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通用14篇)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
[情景描述]
教材是個例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會學.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二段,學會學習課文的方法,再讓學生學會自學課文第三段,體現語文教學中的收放結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有效教學.
教學實錄]
一,復習.聽寫詞語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現在請一名同學上臺聽寫,其他同學在下面聽寫.
設計 橫跨 堅固 創舉 圖案
師:問:你認為哪個字最好寫錯,請提醒大家.
生:我認為"舉"下面容易多一橫,它的下面是兩橫,要注意.
二,學習課文,品讀感悟
1,自讀匯報.
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趙州橋》,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眾生:(自由讀課文)
匯報:
生a,我知道趙州橋很雄偉,很美觀.
生b,我知道趙州橋是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
生c,我知道趙州橋距現在有1300多年了.
生d,我知道趙州橋很堅固.
生e,我知道趙州橋是在河北省趙縣.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收獲真多!趙州橋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生:趙州橋很雄偉.
生:趙州橋很美觀.
生:趙州橋非常堅固.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一下子把課文的重點都找出來了.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雄偉,堅固,美觀)
2,學習課文第二段,體會雄偉,堅固
師: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趙州橋的雄偉
找出課文中有"雄偉"的句子 畫下來.
生:趙州橋非常雄偉.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個句子在這一段中有什么作用
生:這是一個中心句.
師:說得很好.在習作時,我們也要學會在句首使用中心句,圍繞中心句來寫作.
再看看哪個句子的描寫最能體現趙州橋的雄偉 用波浪線畫出來.
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師: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到趙州橋雄偉的 (由詞到段再到句到詞的訓練)
生:五十多米,九米多寬
師:通過這些數字我們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這種寫法叫列數字.(在一旁板書:列數字)
誰想來讀讀這個句子,讓我們感受一下趙州橋的雄偉
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師:你覺得剛才這位同學在讀的時候是怎樣在讀的,才讓我們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
生:他在讀的時候把數字讀得比較重.
師:對!把數字讀重一點兒,更能體現趙州橋的雄偉.
師:在1300多年能建造這么雄偉的橋,實在值得我們贊嘆.來,帶著我們的贊美之情齊讀這句話.
眾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出示課件)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看一看真正的趙州橋.看圖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橋長 米,有 寬.中間行 ,兩旁 .
師:哪個同學來回答上面的填空
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師:都記住了嗎
眾生:記住了.
師:齊讀一遍,再次感受趙州橋的雄偉.
3,體會堅固
師:趙州橋堅固的這一特點,課文中沒有直接寫,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句子體會到的
生: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師:答得很好!趙州橋的堅固是因為它的設計不一般.默讀課文看屏幕填空,在書上用——畫出答案.體會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師:(出示課件)
這么長的橋,全部用 砌成,下面沒有 ,只有一個 ,大橋洞頂上的 兩邊,還各有 拱形的小橋洞.
生: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顯示答案)
師:這位同學填得很正確,現在我們齊讀這段話,掌握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眾生:(齊讀)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是怎樣設計的
生:趙州橋是用石頭砌成的,中間一個大橋洞(手勢),兩邊還各有一個拱形的小橋洞(手勢).
師:真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描述得真好!掌聲鼓勵!
眾生:(鼓掌)
師:現在,請同學們和自己的同桌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設計的.
師:哪位同學能把趙州橋畫下來.
生:(上臺畫趙州橋)
師:其他同學在下面畫.
師:大家看,你覺得這位同學的趙州橋畫得怎樣 請你給他提提建議.
生:他畫的大橋洞不夠拱.
生:他畫的小橋洞不夠上.
師:同學們,在美術課上一定要好好學習畫畫,學好各種本領才好.哪位小設計師能上去把他的趙州橋修改一下
生:(上臺修改)
師:現在的趙州橋能夠和書上的媲美了.
師:趙州橋從建造現在有1300多年了,它經歷了風風雨雨,依然那么完好,確實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堅固.現在大家給"堅固"找一個近義詞.
生:結實
師:還有嗎
生:牢固
師:大家想想,在建造趙州橋以前,有沒有人設計這么雄偉堅固的橋
眾生:沒有.
師:所以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
眾生:創舉.
師:結合課文說說什么是創舉
生:第一個創造出來,
生:原來沒有的,現有創造出來了.
師:趙州橋是一個創舉,這種設計有什么好處
生: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師:(課件出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師:這種設計有幾個好處
生:兩個.一個是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另一個是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師:這種設計真好!齊讀
眾生:(齊讀)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師:這句話,作者用了一個關聯詞"既……又……"把趙州橋的兩個優點都寫出來了.哪位同學能用"既……又……"說一句話
生:小花既會唱歌,又會跳舞.
生:小明既是班長,又是組長.
師:大家回想一下,剛才我們在學習趙州橋雄偉堅固這一特點時是怎樣學的
生:先找出中心詞"雄偉,堅固"
生:看看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橋雄偉,堅固的特點.
生:聯系句子理解詞語.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也給你們歸納了一下.請看:(出示: 學法指導:先找出能概括趙州橋特點的"雄偉,堅固"這兩個詞,再找出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然后再聯系句子理解詞語.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橋的美觀
師: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美觀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找出文中有"美觀"的句子,齊讀.
眾生:(齊讀)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師:你們發現這個句子有什么好處
生:這個句子寫出了趙州橋的兩個特點.
師:對!寫了哪兩個特點
生:堅固,美觀.
師:哪段具體寫了堅固
眾生:第二段.
師:哪段是寫美觀
生:第三段.
師:這個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內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內容,我們叫它過渡句.
(出示:這種句子叫過渡句.它既概括了前面的內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內容.)
師:這個句子作者用"不但……而且……"把橋的兩個特點寫出來了,現在練習用"不但……而且……不但……而且……"說話
生:小紅不但愛學習,而且愛勞動.
生:小花不但會唱歌,而且會跳舞.
師:說得真好!這位同學用"不但……而且……"造出的句子和前面同學們用"既……又……"造的句子一樣,他很會靈活運用.其實這兩個關聯詞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剛才學習第二段的方法,在小組內合作學習課文第三段,完成填空練習.(課件出示填空)
生:(口頭填空,師顯示答案)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 ).所有的龍似乎都在( 游動),真像( 活了)一樣.
師:從這一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趙州橋很美觀.
師:這么美的橋,誰想來讀一讀
生:(讀)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 ).所有的龍似乎都在( 游動),真像( 活了)一樣.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他讀得聲音較大,值得我們學習.
生:我認為他讀得不夠優美.
師:你認為怎樣讀更優秀
生:(優美地讀)
師:她讀得很美,你體會到她是怎樣讀得了嗎
生:把能夠體會龍的特點的詞讀得比較重一些.
師:體會得很好.想讀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眾生:(齊讀)
師:在剛才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你還學會了什么
生:"雙龍戲珠"是兩條龍在玩弄珠子.
生:"回首遙望"是回過頭來向遠處望.
師:怎樣是回過頭來向遠處望 你能做個動作給大家看看嗎
生:(表演回首遙望)
眾生:(掌聲)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有三種龍,有雙龍戲珠,有相互纏繞的龍,有兩條飛龍.
師: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把幾種龍都寫出來了.現在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生:下課了,有的同學看書,有的同學跳繩,有的同學下棋.
師:多美的橋啊,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課件欣賞龍的圖片)
三,拓展延伸
師:學習了趙州橋,誰想來夸一夸趙州橋
生:趙州橋真雄偉啊!
生:趙州橋真堅固啊!
生:趙州橋真美觀啊!
師:趙州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作為中華子孫,你感到自豪嗎
眾生:自豪!
師:帶著我們的自豪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眾生:(齊讀)趙州橋表現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師:現在我們乘坐時光機,去見見李春,你想對他說什么
生:李春,你真聰明!
生:李春,你真偉大!
生: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師:為了保護趙州橋,人們吸取李春的設計優點,改造了趙州橋,請看現在的趙州橋.(課件出示趙州橋圖片)
師: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和才干的,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東東西.
課后請同學們搜集古代建筑或其它中華傳統文化,準備在綜合性學習中匯報展示.
[反思與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本著落實基礎,培養能力的指導思想,在落實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兩個方面的新觀念:
1,本節課容納了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演,畫等語文素養的訓練,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得到應用.理解趙州橋堅固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通過讓學生找,讀,說,演,畫變換方式反復訓練,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引導學生學完第二段時,對學習方法進行總結,為學生自學第三段牽線搭橋,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2, 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時由于個人愛好,興趣,基礎,習慣等不同,教學時盡量讓學生選其所好,發揮個性.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時多次采用自學匯報和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2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解詞句,讀懂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和設計上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詞的準確。
三、教學時數:三課時
四、教具: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的引入。
你也許觀賞過大海,游覽過公園,卻沒想到在我們河北省趙縣的河上還有一座建造獨特的石拱橋,它就是趙州橋。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觀賞這座雄偉、堅固、美觀的趙州橋。
(一)出示掛圖,借助配樂范讀課文。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標出課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三)指生分段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四)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帶詞,指生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讀寫寫課后3題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讀一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后,用一句話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
(二)重點句、段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出示投影)
問:①“創舉”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說是一個創舉?(提示:趙州橋建造700年后,在法國太克河上有人造過類似的石拱橋,早已倒塌了)
②這種設計指的是什么?
③指生讀一讀這部分課文,看誰讀得最準確。
2、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出示投影)
問:①堅固、美觀各是什么意思?
②哪些語句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誰讀一讀?
③趙州橋的美觀表現在哪里,誰再讀一讀?
④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像活的一樣。(出示投影)
①理解“纏繞”、“抵”、“回首遙望”的意思。
②指生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③照樣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說一句話。
4、討論: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學生再讀課文,舉幾處用詞準確的地方多讀幾遍。
(四)課堂小結:(思想教育)
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應該為我們有這樣的祖先感到自豪,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勇于發明創造的精神,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第三課時
(一)學生輕聲讀課文,回答課后第1題的問題。
(二)1、學生試著復述課文。
2、指導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3、聽寫生字、詞語。
(三)作業 :觀察一處有特色的建筑物,用一段話有順序地寫下來。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生詞卡片。
3、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趙州橋,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活動引路,讀文識字:
1、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⑴ “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座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每闖一關得一面小旗。
⑵ 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準備。(遇到生字新詞,通過查閱工具書自行解決)
⑶ 同座分別“闖關”。一次沒有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后再“闖關”。
2、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⑴ “我會認”。卡片抽讀生字詞:橫跨、創舉、堅固、石欄、同首遙望、圖案、設計、雕刻、智慧。
⑵ “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⑶ “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語氣讀最后一段)
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1、“說”字。請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大家明確寫每個字的注意點。
2、“寫”字。“小老師”在田字格內示范寫生字。大家在練習本上寫字。
3、“查”字。同座互相查寫的字。
二、作業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聽寫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課文批改、訂正。
二、品讀課文
1、緊扣主線,研讀課文。
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 )的橋。
2、交流匯報,感悟課文:
⑴ 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⑵ 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說明。
⑶ 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3、上下聯系,整合課文:
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說一說。
4、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5、熟讀成誦,內化課文:
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拓展活動
1、交流有關橋梁的資料。
2、有興趣的,可以了解家鄉的古建筑或家鄉的橋梁。
四、提示綜合性學習
1、說說開展了哪些活動,了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2、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五、作業
抄寫第三自然段。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4
一、學習目標:
①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③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學寫14個生字。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①播放課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②談話導入。
洨河兩岸景色優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官府決定在這里建一座橋梁。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意多讀幾遍。
②采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③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②匯報交流。
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匯報自己讀書的收獲。
A、畫一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
B、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筑特色。
C、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③引導。
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④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四、識字學詞
①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②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指導寫字。
A、分類指導,教師范寫并提示。
左右結構: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構:參、堅、案、貴
獨體字:爪
b、學生寫字。
C、學生寫完后,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五、布置作業
①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各兩遍。
②搜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①聽寫詞語。
聽寫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②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展交流
展示課前搜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四、
啟發學生熱愛勞動人民,從小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祖國出力。
五、布置作業
1、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動的詞句。
3、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5
一、導課
1、a、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事業越來越發達,如高樓大廈,橋梁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現代化的橋梁。
(看現代化的橋梁建筑)
b、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雄偉、美麗……建設者非常的聰明、能干)
2、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這樣一個聰明能干的人,他就是李春,不但設計還親自參加建造了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出示趙州橋的圖片,同時出示李春的頭像)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板書,趙州橋)(齊讀課題)它為什么會聞名世界呢?學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新授
1、自學。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音,認清生字的形。
(2)從課文中找出寫趙州橋特點的句子,用——劃出。
2、檢查。
(1)a 詞語. 趙縣 隋朝 石匠 砌成 橋墩
創舉 堅固 智慧 橫跨 創舉
b 近意詞.
c 反義詞.
(2)課文。抽生逐節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著,有沒有讀錯的。
(3)趙州橋的特點是什么呢?(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板書堅固、美觀)課文哪部分在寫堅固,哪部分在寫美觀?(第二自然段在寫堅固,第三自然段在寫美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第二自然段,哪句話寫出了趙州橋的設計的優點呢?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2)“這種設計”指的是怎樣的設計呢?(出示趙州橋的圖片)
(a、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b、洞頂上左右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板書)
(3)那為什么說這樣的設計是一個創舉呢?創舉是什么意思?
a、幫助理解:
這種設計指。它的好處,一是,因為;二是,因為。
b、(這座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既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這種設計以前是沒有的,所以說是個創舉。)
c、“既……又……”是什么關系呢?(并列)
換成“既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又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意思不變。
d、造句。
(4)朗讀。
“隋匠天工落奇橋,飲盡世代洪水惡,石骨長虹映燕趙,風雨梳妝歲歲立。”帶著崇敬之情來朗讀這一自然段。
(5)剛才,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是先抓住重點詞“創舉”,然后再來理解整段話的意思。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單元提示,“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特別密切。閱讀時,找出這些詞句,想一想跟其他詞句的關系,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我們下節課學習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4、做個講解員向在坐的同學和老師介紹一下世界文明的趙州橋。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6
【教學內容】
《趙州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并從建筑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教學目標】
通過賞圖入境──品讀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賽讀──拓展交流,感受趙州橋的悠久歷史,了解趙州橋的建筑特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橋、創造橋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師生課前收集“趙州橋”資料,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趙州橋圖片。
一、賞圖入境──觀橋
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19課,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請看大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靜靜的欣賞
這座橋,大家一起說出他的名字(板書:趙州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邊看圖邊向你的小伙伴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二、品讀感悟──賞橋
小組內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問題,選出代表班內展示。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話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
(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6、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⑵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⑶作者只描寫了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三、合作探究──議橋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四、美文賽讀──贊橋
師:大家已經非常了解這著名的古橋了,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
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讓我們通過朗讀課文來美美地夸一夸趙州橋吧!
五、拓展交流──夢橋
師:夸得好!我看出趙州橋已進入你們的心中,想不想了解一下國內外現代化的橋?
生:(異口同聲)想!
師:(播放國內外造型各異的現代化橋梁,配輕音樂)看了后能不能為這些橋設計一些廣告語?大家真是妙語如珠,才思敏捷。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
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二)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
誰還記得《南京長江大橋》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這座大橋的?指名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結構特點。
(南京長江大橋有9個大橋墩,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底層是鐵路,鋪雙軌。上層是公路,兩側是人行道。)
這座現代化的橋梁是1968年建成通車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介紹我國古代的石橋,名叫趙州橋。
zhàozhōu
板書:
趙州橋
2.指導預習。
(1)讀課題。注童讀準zhàozhōu這兩個翹舌音。
(2)輕聲讀課文。拼讀生字音節,聯系上下文想想新詞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創、固、慧、遣”等字。
3、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2)指名回答結果。(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4.指導學習第l自然段。
(1)閱讀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在圖上指出趙州橋的位置。
(3)課文是圍繞哪個重點詞語來敘述的?(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說說“世界聞名”的章思。跟這個重點詞語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
小結:
以上這些詞語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5.練習作業。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本1、2題。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8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趙州橋》,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趙州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發展的趨勢,要求現代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創新的精神,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意識,以及搜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趙州橋》一課正是一篇能夠體現以上教育理念的好教材。為此,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認識14個生字,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趙州橋的有關知識,感知它的雄偉堅固和美觀。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標: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交流展示橋的資料;想象未來的橋是怎樣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兩課時,第二課時重難點確定為:根據重點詞句,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準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體驗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采用“體驗——探究——發現”的思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通過誦讀感悟,實現語感沉淀,入境生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通過交流展示,大膽想象,培養學生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意識。在教學中我力求通過以下六個“點”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達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這六個“點”即為“創設情景,直奔重點;自讀互議,啟發一點;全班交流,突破難點;讀讀背背,積累一點;交流展示,補充一點;大膽想象,創新一點”
三、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直奔重點
開課時,我對學生這樣說:“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建于(隋朝)離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了。這是咱們驕傲,因為它是咱們中國人自已設計和建造的,人稱天下第一橋。它的設計者李春其實就是一名石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勞動者。這么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橋怎么就會聞名世界呢?這是上節課學習中你們的疑問,想解決它嗎?那么我們怎么才能知道答案呢?”這樣的導入不僅激勵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對勞動人民熱愛之情,更重要的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真正體現現了“以學定教”。
(二)自讀互議,啟發一點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導入新課后,我準備讓學生緊緊圍繞他們自己的疑問“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橋怎么就會世界聞名呢?”深入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還可以進行簡單的批注,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分小組議一議,在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老師也積極地參與,在參與中讓學生把他們理解到的關鍵的詞語:雄偉、堅固(創舉)美觀寫到黑板上,提示其它的學生,如果你們也認為能從這些方面體會到趙州橋世界聞名,那就再把理由找得充分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積極地參與到了質疑解疑的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在他們的相互啟發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趙州橋》從美觀和堅固兩方面介紹了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課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寫趙州橋的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講趙州橋的堅固、雄偉。這與它的獨特設計是密不可分的。圍繞“設計”這個重點詞,課文先寫了趙州橋設計的特點,再寫這樣設計的好處。第三段重點詞是“美觀”。介紹趙州橋美觀時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欄板上龍的圖案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傳神。第四段講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材有一框投影片,描繪的是趙州橋歷經1300余年風雨滄桑,至今仍橫跨于交河上的雄姿。教學中若能圖文并茂,可增強教學效果。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⑴ 認知目標: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及它堅固、美觀的特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⑵ 技能目標:學生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說話能力、思維能力。
⑶ 情感目標:感受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學習課文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是本課時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⑴ 扶放結合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要十分重視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針對本課特點,采用“舉一反三,扶放結合”法。首先扶著學生學習第二段,教師點撥,使學生掌握抓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習第三段,旨在教學生樂學、會學。
⑵ “以讀代講”法:
《大綱》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寫趙州橋“美觀”部分,語言生動優美,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⑶ “直觀教學”法:
通過投影、錄音的配合使用,實驗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2、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想想──問問議議──練練”的學習方法,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三、說教學程序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開始,設計這樣的導語:“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這座橋到底怎么樣呢?我們隨著‘仙人指路’的方向去走一走,看一看。”隨即出示趙州橋的投影,在古箏音樂伴奏下,教師作解說。解說詞為第一自然段內容。
2、以練代講,學習第一段: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語言學習的實踐性,決定了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因此第一段的教學,以練代講。
⑴ 讓學生找出第一段寫了哪幾個內容?(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年代)。回答后出示投影:
河北趙縣交河
趙州橋
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
1300多年
⑵ 你能把這四個內容合成一句話說嗎?如果變換一下順序呢?(有十幾種說法)以此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3、教給學法,學習第二段:
這一段的教學,我以找出重點詞→圍繞重點詞理解→總結學習方法的思路設計。具體安排為:
⑴ 承上導入:趙州橋的建造已有1300多年,也就是1300多歲了,仍然橫跨在交河上,這說明了趙州橋怎樣?(堅固)為什么趙州橋如此堅固呢?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
⑵ 找重點詞: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這段主要寫趙州橋的什么?(設計)──重點詞。
⑶ 圍繞“設計”這個重點詞,由淺入深設計如下一組提問:
① 趙州橋的設計有什么特點?出示平板橋的投影,讓學生與書中的趙州橋對比,然后總結。(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并用板畫直觀表示:
② 這種設計有什么好處?(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用薄竹片做拱形橋承受重量比平板橋大的實驗)并板書四個好處:減重量、省石料、沖擊小、承重大。
③ 為什么這種設計是創舉?
⑷ 填空練習:
趙州橋在設計上的主要特點是:____,這種設計的主要優點是:____。這種設計在____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是一個____。
⑸ 感情朗讀本段。
⑹ 總結學法:在討論基礎上歸納出第二段學習的方法。先找出重點詞,再圍繞這個詞語提出幾個問題;最后解決這幾個問題,即一找、二提、三解決。
以上教學圍繞“設計”,以點帶面,環環相扣,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朗讀能力,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以求達到四兩撥千斤之效。趙州橋與平板橋的對比,拱形橋承重力的實驗為突破難點創設了條件。總結學法,加深了對學法的感知,有利于舉一反三,遷移運用。
4、運用學法,自學第三段:
任何能力的形成,必須通過不斷實踐,反復訓練方能形成。為使學生初步掌握抓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根據教材特點,第三段大膽放手,讓學生運用方法進行自學。
⑴ 學生自學第三段:
① 學生找出重點詞──美觀。
② 學生根據重點詞提出問題,總結出示:趙州橋什么地方美觀?怎樣美觀?
③ 學生同桌討論。
⑵ 在學生自學基礎上,教師抓住具體描寫龍的句子,深入理解本段內容。
① 讓學生找出具體描寫龍的句子,標出寫了幾種龍。
② 投影出示三種龍,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受圖案的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并結合理解“纏繞、前爪、抵著、回首遙望”的意思。
③ 理解“有的”與“所有的”的區別。教師反導;老師覺得書上不只寫三種龍,還寫了一種“游動的龍”,你們說呢?以此激發學生討論辨析。
④ 反復朗讀,體會美感。通過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人人參與,個個實踐。在感情朗讀中品味出那龍“活”的感覺。
⑤ 發現寫法特點,實施遷移訓練。通過剛才的學習,具體寫龍的這兩句話是什么關系?(分、總)你能換成總分的寫法來說嗎?今天,我們學“橋”,如果老師要你們圍繞“橋”這個詞,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句式說一段話,你行嗎?進行遷移訓練。這樣的設計,學生學以致用,不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說話能力的發展,可謂有“一石三鳥”之效。
⑶ 學習過渡句:
讓學生找出把“堅固”和“美觀”兩個內容連接起來的句子,認識過渡句,討論歸納出它“承上啟下”的作用。
5、感情朗讀,學習第四段: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第四段的內容已心領神會,因此,采用以讀代講法,讀出自豪、驕傲的感情。
6、引向課外,總結深化:
⑴ 除了趙州橋,你知道我們還有哪些聞名的古代建筑嗎?
⑵ 我國有這么多聞名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想法?
總之,讓學生在談感情體會上,達到情動而辭發,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0
《趙州橋》主要講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是中國建橋的一個創舉。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設計上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學難點:通過想象趙州橋欄板上雕刻的圖案,體會趙州橋的美觀。這節課我圍繞著趙州橋的堅固、美觀為主線,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主要做法如下:
投石問路,縱觀全篇
趙州橋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你能從文中找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它嗎?
二、投影演示,體會堅固
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為什么要建造一座石拱橋就和石拱橋的自身特點緊密相關。
出示趙州橋橋長圖片的演示,由橋長的相關數字聯系材質將學引入到設計的理解。
三、操作實踐,體會創舉
趙州橋是中國建橋的一個創舉,在建筑形式上,趙州橋在石拱橋的基礎上,它的兩邊還各有2個小的橋洞,這樣的設計有它的獨特之處。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石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為了讓學生更易于理解,特別在幻燈片中制作了相關的投影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水流的增大和水流的走向,讓學生明白,當水流小時,水流通過大的石洞,當水流大時,水不僅可以從大橋洞通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通過,對洪水進行分流。在演示過程中,學生明確了這種設計的獨特之處,從而感受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他們用他們的智慧和血汗才建造了這樣一座聞名中外的趙州橋。讓學生理解“創舉”,是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做過的,感受創舉,通過教師講述,讓學生懂得課外知識,“這座橋建于隋開皇大業年間,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歷過無數次洪水沖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仍然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讓學生感受趙州橋的堅固,經歷8次地震還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可見趙州橋的堅固,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國建橋的創舉。
四、抓重點詞,體會美觀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在主力美觀時。我采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問題:1、這個自然段描寫了橋的什么?2、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用“——”標出表示樣子的詞語。通過讀書,讓學生抓住三種龍的獨特之處,“相互纏繞,回首遙望,雙龍戲珠”通過重點詞語想象他們的樣子,從而體會雕刻的圖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多姿多彩。從而引出“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再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真的圖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接著,朗讀課文,帶著想象去體會趙州橋的欄桿上那些精美的圖案。期間穿插讓學生同桌相互“纏繞”、“回首”、“戲珠”的動作體會,學生參與熱情高。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閱讀是現在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課堂結構還應更加緊湊,教師的個人基本功還要加強。沒有收集好關于趙州橋在建造時的一些書面資料。如果課前對相關資料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引導和詮釋時,我就能更好的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了。
以上就是我對《趙州橋》一課的課后反思,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㈡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德語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㈡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刀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 理解生字。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 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 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卡讓學生讀。
5. 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周橋的什么?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周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 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周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⑴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周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使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⑵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⑶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板書:既……又……】
⑷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 :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⑴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⑶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⑸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 :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的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1)趙州橋在省縣。趙州橋也叫橋,它是朝石匠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既又。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
(七)布置作業 。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幾種龍的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 :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話的第2
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
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⑵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⑶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寫了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版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后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后寫所有的龍真像活的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⑴朗讀全文。
⑵背誦2、3自然段。
⑶為什么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⑷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作業 布置
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㈡查字典理解生字詞
八、板書設計
橋長
雄偉
橋寬
沒有橋墩
趙州橋 堅固 一個大橋洞 創舉 既……又……
4個小橋洞
有的
美觀 精美圖案 有的 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樣
還有的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2
學習目標
⒈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沖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精美、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干、寶貴、遺產”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⒊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⒋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⒈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么特點呢?
⒉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打開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梁,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存最早的拱橋,是建于一千三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全長應為64.4米],橋面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梁。拱券[橋梁、門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券,讀“xuàn”]凈跨37.37米,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了。趙州橋由隋朝石匠李春主持設計和參加建造的。
趙州橋的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弓形的,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一般橋都有橋墩,兩個橋墩之間的橋洞,都采用半圓形的弧,橋洞的高一般是這段橋身長度的一半,這樣橋才穩固。趙州橋如果只用一個橋洞,橋洞兩邊架橋墩,那么橋洞就得高25米(因為橋長50米),車馬行人過橋就會像爬山一樣困難。而要想降低橋的高度,就得多修幾個橋洞,多造幾個橋墩。這樣既費工,又費料,橋下行船也不方便。(因為當時造橋全用石料,但那地方石料不易取得,因此造什么樣的橋才能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就需要精心設計和建造。)
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造。他創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梁質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于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后,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沖。歷經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沖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梁建筑的一個奇跡。 趙州橋建成700多之后,也就是公元14世紀,歐洲才有人造出類似的石拱橋,那就是法國泰克河上建造的一座拱形橋——賽雷橋。但早已毀壞。而趙州橋一直保存到今天,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揚,留下了許多杰作,如廣西侗鄉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梁的嶄新一頁。
⒊揭示課題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趙州橋,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⒈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音多讀幾遍。
⒉采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⒊教師檢查。
⑴檢查生字詞
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沖擊力、重量
節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精美、圖案、前 爪、回首
遙望、雙龍戲珠、 才干、寶貴、遺產、雕刻、智 慧
⑵檢查課文朗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這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⒈自由朗讀課文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⒉理清脈絡
思考:課文哪一部分是寫趙州橋的外形(結構)特點?(2)哪一部分是寫趙州橋的美觀?(3)
第一段(1)寫明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年代。
第二段(2)寫趙州橋的外形(結構)特點,以及講這樣設計的好處。(好處:減輕沖擊力,節省石料)
第三段(3)寫趙州橋的美觀。
第四段(4)寫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課下作業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⒈認讀字詞
⒉朗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體會感悟
⒈品讀感悟第一段
⑴指名朗讀
⑵研讀感悟
①說說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年代。
②“世界聞名”“一千三百多年”說明什么?
(前者說明趙州橋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是都很有名,表現了這座橋很不一般,突出了它的價值和地位;后者是說歷經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想象:在這樣漫長的歲月里,趙州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承受了多少人踩車軋,至今仍橫架在洨河上,說明這座橋很堅固,設計合理,工程質量高,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⒉品讀感悟第二段
①默讀分層
第一層(1、2)講趙州橋非常雄偉。
第一層(3、4)講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兩個特點。
第一層(5)講趙州橋的作用。
第一層(6)講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②默讀填空
這一段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是通過它的具體長度和寬度來說明的。接著介紹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兩個特點:一是橋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二是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小橋洞。然后講趙州橋的作用。最后講趙州橋的設計優點:一是堅固,二是節省石料。這種高超巧妙的設計稱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說它是建橋史是的一個創舉。
③出示:“趙州橋非常雄偉。”
理解:這是一個總起句,后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這種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作者是通過什么來說明趙州橋的雄偉的?(長和寬。比如說,一個教室的長是9米左右,50多米就有五六個教室那么長,9米大約是一個教室的長。)“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說明什么?(這座橋功能齊全。這種各行其道的設計,體現了設計者的聰明才智,這一思想對以后橋梁的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師:課文寫趙州橋的雄偉,主要運用了數字表達的方法。在學生朗讀時,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體會這些數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把“雄偉” 的氣魄讀出來。
④設計上有哪兩個特點?(對照圖)
⑤其作用是什么?(平時……,發大水時……)
⑥這種設計優點是什么?(既……又……)用“既……又……”練習說話。
⑦出示: “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個創舉。”
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創舉”,字典中的解釋:從來沒有過的舉動或事業。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個創舉?(因為這種設計既……又……,所以……)
⑧想:這種設計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嗎?(符合:一是平時水少,發大水時水多;二是趙州橋全用石料,但此地石料不易采得。)
⒊品讀感悟第三段
①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什么?(美觀)作者用哪句話把上一段寫其堅固和這一段寫其美觀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句)
②默讀課文,填空
橋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
③作者主要抓住什么來講趙州橋的美觀的?(主要抓住橋兩側石欄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師: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④雕刻的龍個是什么樣的姿態?句中的分號起什么作用?
(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分別介紹了三種龍的不同姿態。第一種“相互纏繞,吐著水花”。“纏繞”指兩條龍的身體繞在一起。第二種“前爪相抵,回首遙望”。“飛龍”是說騰空飛起的龍。“抵著”是用前爪頂著之意。“回首遙望”是說它們前爪雖然相互頂著,頭卻沒有相對,而都回過頭看著遠處。第三種“雙龍戲珠”,是兩條龍在玩一個珠子。“戲” 是玩之意。句中的分號表示并列關系中的停頓。這三個小分句描述了龍的一種種生動的姿態,每種不同的姿態之間用上分號加以區別。)
⑤理解最后一句。(看出把龍雕刻得生動逼真。“所有的龍”,既包括前面列舉的三種姿態的龍,也包括沒有講到的其他姿態的咯功能,指的是欄板上雕刻著的每*。這些圖案使人感到趙州橋不僅是一座具有實用價值的橋,而且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它從科學性到實用性,從實用性到藝術性都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⑥作者是用哪句話把上一段寫其堅固和這一段寫其美觀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句)理解這句話的作用?(這句話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也是二、三段內容的概括句。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隱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內容講了“堅固”,下面的內容即將要講“美觀”。也就是第一個分句總結了第二段的主要內容,第二個分句提示并概括了第三段主要的內容。有了這一過渡句就自然地把二、三段聯系在一起。課文使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使文章顯得眉目清楚。學生在交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時,不一定要求說出很深的道理,只要學生了解到,這個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內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內容就可以了。)
⑦這一段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主要講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來寫的?用“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先用“不但……而且……”這個過渡句,點出本段講述重點——美觀;再具體講圖案精美;最后總結贊美。采用“總起——具體——總結”這一形式寫的。找出總起和總結句。)
⒋品讀感悟第四段
①朗讀,理解“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②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趙州橋的構造以及欄板上圖案的設計,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龍,誰也沒有見過。它的形象以及各種不同姿態,都是憑借人們的想象畫出來的。橋的建造和圖案的雕刻都需要精湛的技藝,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才干,由此可見,趙州橋不僅是一座具有實用價值的橋,而且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它從科學性到實用性,從實用性到藝術性都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所以……)
③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三、全文總結
⒈在通篇文章中,我們能夠體會到,作者不僅是在介紹橋,贊美橋,同時也是在贊美造橋的人,我們更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充滿著的驕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讀課文時,我們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達出作者所要表現的情緒,也表達出自己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情感朗讀課文,
思考:趙州橋為什么世界聞名?
⒉中心:這篇說明性的課文通過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⒊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3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㈡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德語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㈡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刀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生字。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卡讓學生讀。
5.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周橋的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周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周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⑴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周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使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⑵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⑶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板書:既……又……】
⑷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2、深刻理解語言。
⑴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⑶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⑸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1)趙州橋在省縣。趙州橋也叫橋,它是朝石匠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既又。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幾種龍的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話的第2
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
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⑵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⑶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寫了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殿堂———《趙州橋》教學案例 篇14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3.體會一段話中,句子之間的關系,知道這段話是圍繞什么講的.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第2自然段介紹了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和好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思路:
教學本課時,要從整體入手,通過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細讀課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泛讀課文,回顧總結等步驟,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和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具體而有重點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用具:
幻燈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出示趙州橋圖片)
談話: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誰知道它叫什么橋 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特點 是誰設計建造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仔細看課文,用心記.教師讀完后,請同學們不看課文,談談你知道了有關趙州橋的哪些知識,看誰記得既準確又多.
2.同學們談談自己記憶的內容.
3.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談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拱形,欄板,雕刻"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出示幻燈片)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并用生字組詞.指導書寫"毀"字.
2.讀一讀課后第一題,聯系課文想一想這些問題分別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言.
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3課《趙州橋》(板書課題).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
1.學習第1自然段(齊讀).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請根據第一段內容用"因為……所以……"說一句完整的話來贊美趙州橋.
(3)以自豪,贊美的語氣朗讀第1自然段.
(4)回憶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第1段的學習過程是以朗讀為主線,深入理解課文.學習方法是:一讀,了解寫了什么;二讀,抓住詞語,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三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第2自然段.
(1)自讀并思考:全段有幾句話,說說每句話的主要意思.整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文中具體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詞語和句子.重點理解"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只有……橫跨……","創舉"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討論上述詞語在說明趙州橋雄偉堅固中的作用.
(4)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其建筑結構在建橋史上的創舉.
(5)"創舉"是什么意思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指怎樣的設計 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
"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①劃線部分的內容為可移動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學習朗讀.第一遍朗讀按課文原句順序進行.第二遍朗讀時可將前后兩條劃線部分內容互相交換.這樣,使學生從朗讀的實踐中理解" 既……又……"是同一內容的兩個方面,體會并列句式關聯詞語的使用.③在朗讀中要求學生說出"減輕"和"節省"的反義詞.)
(6)指導學生以贊美的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7)引導學生小結:趙州橋非常雄偉,十分堅固.
3.學習第3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討論:
①第3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內容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②第3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用文字投影片練習填空:
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①劃線部分內容為可移動的文字復片,便于學生完成填空后,變換句子的順序反復朗讀,從實踐中理解分號的作用.②在練習完畢,從實踐中使學生了解分號的實際作用后,啟發學生從感性上初步認識先總起后分述再總結的寫法.)
(3)小結:趙州橋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4.學習第4自然段.
(1)思考:課題是"趙州橋",課文1至3自然段已把趙州橋建造的年代,外形特點和欄板上精美的圖案作了介紹,為什么還要寫第4自然段
(2)聯系課文說說你對"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樣理解的;對"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聲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讀出自豪的感情.
三,讀課文,回顧總結.
1.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
2.填空:這篇課文講的是歷史悠久,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它的建造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附件
1.板書設計
2.網上資源索引
i z=3&cl=2&ct=201326592&sn=&lm=-1&cm=1&sc=0&bu=&rn=16&tn=baiduimage&word=%d5%d4%d6%dd%c7%c5&pn=0
3.練習
填空:
1這篇課文講的是歷史悠久,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它的建造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