石榴的圖片與資料,并與課文中的描寫加以對照。 3.收集前人贊譽各種花草樹木的詩文名句。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1.同學們,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鐘,或詠物抒懷,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你還記得或找到了哪些詩文名句?( 五月榴花照眼明 等)(交流課前收集的詩文名句)2、今天,讓我們一起到石榴的世界里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傾聽生命的歌唱吧。(板書課題)3、介紹石榴有關(guān)知識。出示有關(guān)的石榴圖片,使學生形象感知“石榴”。二、認識文體,明確目標。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的散文,請大家回憶我們對這類文章的學習過程,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應(yīng)該學什么,怎樣學。(回憶有關(guān)學習過程,歸納總結(jié)學習內(nèi)容和方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明確本課學習內(nèi)容:能歸納說出石榴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能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品味本文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學習方法:讀、賞、析。)三、整體感知、梳理結(jié)構(gòu)。1、朗讀課文,多媒體出示問題。(1)、閱讀本文后,說說作者對石榴態(tài)度如何?找出文中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2)、文中說石榴是最可愛的,你認為石榴可愛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找出相應(yīng)的段落,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 學生小組合作,從文中圈畫主要句子,討論、交流。)
( 明確:第一段中的“最可愛”一詞既是本段的核心,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作者用石榴和其他樹木作對比,只用幾句話就點明了自己對石榴的態(tài)度;展現(xiàn)石榴的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文章的思路: (1)、課文9節(jié),可分為三個部分㈠(1)點明石榴的可愛㈡(2-6)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征。㈢(7-9)抒發(fā)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2)、作者按 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結(jié)構(gòu)全文。)四、合作交流,品味朗讀 1、第二部分具體描寫了石榴的特征,語言生動形象,你最喜歡哪些語句?并說一下自己的理由。(小組討論)示例:“你看,它逐漸翻紅,……,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用“紅瑪瑙琢成……花瓶兒”比喻石榴花前期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勻稱地整裂為四個厚實花瓣的成長過程,用“精巧地插上了花”的“花瓶兒”比喻后期的形狀。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石榴花開放成長過程中形態(tài)色彩的變化,巧妙地贊美了它的形態(tài)美和靈秀美,使讀者由衷的產(chǎn)生喜愛和贊美石榴花的感情。2.明確方法:讀了示例,注意斜體字,說說品味語言應(yīng)從哪里入手?(明確:修辭手法及其效果,語句所蘊含的感情等)2、就你所喜歡的語句或文段,有感情的朗讀。注意語調(diào)和感情的把握。(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作者感情)。(學生:朗讀,評價)3、 寫物是為了言志,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外在和內(nèi)在特點理解文章所言的“志”。(明確文章所寫石榴的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并理解作者的感情。)五、,解讀探究,深化情感1、你怎樣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臟嗎”一句2、文章最后贊美夏天,有人說石榴是本文贊美的主體,贊美夏天是否沖談了主題了呢?六、寫作評價,拓展延伸1.設(shè)疑:假如要你以“竹”為題,寫一詠物寓理的話,你會怎樣寫?(學生各抒已見)2.對照課文的寫法,評價以下一篇小作。(“竹子常年青綠,圓柱形的,中間空的,葉片扁平,有平行脈。屋前屋后,只要有一點點的水份,都能茁壯的成長。開始是尖尖的芽筍,繼而成了青嫩的小竹苗,成了高大的隨風搖曳的毛竹。風來了,它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南,又一會兒向北。因為太長了,所以只能聽任風的擺布?吹矫,我就會想到那些在艱苦的條件下仍能茁壯成長,不畏嚴寒,努力向上的人們,他們是英勇的人,是精英!保ㄒ龑W生評價,再次明確托物言志所寫物的形與神的結(jié)合,“物”與“志”的一致,以及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六、【知識連接】 《 楓葉禮贊》課后作業(yè):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語句并背誦。2.學習本文的寫法,任選一種花草樹木寫一篇小作文。板書設(shè)計物:形態(tài)美(外) 精神美(內(nèi)) 志:美好情操 民族氣節(jié) 必勝信念 語言:(修辭效果 情感 用詞準確等) 教學后記:充分挖掘了教材這一資源,利用文中描寫有關(guān)石榴花、石榴果的優(yōu)美語句,讓學生在賞析中感到石榴花開得旺盛,石榴果實的活潑可愛的形象特征。并通過介紹作者背景,來突破學生了解作者在這篇文章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這個重、難點。效果不錯!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0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詞,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寫植物特點的方法。
2、能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3、激發(fā)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4、試仿說仿寫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文中優(yōu)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shè)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花 火紅 多 小喇叭
果 笑 扒
子。ㄉ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ㄎ叮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讀——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驗收一下吧。(指名讀、齊讀)
石榴 棗莊 咧開 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開
喜訊 甜津津 急切 活潑
張望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3、課文中的短語你能讀好嗎?(出示短語)(指名領(lǐng)讀)
郁郁蔥蔥的綠葉 火紅的石榴花
活潑的小喇叭 熟透了的石榴
笑得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鞏固課文的生字詞。
師:同學們生字記住了,詞語又讀得這么好,肯定是多讀了書的結(jié)果。下面請大家看看石榴的幾幅圖片,指出它的葉、花、果,再閉上眼睛想一想石榴的葉、花、果是什么樣子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對石榴先有個印象,再來學課文,將更深刻。
4、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棗莊,讓我們一起去石榴園看看吧!
二、精讀訓練
1、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來寫葉、花、果的。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逐步了解石榴的葉、花、果的特點。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樹的葉子。(師:葉子怎么樣?你是從哪讀到的,請你來讀一讀,齊讀)
板書:葉 嫩綠 郁郁蔥蔥
4、看到石榴樹的花。
。1) 你看到了怎么樣的石榴花?
生回答(火紅的石榴花 石榴花開得多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板書:花)
(2)師出示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指名交流:a你覺得火紅的石榴花怎么樣(顏色美);(板書:火紅)
b花開得多、開得盛,誰也看到了這么多的石榴花?(板書:多)你能給大家來讀一讀嗎?
c我們從“鼓著勁兒”可看出石榴花開得怎么樣?(花開得生機勃勃)你能讀出這股勁兒嗎?
。ㄖ该x、齊讀)(板書:小喇叭)
。4)指導朗讀,我們再次把這段話來讀一讀,讀出花開得多,開得盛。
5、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熱鬧”是什么意思,石榴花會熱鬧嗎?這兒為什么用熱鬧?生交流
過度:于是我們在石榴園里見到了一個個石榴
。1)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指名讀這句句子,其他同學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或詞
先是、逐漸、最后
。3)出示: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請你來排一排:先是 逐漸 最后 。
設(shè)計意圖:我采用了讓學生排列的方法,加深了解這種變化,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的仔細。
。4)可不可以把這幾個詞語調(diào)換一下順序?(不可以,為什么)
你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用詞多準確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長順序。
。ǔ鍪荆鹤屑氂^察、按照順序)
。5)指名讀,讀出先后的順序
(6)石榴在一天天成熟,到后來變得怎么樣了呢?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b、請大聲地讀一讀,體會一下,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娃娃?
。ǹ蓯郏┬Γㄟ珠_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開、張望、報告(它們會對果農(nóng)說些什么?)同時展示圖片。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結(jié)合觀察課件上的插圖,加深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
c、他們?yōu)槭裁葱Π。繛槭裁催@么高興(開心)啊?為什么這么急?(板書:高興地笑)
d、作者怎么會把這些石榴娃娃寫得這么可愛呀?(喜歡石榴)
e、你看,作者喜歡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當成了人來寫了。讓我們也帶著這股高興的勁兒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當成了人來寫,寫得多可愛啊,多有趣啊!現(xiàn)在,讓我們把小動物也當成人來寫,你也能寫幾句這么有趣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花叢中的小蝴蝶開心地揮舞著翅膀,招呼著同伴去參加歌舞會。樹上的小鳥( )。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學寫擬人句,練習后加深印象。
6、石榴娃娃是那么調(diào)皮可愛,這時你摘下一個,剝開外皮,你會看到些什么呢?
(1)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指名讀,把你看到的來說一說?
樣子、色彩美: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緊偎是什么意思?一粒一?吭谝黄,就像玉米粒一樣)(板書: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請大家來讀一讀,讀出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的美)
(3)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書:酸溜溜 甜津津)
。ㄕl也讀到了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請你來讀一讀。)
。4)齊讀
。5)下面請大家拿出準備的石榴,來看一看,嘗一嘗吧。
設(shè)計意圖:以實物來體驗,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
三、總結(jié):
石榴不僅葉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兒也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愛、美的特點,按照順序把《石榴》這篇課文寫得多生動啊。我們在寫一樣事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物事物的特點。
四、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行結(jié)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請你任意選擇兩題完成。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下來。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能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感。
。2)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一畫,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3)找一找你身邊美的事物,試著用幾句話寫寫它的美。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1
目標預設(shè):
1.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通過觀察實物、圖文結(jié)合、投入朗讀,使學生了解石榴果實的特點。
2.通過借鑒模仿,初步懂得描寫水果的一般方法。
3.通過實際操作觀察,使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鼓勵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并能主動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朗讀,了解石榴果實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描寫水果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石榴課件(幻燈片)、學生自備一個石榴和另一種水果。
課程實施: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石榴》。
2.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的家鄉(xiāng)在哪里?那里有?
作者生在棗莊,他為家鄉(xiāng)有這樣一片石榴園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二.精讀
1.你瞧,(圖)這些石榴花多么鮮艷,多么惹人喜愛呀!開花便要結(jié)果了吧?誰來讀讀第三小節(jié)?(文)(指名讀§3)
2.這一小節(jié)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石榴果實的?(板:果實)輕聲讀讀§3,然后學習小組一起討論(板:顏色樣子)
3.①不動筆墨不讀書。石榴的顏色有什么變化?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這些變化順序呢?就請大家用不同的符號作上標記。(文:表示石榴顏色變化的詞用畫出;表現(xiàn)這些變化順序的詞用小圓圈圈出。)
②書上的記號就是你們思考的過程,學生匯報。(文: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對照自己的石榴,說說它是什么顏色。(文:先、逐漸、最后)這些詞準確地寫出了石榴從結(jié)果到成熟的顏色變化。
4.石榴成熟了。(圖)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用自己的話說說)
5.成熟的石榴真可愛!書上又是怎么寫的?(文)自己讀讀。作者非常喜歡石榴,把它當作人來寫了,誰來讀讀這些句子?
6.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些可愛的石榴娃娃,咧開嘴是什么樣兒的?做個表情。你們可真快樂!你們在說些什么呀?
7.瞧,(圖)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紅黃相間,它們在開懷大笑呢,看到這么快樂的石榴,我們也高興起來了。就讓我們高興地讀這一小節(jié)。自己練練。你們的表情告訴老師你們很快樂,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jié)。
三.精讀
1.長得這么惹人喜愛的石榴里面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
2.拿出你們的石榴,把它剝開,
、偈褡觾菏鞘裁礃拥,用自己的話說說。(引導學生從形狀、顏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說說。)
、谑褡觾洪L得這么漂亮,看得我們真眼饞,趕快嘗嘗味道吧。
對照實物,如:
A.這些石榴子兒熟透了,通紅通紅的,像什么呢?見過瑪瑙嗎?實物演示,這就是瑪瑙。
B.這些石榴子兒還不太熟,它們像什么?透明的,就像水晶,閃閃發(fā)光。黃老師頭上的發(fā)卡就有幾顆水晶,它們很小,石榴子兒就像是大水晶,非常珍貴也非常漂亮。
C.石榴子兒一個挨著一個,靠得緊緊的,就像親密無比的一家人
D.越紅的.石榴子兒越甜。
E.不規(guī)則的形狀,有點像玉米粒。
3.多么可愛的石榴呀,課文里又是怎么寫的呢?§4(文),輕聲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這小節(jié)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石榴子兒的?(板:子兒顏色味道)
4.你覺得§4中哪些詞用得特別好?用浪線劃出來,并且練習讀好它。(瑪瑙般、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5.石榴不僅長得美,味道也美。我們禁不住想要贊美它了。不如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愛之情吧!試試帶著贊美的語氣讀這一小節(jié)。自己練習,然后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指名讀。齊讀。
6.(圖)結(jié)合板書:作者按石榴生長的順序,寫了石榴果實的生長變化,還特別認真觀察了果實的顏色變化與外形特點。我們看得出來,作者非常喜歡石榴,因為石榴不僅外表美,內(nèi)在也美。
四.拓展分享
1.今天,同學們還帶來了很多水果。談話:
、倌銕Я耸裁此克鞘裁搭伾,形狀、大小怎樣?
、谶@些水果可真誘人啊,快嘗嘗它的味道。談話: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蘋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剛才說過的話連起來說嗎?這個句子能幫助你們:
。ㄎ模簞冮_的外皮,只見,輕輕咬上一口。)
(說說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個同學說完,請大家猜猜他說的是什么水果。
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荔枝、水蜜桃、楊梅等等。你還喜歡什么水果呢?喜歡它的什么?試試用上這個句子說一說。(指導學生從營養(yǎng)、方便、長相誘人,口感酥軟、嫩滑等方面說。)
2.大家說得真不錯,看來寫一種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顏色和味道的特點,就能寫好。課后大家可以練一練。
3.接下來就讓我們和老師們一起分享美味誘人的水果吧!
4.大家很會吃,真不愧是小小美食家;但老師更希望你們是小小學問家,不僅會吃,更加會學。課后不妨找些和水果有關(guān)的文章來讀讀,讓自己變得更有學問。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2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學語文《石榴》。
【說教材】
《石榴》這篇文章按時間的推移,描寫了家鄉(xiāng)石榴的生長過程和各階段的特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郁郁蔥蔥的石榴樹,美麗的石榴花,酸甜可愛的石榴果,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家鄉(xiāng)之情。
這一課是在二年級第一學期讀課文圈劃詞句的單元中,這一單元的學習主要讓學生初步學習圈劃詞句,養(yǎng)成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教材要求學生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用直線劃出描寫石榴花的句子,圈出描寫石榴果皮顏色的詞語,在圈劃中積極動腦,認真思考、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說學情】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千個左右的生字,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識字能力,能運用工具書、生字卡片等自學字詞,而且也基本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字詞的教學上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對一些容易讀錯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適當?shù)狞c撥。在閱讀教學上,學生基本能做到讀準字音,讀通順,如要讀出語氣還需要教師多指導。而圈劃詞句是本單元的重點,學生初步接觸,對那些學困生來說尤其難,教師應(yīng)多關(guān)注。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規(guī)定的目標和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詳見教學設(shè)計。目標一在于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落實。認識本課10個生字,正確書寫5個生字,積累詞語并選擇造句。目標二,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在朗讀課文時強調(diào)讀正確,讀通順,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學生從本單元開始接觸按要求劃詞句,本課既要劃出描寫石榴花的句子,又要圈出描寫石榴果皮顏色的詞語,內(nèi)容較多,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圈劃完整,不要遺漏,如有差錯,及時糾正。目標三,是通過感情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喜愛家鄉(xiāng)的石榴,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感情。
【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本單元的目標,結(jié)合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興趣,自主識字
“識寫分流,大量識字”是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千個左右的漢字,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因此,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利用工具書、生字卡片等自學生字。在課上,針對孩子好勝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等特點,采用挑戰(zhàn)自我、識字金點子、精彩詞句大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主動識字。教師對一些容易讀錯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適當?shù)狞c撥。學生學得愉快、扎實。
二、邊讀邊思,逐步感悟
進入二年級后,教學的重點應(yīng)逐步從識字向閱讀過渡。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有較充分的時間讀書,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自由讀、同桌互讀、挑戰(zhàn)讀、師生合作讀、齊讀等,讀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從讀準字音,讀通順,讀出感情到表演讀。在反復的朗讀中強調(diào)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體驗,養(yǎng)成邊讀邊思、邊讀邊圈劃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走進語言、積累語感。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習表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應(yīng)注重學生的參與、實踐。在語文教學中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說自己想說的話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我在課堂上努力營造一個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結(jié)合本課教材特點,我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看圖說說秋天的果園,介紹自己所了解的石榴;在學習了石榴的果實后學做水果推銷員,啟發(fā)學生思考、想像,把話說完整、說清楚。逐步引導學生在說話練習中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3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81
一、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詞,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寫植物特點的方法。
2、能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3、激發(fā)學生對石榴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
4、試仿說仿寫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優(yōu)美語句,知道作者介紹石榴的順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板書設(shè)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郁郁蔥蔥
可 愛 花 火紅 小喇叭
美 果 高興地笑
(子) 色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讀——:
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驗收一下吧。
齊讀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課文中的短語你能讀好嗎?(出示短語)
郁郁蔥蔥的綠葉 火紅的石榴花
笑得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指名領(lǐng)讀。
評價:同學們生字記住了,詞語又讀得這么好,肯定是多讀了書的結(jié)果。
4、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棗莊,讓我們一起去石榴園看看吧!
二、精讀訓練
1、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樹的葉子。
板書:葉
葉子怎么樣?你是從哪讀到的?
。ò鍟耗劬G 郁郁蔥蔥)請你來讀一讀。齊讀。
4、看到石榴樹的花。(體會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樣的石榴花?
火紅的石榴花
石榴花開得多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愛(活潑)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花顏色美:火紅(板書:火紅)
*老師聽出來了,你看到了火紅的石榴花,你覺得火紅的石榴花怎么樣?
b、花開得多、開得盛:一朵朵、密、盛、越開越……滿、不久
。l也看到了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給大家來讀一讀嗎?
c、花開得生機勃勃(鼓足了勁兒)你能讀出這股勁兒嗎?
花的形狀像小喇叭(板書:小喇叭)
。4)指導朗讀,讀出花開得多,開得盛。齊讀。
5、體會石榴果的可愛(在石榴園里,你還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2)讀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字或詞
先是、逐漸、最后
(3)劃出橫線: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ǔ鍪緢D片)請你來排一排:先是 逐漸 最后 。
(4)可不可以把這幾個詞語調(diào)換一下順序?(不可以,為什么)
你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用詞多準確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長順序。
。ㄏ群蟪鍪拘】ㄆ鹤屑氂^察、按照順序)
。5)指名讀,讀出先后的順序
。6)你還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b、大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石榴娃娃?
。ǹ蓯郏┬、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開、張望、報告
c、他們?yōu)槭裁葱Π?為什么這么高興(開心)。繛槭裁催@么急?
(板書:高興地笑)
d、作者怎么會把這些石榴娃娃寫得這么可愛呀?(喜歡石榴)
e、你看,作者喜歡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當成了人來寫了。讓我們也帶著這股高興的勁兒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當成了人來寫,寫得多可愛啊,多有趣!
現(xiàn)在,讓我們把小動物也當成人來寫,你也能寫幾句這么有趣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花叢中的小蝴蝶開心地揮舞著翅膀,招呼著同伴去參加歌舞會。
天空中的小鳥( )。(8)再次齊讀第三自然段
6、體會石榴子的可愛、美
。1)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樣子、色彩美(出示紅白相間的子兒理解):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ò鍟杭t白相間,晶瑩透亮)
。ㄕ埬銇碜x一讀,讀出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書:酸溜溜 甜津津)
。ㄕl也讀到了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請你來讀一讀。)
。3)齊讀
三、總結(jié):
石榴不僅葉子_(可愛)、花_、果_,里面的子兒也_,(板書:可愛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愛、美的特點,按照順序(指卡片)把《石榴》這篇課文寫得多生動啊。我們在寫一樣事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物事物的特點。(出示:抓住特點)
四、石榴園參觀完了,在回來的路上,老師給你們說一件有趣的事吧。
上個星期五我去買了一只石榴準備嘗嘗,下班后,我去候車亭等車,看見一個小妹妹正在哭鼻子呢!原來,她的媽媽去華聯(lián)里換一樣東西,叫她等在這兒,可現(xiàn)在還沒有回來,所以小妹妹急得哭起來了。同學們,你們覺得老師會怎么說。
。ㄐ∶妹,不要哭了,這個石榴給你吃。)
師:是啊,我也是這么說的,她馬上不哭了,看了看石榴說:“這是什么東西?好吃嗎?”
這下,你覺得老師又該怎么說呢?
(指名說說石榴的子兒:小妹妹,這個石榴可好吃了,……)
你知道嗎?那天我?guī)缀跏谴抵谏诨丶业,心里真是開心無比。
你知道開心無比是什么意思?(非常開心)那課文里的“清爽無比”呢?
f、你最喜歡哪種水果?如果當時你手里有一只( ),你會對小妹妹說些什么?
指名說話練習(多選幾名學生,說說不同的水果)
五、同學們,今天的棗莊之行結(jié)束了,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老師今天在作業(yè)超市里列出了以下的作業(yè),請你任意選擇兩題完成。
(1)配樂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下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一畫,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找一找你身邊美的事物,試著用幾句話寫寫它的美。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guān)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zhuǎn)載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4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什么水果呢?
2.山東棗莊人最喜歡吃的水果是石榴。(提示看實物石榴)瞧,多可愛的石榴呀!今天,老師就要帶同學們一起學習第十六課——石榴。(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榴”本來念第二聲,比如有一種水果叫榴蓮;在“石榴”這個詞中,“榴”念輕聲。
二、復習詞語
1.認讀生字詞。
馳名中外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咧開了嘴 瑪瑙般的子兒
酸溜溜 甜津津 郁郁蔥蔥 晶瑩透亮 火紅的石榴花
2、讀長句。
a.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b.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三、學習課文
。ㄒ唬┑谝蛔匀欢
1.同學們,棗莊的石榴園名氣可大啦!課文中哪個詞說明棗莊的石榴園在世界上名氣很大?(馳名中外)
“馳名中外”能不能換個詞說說?(聞名中外、舉世聞名、聞名遐邇、遠近聞名)
這么多的詞語都是“馳名中外”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
2.家鄉(xiāng)的石榴園這么有名,作者一定會覺得非常(自豪、驕傲),F(xiàn)在,請你把自己當成一名棗莊人,用自豪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二)第二自然段
1、學習枝葉部分
1)、過渡:隨著寒氣的退盡,溫暖的春天如約而至,萬物復蘇,石榴樹也長出了枝葉。課文描寫枝葉的只有一句話,趕快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嗎?
2)、指名讀。
3)、作者用了哪兩個動詞寫了枝和葉的生長?(抽出 長出)用得多好啊,這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抽枝長葉”。
4)、作者多會用詞。∥覀円瞾砟7轮靡挥。
出示課件:春天來了,橘子樹( )。
5)、朗讀——多簡單啊!謝謝作者教會了我們,我們再來讀一讀書上的這一句話。
2、學習花的部分
1)、過渡:春天過去了,夏天來了,郁郁蔥蔥的綠葉中,要開出——(花來
了)。
2)、請小朋友讀讀第二自然段中寫花的句子。(生讀)讀完后,看看有幾句?
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作者可是很有講究的。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每一句都講了花的什么?
3)指名讀第一句,說說寫了花的什么?——生說,師板書:顏色。從哪個
詞可以看出?(火紅)
看圖,指導朗讀(瞧,這就是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紅得那樣鮮艷,紅得那樣美麗,誰來讀?)
4)、指名讀第二句——師:越開越密,越開越盛,還掛滿枝頭,可見,花兒
非常——(多)
板書:數(shù)量多
哪幾個字或詞特別可以看出花的數(shù)量多的?(密、盛、掛滿)
指導朗讀(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讀出花的多嗎?)
師:花開得真多,除了這一小節(jié)的直接描寫外,其實課文第三自然段中也有一個詞寫出了石榴花開得十分旺盛,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你能找到這個詞嗎?(熱鬧)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要經(jīng)常聯(lián)系上下文。
指導朗讀。你能把石榴花的美麗和熱鬧勁讀出來嗎?
5)、指名讀第三句——師:這是一個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這是寫了石榴花的(形狀)。——指導朗讀(多可愛的石榴花呀,還鼓著勁兒在吹呢,誰能讀出它形狀上的可愛。)
6)、作者分別從顏色、數(shù)量、形狀三方面把石榴花寫美了。我們再一起來讀這句話,品味一下石榴花的美,好嗎?(生朗讀)
7)、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也都很聰明,能不能看著圖,也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橘子花。
。ㄈ⿲W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春天,石榴抽枝長葉,夏天,石榴開花,接下去要——結(jié)果了。從結(jié)果到成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就寫了石榴成熟的過程。
2、學習第一句。
先請小朋友讀讀第一句。(生自讀)這句話很有趣,它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接著(上面一段的),第二部分才是接下面一段的。這種句子就是過渡句,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平時寫作文,在換段的時候,也可以用過渡句,讓文章前后連接更自然。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
3、師引:石榴一天天——,一天天——。課文接下來就從兩個方面寫了石榴成熟的過程。
4、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們可以根據(jù)什么判斷石榴成熟了呢?
a.顏色
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生自讀,思考: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哪一部分的變化寫了它的成熟過程?
指名回答。板書:顏色
你能找到寫外皮顏色的詞嗎?(指名回答)
師:你們看老師能不能把“黃中帶紅”和“青綠色”換個位置呢?(不能)為什么?(因為植物的生長是有順序的,說明作者寫文章之前是經(jīng)過認真細致的觀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這也說明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那作者是用了哪些表示順序的詞把它們連接起來的?(先是、逐漸、最后)你還知道哪些表示順序的詞?
。ń又、然后、再……)
師:這幾個詞語寫出了石榴顏色變化的過程。作者正是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推敲,才把文章寫得如此生動,用詞如此準確,這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再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b.果皮裂開
5、師:此時的石榴如果沒有摘下來,它就會繼續(xù)成熟,成了熟透了的石榴。老師告訴你們,熟透了的石榴與熟透的蘋果、橘子等不一樣,它那厚厚的外皮會——裂開來課文是怎么寫裂開的石榴的,找出句子讀一讀。
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
指名讀。
師:瞧,作者把石榴裂了寫作是石榴在——笑
裂得小一點,那就是笑得——(咧開了嘴)
裂得大一點,那就是笑破了——(肚皮)
作者把石榴當作誰來寫了?可見作者一定很——喜歡石榴。
指導讀。(誰來讀一讀,讀出石榴的可愛,讀出作者的喜歡)
7、課文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嗎?誰能讀給大家聽一聽。(出示: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師:這也是——擬人句,
作者用了哪些詞把石榴當人寫?
急切——這是人才有的情感
扒開、張望、報告(想像是怎么報告的)——人的動作
在寫動植物或其他事物時,用上了人特有的情感或動作,這樣的句子就是擬人句。
這些石榴非常高興,他們在向人們報告著什么喜訊呢?如果你是這個石榴,你會說些什么?
指導朗讀:
你們覺得這些石榴娃娃怎么樣?可愛嗎?那就趕緊讀一讀,讀出它的可愛來。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讀書時,臉上笑瞇瞇地,看來都很喜歡石榴娃娃,再來讀讀課文第三段好不好?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看,老師這里帶來了一個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剝開,你們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書:看)
1、你看到了什么? (石榴子兒) 那么書上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呢?請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石榴子兒的句子。
2、師相機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生齊讀。
這是從哪個方面來寫了石榴子兒的?(顏色)
3、這么美的石榴子兒,想吃嗎?請兩個同學上來嘗一嘗。并說一說是什么味道的。
(1)作者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味道的?請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誰來說說石榴子兒是什么味道的?( 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覺怎樣?(板書:感覺) ( 清爽無比) 清爽無比又是什么感覺?(涼快、口感好) 你們喜歡吃嗎?誰能美美的讀讀這句話?
(4) 作者通過顏色、味道等寫了石榴的果肉,讓我們再來品嘗一次石榴吧!把好的詞語記在心間。(引讀讀第四自然段: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
四、小結(jié)寫法,讀寫結(jié)合。
1、師小結(jié)寫法:作者寫石榴子兒時,先觀察它的形狀和顏色,再品嘗它的味道,最后寫自己的感覺。我們學著作者的方法一起來說說橘子,好嗎?
2、模擬練習。
這時,你摘下一個橘子,剝開外皮,(讓學生聞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只見(月牙般)的橘子瓤(緊緊抱在一起)。取一瓤放入口中,(輕輕一咬),(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溢滿舌尖),頓時(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3、把課上所有寫橘子的話連起來,就是一篇寫橘子的文章了。
五、總結(jié)全文
1、講述我在超市遇到的一件事情:星期天,我到超市去買石榴,出來時看見一個小女孩在哭。我了解情況后從袋里拿出一個石榴給她,請她吃。小女孩看著這石榴,睜大了眼睛說:“這硬硬的東西能吃嗎?”
2、學生猜猜:徐老師會怎么回答?
3、這一天老師很高興,請同學再說說老師為什么高興?(品德教育)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yīng)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我通過引導學生、圖文結(jié)合、投入朗讀、借鑒仿說和分享美味等途徑,使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按照什么順序?qū)懯,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以及特點。
3.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二)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學寫。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知道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指導用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教師:石榴 桔子 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人一個桔子。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5
這篇課文文筆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石榴的生長過程(即: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來描寫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同時我認為也表達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此文結(jié)構(gòu)明朗,詳寫了石榴的花和果(就這兩者而言,果更為突出。)故在教學中重點應(yīng)把握這兩點展開。
第二自然段寫了枝條、嫩葉和石榴花,重點寫出了花。分別寫了花的色:“火紅”;花的多:“越開越密”、“越開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寫出了石榴的活潑、美麗,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石榴的美。從學生角度看,此節(jié)“抽出”一詞學生可能提出疑問,或不易理解,教師要做好準備:讓學生比較句子來揣測其用詞的妙處。舉例如下:
春天來了,石榴樹長出了新的枝條。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
讓學生在不斷的品思中領(lǐng)悟其用詞的準確生動。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學生不能深入理解。
第三、四自然段它的果實——石榴。主要寫了它的兩個方面:
一、課文的第三節(jié),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及它的外形。它的生長過程是:結(jié)出小石榴——天天成熟——熟透了;它的外形(隨著生長過程而變化):青綠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一半兒紅,一半兒黃。對熟透了的石榴描寫特生動: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此段寫出了石榴成熟的歡喜,同時也是作者及農(nóng)民伯伯內(nèi)心的喜悅!此外此段也突出了石榴所特有的特征:即成熟后易破皮!
二、 課文第四節(jié),寫石榴子粒的形態(tài)和它滋味。此段學生易于掌握。但有一詞“瑪瑙”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我們可以找相關(guān)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另有一重要訓練項目——讓學生仿寫。我自己認為,可以選擇桔子(我之所以選擇是因為桔子吃的過程與石榴的步驟有點相近。當然也可以用其它水果來寫,但考慮到本班的學生實際,還是簡單一些好操作些,過難了反而達不到訓練目的。)為主要寫作對象,讓學生在課上親自照著課文的步驟試一試,這樣學生當場親自投入其中,寫起來也不會空穴來風。
總體教學思路:
本課重點寫了石榴的花和果,組織教學時,抓住這兩點展。
顏色 成熟的過程及外形
形狀 石榴子粒的形態(tài)及它的滋味
課外設(shè)想:
本文有點像我們小時候?qū)W過的《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我感覺也是寫植物的范文,根據(jù)本地實際情況,故有打算課后指導學生寫《故鄉(xiāng)的銀杏樹》。
地點、特產(chǎn) 我的家鄉(xiāng)在棗莊,這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 略寫 抽枝長葉 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略寫 開花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次詳 結(jié)果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詳寫果實的成長過程和姿態(tài)。 品嘗 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次詳
花形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在吹呢。 果態(tài)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子狀 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6
邱孔龍 作于 2006年1月3日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生動形象、準確凝練的語言。
2.學習根據(jù)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生動形象、準確凝練的語言。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shè)計思路
學習本文應(yīng)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美語句,進而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
提到郭沫若,我們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學過的《天上的街市》(可集體誦讀)。郭沫若詩寫得好,特別是現(xiàn)代詩。他的散文也相當優(yōu)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書課題及作者。)
2.介紹作者。
(1)學生根據(jù)初一所學知識及自己的積累介紹作者。
(2)明確(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速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1.讓學生推薦小組內(nèi)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讀課文,畫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詞及自己以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內(nèi)容的角度將課文劃分為三部分。
(提示:喜愛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3.課文第三部分具體描寫石榴特征,語言生動形象、準確凝練,你最喜歡哪些語句?說一下自己的理由。
4.寫物是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幾個語句來分析嗎?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爭妍斗艷 奇 崛 枯 瘠 陸 離
盎 然 忍俊不禁 豐 腴 潛 能
明確:(指定幾名同學解釋、注音,讓其他同學糾正。好的句子只要學生能說出一點即可給予肯定。)
2.按描述內(nèi)容的角度將課文劃分為三部分。
明確:(喜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點明石榴可愛。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寫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發(fā)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3.課文第三部分具體描寫石榴特征,語言生動形象、準確凝練,你最喜歡哪些語句?說一下自己的理由。
明確:(只要學生答出一點即可給予肯定。)
(運用了比喻、擬人、反問、對偶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如:第六段中“它會笑你呢”,既生動活潑極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與“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相照應(yīng)。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問,或突現(xiàn)石榴是夏天的心臟,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強調(diào)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讀者生疑,或極言石榴果實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贊譽之情。)
4.寫物是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幾個語句來分析嗎?
明確:(抓住重點語句理解中心。)
(本文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情操,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于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色的花”說的是作者最喜愛石榴的花,因為它既有形態(tài)關(guān)——那深紅的顏色鮮艷動人,又有精神美——面對驕陽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爭。“夏天是整個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身心解脫盡重重的束縛”這里從宇宙和人的發(fā)展的角度來稱頌夏天,實際上是把夏天象征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熱情和勃發(fā)的生命。而石榴樹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數(shù)開花的樹中“最可愛的一種”。把石榴花視為“夏季的心臟”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研讀賞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4。)
①全段是由哪個詞領(lǐng)起?
②作者為什么說“最可愛的是它的花”?
、勰阍鯓永斫狻澳强刹皇窍募镜男呐K嗎”一句?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①由“最可愛”領(lǐng)起。②因為它的花不但形態(tài)美,而且還具有敢于同驕陽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③在各種花面對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爭妍斗艷”之時。石榴花卻以它的形態(tài)色澤美和精神美獨領(lǐng)風騷成為夏天的中心。)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yīng)給予肯定。)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shè)計》中的“積累運用”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新課標作業(yè)設(shè)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教師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石榴的圖片,給學生直觀感受,并介紹有關(guān)資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有針狀枝,葉對生,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無毛。夏季開花,花有結(jié)實花和不結(jié)實花兩種,常呈橙紅色,亦有黃色或白色。
2.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人。著有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豐,1957年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三、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齊瀆有機結(jié)合。
四、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作者按愛石榴———畫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結(jié)構(gòu)全文。課文共有9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點明石榴的可愛。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發(fā)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思考:
1.文章第二部分怎樣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征?
2.學生小組合作,從文中圈畫主要句子,討論、交流。
明確:這一部分按照由枝葉到花朵到:果實的順序來描寫石榴,與此同時也寫出了夏華秋實的變化,充分展現(xiàn)石榴的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
板書:
石榴枝干和葉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態(tài)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長演變的過程。4段)
單瓣花成長演變的過程。(5段)
描繪石榴果成熟時的情態(tài)(第6段)
六、品味語言,理解關(guān)鍵句子
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加以評點或提出問題,全班討論解決。
1、理解文章關(guān)鍵句子。
例如(1).“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于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色的花”。(作者最喜愛石榴的花,因為它既有形態(tài)美,又有精神美——面對驕陽的直射毫不避讓,敢于抗爭。由此引出對單瓣和雙瓣花的贊嘆,并把它視為“夏季的心臟!)
。2).“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銹彩它都是具備著的!(作者把銹跡斑斑與殷、周時的青銅器聯(lián)系起來,用以比喻石榴果實表皮的斑紋,這是文學家兼考古學家特具的形象思維。)
2、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
比喻、擬人、反問、對偶等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
如:(1)“你看它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整裂為四瓣,任你用怎樣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瑙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這里連續(xù)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石榴花開放成長過程中形態(tài)色彩的變化,巧妙地贊譽了它的形態(tài)美和靈秀美,使讀者由衷地產(chǎn)生喜愛和贊美石榴花的感情;
。2)第六段首句反問以后,緊接著說“它會笑你呢”,這是用擬人手法,既生動活潑極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與“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前后照應(yīng)。第三段末尾、第六段首尾都用了反問,或突現(xiàn)石榴是夏天的中心,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的重要地位,或強調(diào)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罍,促讀者生疑,或極言石榴果實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贊譽之情。第二段,描寫石榴的枝于和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這里用對偶,從正反兩個方面充分肯定石榴枝干和葉片的鮮明特征,整齊的句式,易讀利記,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遷移訓練
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選定一些事物),寫一段詠物寓理的話。
[示例]壁燈: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發(fā)光。
浪花:
信鴿:
松柏:
螺絲釘:
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寫出的話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統(tǒng)一。
八、小結(jié)
文章用準確凝練、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石榴的外在點和內(nèi)在品格,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情操,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九、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第二至六段。
2、選用隨堂練習。
板書設(shè)計
一、愛 頌揚民族情操
二、畫 石 榴 謳歌民族氣節(jié)
三、贊 郭沫若 表達作者追求
《石榴》的教學設(shè)計 篇17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狀物類文章,文章介紹了石榴的生長過程和品嘗石榴的過程。本文文筆優(yōu)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精當?shù)谋扔骱蛿M人流露著作者的情感,讀來饒有趣味,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編排于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又是本冊唯一一篇狀物類文章,因此對作者表達特點的體悟,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領(lǐng)悟?qū)懛☉?yīng)該是本文學習的價值所在。
對于剛剛由二年級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的能力應(yīng)該具備,但對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現(xiàn)誤讀,需要進行方法上的點撥和學習實踐。在內(nèi)容理解方面,學生能夠了解文章寫了什么,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順序?qū)懙,但對于作者情感的體悟、寫作手法的運用、觀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則需要老師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提升。
教學目標:
1、會讀9個一類生字和4個二類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讀多音字“結(jié)、露、剝、間”所在詞的音及文中的兒化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體會石榴的美及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3、學會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體會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采用擬人等手法可以將事物描繪得更加生動形象。
4、品嘗一種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會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體會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采用擬人等手法可以將事物描繪得更加生動形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見過石榴嗎?吃過嗎?看來同學們對石榴并不陌生。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石榴王國看一看,近距離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嗎?
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誰來讀課題?(指一生讀)榴,單獨讀二聲,當它和石組成詞語的時候就要讀輕聲。(生齊讀)(出示圖片)看,這就是石榴樹,如果讓你來寫石榴的話,你認為應(yīng)該寫石榴的什么?
【學生預設(shè):葉、花、果、根……】我們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石榴的。
【設(shè)計意圖:說說自己寫石榴會寫什么,與課文形成比較,從而通過學習課文知道應(yīng)該怎樣來寫這樣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輕輕打開書,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中寫了石榴的什么?(生讀書)
1、檢查生字詞。
【設(shè)計意圖:為讀通課文掃除障礙,特別是一些多音字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2、交流:課文中寫了石榴的什么?(枝葉花果實)隨機板書
課文中先寫了石榴的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長順序來寫的。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學習寫這類文章就要按照植物的生長順序來寫。】
三、精讀感悟習得言語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就按照石榴的生長順序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石榴寫具體,寫生動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這一段寫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畫一畫。
2、交流:“春天來了,石榴樹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抽”長得特別快,似乎我們能看見石榴的枝條在迅速地長長。“嫩綠”感受到石榴的葉子的`顏色很美,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薄坝粲羰[蔥”說明葉子很多,很綠,石榴樹茂盛。(欣賞圖片)“火紅”寫出了石榴花的顏色很美。(看書中插圖)
“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密、盛、滿”從數(shù)量上寫出了石榴花很多(欣賞圖片)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從形狀上寫出了石榴花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仿佛”這是兩個生字,這兩個字的偏旁有什么特點?能給仿佛換個詞嗎?
【設(shè)計意圖:重視對學生詞語積累的訓練!空闹鴦诺卮,試著表演一下,怎樣就是鼓著勁地吹?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學習作者運用恰當?shù)脑~語,豐富的想象,抓住花的顏色、數(shù)量、形狀就能把石榴寫具體、生動的方法!
3、指導朗讀
大家畫的交流的這些詞句就是把石榴寫生動寫具體的好詞好句,我們試著填填空。(課件展示)
【設(shè)計意圖:重視對學生語言積累的訓練,讓學生學習作者運用恰當?shù)脑~語,生動的句子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的方法!
如果我們讀的時候把這些好詞好句強調(diào)著讀,想象著讀,用心體會著讀,就能把書讀得生動,讀得有滋有味。誰來讀讀試試?
【設(shè)計意圖: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
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賞一下圖片?(課件展示)美嗎?那就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得真美呀,讓老師感受到了石榴花開得真熱鬧。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就結(jié)出了一個個小石榴。小石榴又是怎么變化的?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相關(guān)的句子,把你認為關(guān)鍵的詞畫一畫。
2、交流:
“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先、逐漸、最后”這三個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寫出了石榴成熟的變化是有一定順序的!扒嗑G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這是石榴果實顏色的變化。
由綠到黃再到紅(板書),這個順序可以換換嗎?為什么?
作者在寫石榴果實的變化時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遵循了石榴生長的規(guī)律來寫的,抓住顏色的變化,運用恰當?shù)脑~語很好地寫出了石榴的生長特點。小作者觀察得多仔細呀。讓我們一起把這段話讀讀吧。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石榴顏色變化的學習,知道寫文章要實事求是,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同時學習小作者對事物的細心觀察和用詞的準確!
3、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讀一讀?(指生讀)
①有的石榴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吧踔痢笔莻生詞,你是怎樣理解的?結(jié)合著這個句子說說(表示更進一層,程度更深,笑得咧開了嘴本來就熟大了,有的比咧開嘴更厲害,都笑破了肚皮)
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們報告著喜訊,這里的“喜訊”指的是什么?(石榴成熟的好消息)指導“訊”的寫法。
②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看看石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把石榴當成娃娃來寫,和人一樣有了心情,會笑會看,運用這種方法把石榴寫得多么生動有趣,多么可愛,語言多美呀,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就喜歡上了石榴,這就很自然地表達了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擬人句的生動,語言的優(yōu)美。】
、凼裢尥藜鼻械匕情_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石榴娃娃還可能興奮得晃著腦袋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他們還會怎樣報告喜訊呢?我們也試著把石榴當成娃娃說說這個句子。(課件示)
【設(shè)計意圖:學習運用擬人句。】
、苓@么可愛的石榴娃娃,誰來讀一讀?(讀得真生動,讀出了石榴成熟的喜悅,讀出了石榴娃娃的可愛)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到這么可愛的石榴,大家最想干什么?那我們就跟著作者來嘗一嘗吧。請同學們讀讀第四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品到了什么?(生讀書)
2、(師出示石榴實物)看,這是什么?(剝開外皮)你看到了什么?(瑪瑙般的子兒、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設(shè)計意圖:重視語言的積累,與實物相結(jié)合,學生記憶深刻!
3、把我們看到的、品到的一起讀出來。齊讀
4、同學們,作者寫石榴子兒時,先觀察它的形狀和顏色,再品嘗它的味道,最后寫自己的感受。我們在寫一種水果時,也可以按照作者的這種方法來寫。
【設(shè)計意圖:教給學生寫一種水果的方法!
四、總結(jié)全文整體回顧
(看板書)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長過程,知道了作者是按照石榴的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這樣的順序來寫的。還通過作者對石榴花的顏色、數(shù)量、形狀的生動描寫感受到了石榴花的美,作者在寫石榴果實時抓住了果皮的顏色和石榴的形態(tài)寫出了石榴成熟的特點,并且知道了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能讓文章更生動,語言更優(yōu)美,最后我們還觀察品嘗了石榴子兒。同學們感到有收獲嗎?老師祝大家學習快樂,收獲多多。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五、作業(yè)
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板書:
石榴
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
(色、量、形)(綠—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