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升與毫升的認識”的課堂處理
話題1 有關“升與毫升的認識”的課堂處理
本次研討中,我們提供了《升與毫升的認識》一課中,一位老師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教學片段和大家交流,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案例。
認識了本節課主要學習的兩個計量單位“升和毫升”以后,老師向學生詢問還有什么問題嗎?一個學生提出了下面的問題。
學生1:1毫升等于多少克?
老師:(猶豫了一下)我舉個例子吧,1小時等于多少米?(學生笑)
學生2:時間單位不能與長度單位相等。毫升是容積單位,克是質量單位,它們是不能相等的。
老師:(對學生2)你說得真好!(對學生1)你理解了嗎?
學生1:(有些茫然)點點頭。
對于上面教師的做法,大家踴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數的老師認為教師的做法欠妥當,既可能挫傷了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大家認為毫升(容積)與克(質量)是有關系的,老師的舉例不太恰當。進一步,不少老師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現在摘要主要建議如下,供大家分享:
建議1 表揚學生的創意,鼓勵以后研究
◎ 2007-05-12 23:21 李愛英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我認為當學生提出"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問題時,老師那樣回答是不好的,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及創造性.應該告訴學生你的想法很有創意,只不過現在的知識范圍不能解答,只要好好學習,不久的將來就知道了;或者告訴學生下一節課老師想辦法答復你.
◎ 2007-05-12 19:44 向幫懷
我認為這樣回答比較好:“你的問題很有創意,說明你很會開動腦筋,這兩種單位在具體指某一種溶液時,只要知道他的密度是可以計算的,但我們現在還不行,因為我們的知識結構還達不到,只要你用心學習,不久你就會找到答案。”這樣回答我想學生就不會茫然,他的探究欲望也受到了保護。觀點對否?望大家指導!
建議2 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疑惑
◎ 2007-05-12 20:11 葛運玲
關于學生“1毫升等于多少克?”疑問的解答,對于李老師的回答我感覺有點不妥。當然不同的計量單位不能進行比較這一點不容置疑,但學生的問題我感覺并非是在拿“毫升”和“克”進行比較,我感覺學生是在問老師1毫升的液體(多指水)重多少克,只是這位學生的表達方式不對。所以,對于李老師的回答學生是疑惑的點了點頭(可能是出于對老師的崇拜或迫于老師的權威),如果這時老師對這位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加以指導,告訴他“不能說1毫升等于多少克,因為單位不同不能進行比較,但可以說1毫升的水大約重1克”,這時我想學生會會心的點點頭,決不會心存疑惑,以后他也不會再去問老師“1毫升等于多少克?”這是我本人的一點看法,不知是否妥當。
建議3 舉例說明二者之間的聯系
2007-05-13 16:38 曾維娟
我認為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很有價值!雖然“毫升”與“克”表示的是物體不同的計量單位,但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毫升的水、1毫升的油等各有多少克,讓學生從中發現不同的液體1毫升的質量也不同!
建議4 將課堂向課外延伸
◎ 2007-05-13 08:57 裴振全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如果老師真的不知道,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或留成課下作業,學生可發揮主動性,課下去探討,在液體時1毫升水的質量就是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