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教案
單元主題
圖形的變換
單元目標
(須體現(xiàn)“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觀察圖形的變換,能說出圖形平移或旋轉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2) 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并能設計簡單的圖案。2.過程與方法:(1) 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了解圖形的變換(2) 經(jīng)歷觀察、實踐等數(shù)學活動,豐富對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形象思維。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 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2) 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
單元教學內(nèi)容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并懂得了區(qū)分平移現(xiàn)象和旋轉現(xiàn)象,而且還學會了在方格紙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單元所學的圖形變換內(nèi)容是在以前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提高認識,教材編寫的內(nèi)容是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接受,在圖形的旋轉時,教材中一般都以90°為例,不作復雜度數(shù)的旋轉,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單元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單元教學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學困生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措施1.教學中采用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溶入活動當中親自體驗參與2.讓學生動手操作,積累感性認識3.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同時讓學生自己出題
4.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一幫一的小組學習方法,讓優(yōu)生能夠幫助比他困難的同學,達到共同進步
多給他們發(fā)言的機會,同時多關注他們上課是的精力時候集中,隨時提醒他們
教學方法
采用學生感興趣與生活有息息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同時在課堂中設立互幫互助的原則,同時對于新課的知識及時采用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并對學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識及時鞏固加深理解,練習的 形式也會多種多樣,盡量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形式。
課時的劃分
圖形的變換 1課時
課時進度
1課時
圖形的旋轉
課型特點
教學目標(須體現(xiàn)“三維目標”)1.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jīng)過旋轉制作成一個復雜圖形的過程2.學生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圖形變換的過程
教學(具)準備
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學 生
活 動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設 計
意 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二、演示操作,了解圖形變化過程
三、課堂活動
生:整個圖案可以分成4個部分,各部分圖形是相同的
生:將圖形a倒下來。
生2:將圖形a向右旋轉
生:把圖形b繞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
生:把圖形c繞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
教材的圖案
師:這些圖案好看嗎?你想知道這些圖案是怎樣設計的嗎?你想學會設計一些圖案嗎?
師:要想學會設計圖案,需要我們了解一個新的知識------圖形的旋轉
師:先觀察一下第一個圖案,說一說你能看出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