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混合運算》教材分析
學生在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里已經學習了用列表等方法解決問題,在本單元要繼續使用這些方法。在解題前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方法整理,特別是學生解題遇到困難、思路打不開、解法想不出的時候,更要提醒他們整理信息。這種策略用于第36頁第4、6題,第38頁第6、8題,第42頁第8題特別有效。
(2) 分析問題的數量關系,從中找到解題步驟。
學生對求兩個數有一共多少、求兩個數相差多少、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等問題是比較熟悉的,知道這些問題分別用加法、減法和除法計算。第38頁第7、9題,第41頁第4題和第42頁第7題都是求總和或求相差數的問題。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有困難,只要指導他們讀讀要求的問題、想想應該用什么方法算、找找還缺少什么條件,他們就能逐步理出解題的思路。
還有一些問題是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些數量關系往往是通過與問題直接有關的某個已知條件表達出來的。如第36頁第5題“我們組比你們兩組的總人數多6人”,第37頁第5題“五年級的參賽人數是三、四年級參賽的總人數的2倍”。只要指導學生找到這樣的條件,弄懂這些條件的意思,困難也就解決了。
新課程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不講數量關系,恰恰相反,新課程十分重視數量關系。《標準》明確指出:“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掌握數量關系是伴隨著對四則計算意義的理解和對實際問題的“數學化”思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