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8 教后記(精選3篇)
練習8 教后記 篇1
這次的練習教學起來蠻有趣的,有幾個教學點是學生學習的興奮點。
一是學用字詞句中看圖講故事、寫感想、提建議。講故事,一個比一個講得具體,一個比一個會用學過的詞語,一個比一個會想象,效果不錯;寫想法倒沒花多少時間,學生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意見基本一致,都喜歡三個小伙伴,因為他們會團結合作、互幫互助,還因為他們都很勤勞,不依賴別人。提建議最有趣了,學生想的辦法還真多,有的說造一個轆轤,一個和尚在山上裝好水桶,第二個和尚在山上搖轆轤,第三個和尚卸下水桶提到水缸里;有的說三個和尚輪流挑水,就像我們班的值日生輪流搞衛生一樣;有的說三個和尚用接力的方式挑水;還有的說每天用抽簽或錘子、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去挑水。當然,最后通過討論,大家認為前三種方法都能表現三個和尚之間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是比較理想的辦法。
二是讀讀背背的成語。因為這些成語都來自寓言故事,而且事先布置學生通過預習了解故事內容及其寓意,所以這節課學生發言非常踴躍,都爭著想上臺講故事。聽完故事之后再來記憶這些成語,顯然是非常容易的事。
三是學習手抄報。用了一節課指導,然后布置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制作,下午又用了一節課進行手抄報展評。從學到做到評,學生始終是興致勃勃的。特別是評手抄報,我先指導學生針對一兩張手抄報從圖文并茂、創意設計、美觀工整等方面進行細評,得出一個較為客觀的標準,再按照十分制給每張手抄報打分,評出一、二、三、四、五等獎,最后將一二三等獎的作品在黑板報展出。雖是第一次制作手抄報,但其中不乏精品,手抄報的主題涉及恐龍世界、軍事武器、童話王國、漫畫天地、足球之窗、語文作文、走近槐鄉、寓言故事等極為廣泛的視野,有的巧妙地設計了不同風格的版塊,有的用鮮艷的色彩構畫出斑斕的世界,有的發揮自身的特長融書法、漫畫于一體,真是一張有一張的美,一幅有一幅的妙。當然,其中也有些良莠不齊的應付之作,但我相信作者看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之后,內心一定會有所觸動。我打算放暑假的時候再布置學生出一份手抄報,到時一定會有更多的精彩呈現。
練習8 教后記 篇2
《練習1》安排了四個有關秋天的成語: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想想四個成語有何共同之處。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這些成語都是描寫秋天的。我想,學生雖然對成語本身了解不多,但他們對秋天的感知還是比較豐富的。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再結合書上插圖引導學生理解成語意思。在又一次的朗讀中,讓學生把詞語化為鮮活多彩的畫面,并將之保存在頭腦之中。我想“讀讀背背”同樣可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另外,我們還可指引學生搜集一些秋天美景或豐收的圖片,或者是與秋天有關的成語等,讓學生能更真切地感受金秋,同時也為《練習2》中“做做說說” 的教學設下伏筆。
這一單元練習的教學,我按每課一兩個重點的分散訓練進行安排,進行了扎實有效的訓練,教學比較成功。
課堂教學安排的內容,雖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做到精而有序。
但是由課后作業的反饋看出,有不少學仍沒有很好的掌握《漢語拼音字母表》。《漢語拼音字母表》的教學是本次練習的難點。為了很好的化解這一難點,我每天課前開展一點小游戲。
練習8 教后記 篇3
教學《練習1》時,我首先請學生把《練習1》從頭至尾認真地瀏覽一下,讓他們談談第5冊的《練習1》和以往的練習有什么不同之處嗎?學生的反應還是非常敏捷的,一會兒,就有許多同學把小手舉得高高的。他們發現了:“學用字詞句”已經改為“處處留心”;“寫好鉛筆字”改為“寫好鋼筆字”;增加了“學寫毛筆字”。
“處處留心”的第一部分,“大雨滂沱”的“滂”讀音錯得比較多,即使查了字典后也有不少讀錯的,第一聲總是讀成第二聲,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來經過反復糾正,才慢慢改過來。利用生活中的“無字詞典”來解釋這六個詞語,倒不是太難,所以連線沒有什么困難。第三部分看圖想詞語,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他們的興致很高,說得也不錯。我讓他們盡量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這樣思路會清晰一些。
他們想到的詞有:驕陽似火、烈日當空、陽光明媚、赤日炎炎——湖光山色、青山綠山、山清水秀、楊柳依依、樹木茂密——滿頭大汗、汗流浹背、大汗淋漓、哈哈大笑、眉開眼笑、興高采烈、喜笑顏開、高高興興——草長鶯飛、綠草茵茵——成群結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逆水而上……
真是不可以低估孩子們的能力!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集合了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展示了他們的記憶力,何樂而不為呢?后來補充了個別如“垂柳鳴蟬”這樣既符合圖意,但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又比較生僻的詞。
最后要求學生根據剛才自己口述的這些詞,結合圖意,寫一段通順連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