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通用4篇)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發布時間:2023-01-24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通用4篇)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篇1

  課題: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培養學生上網查詢、收集信息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3.使學生知道量是人們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受到初步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形成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熟記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導入  :在前幾冊中,我們已經分散地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長度,那么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首先我們來研究計量的產生.(板書課題:計量的產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計量的產生: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量:

  教師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教師向學生說明:計時的時間是一種量.

  教師接著問:你們還知道哪些量?(長度、面積、質量……)

  教師說明:不能直接數,要用一定的單位來講計量.

  教師舉例:如:要表示鉛筆的長度,可以用1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鉛筆有幾個1厘米,鉛筆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2)教學量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向學生介紹:長度的產生

  使學生明確:早在古代,人們就有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投影出示如課本77頁插圖)把中指頂端一節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扎).

  教師向學生介紹:面積的產生

  關于面積計量的產生:古時候,尼羅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們生活幸福,可是,尼羅河經常泛濫,沖毀兩岸的田地、房屋,使人們的生活受到重大損失.洪水退去,人們經常為了土地的分割而發生沖突,由此人們產生了計量土地面積的大。疵娣e)的需要,這就是最早面積計量的萌芽.【演示動畫“面積計量的產生” 】

  (3)由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介紹關于量的產生.

 。4)關于計量單位的發展、統一

  教師說明:在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們采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人們交往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成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我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統一了度、量、衡的單位.我國原來使用市制的計量單位,如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等,這些都在1990年廢除了.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在法定的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一致.

 。5)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學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

 。1)教師提問:要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必須用長度單位來計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師提問: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實踐:找一找身體的哪部分與這些長度單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些長度.)

 。3)教師歸納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練習:

  ①估測一條線段的長度: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進行實際測量:長度是多少?為什么?

 。ň段中有幾個1厘米,這條線段就是幾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數學書的厚度是12.

  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120( ).

  教學面積單位.

  教師提問: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什么的?

  使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算.

  啟發學生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讓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說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師歸納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師舉例說明1平方千米、1公頃、有多大.

  教師歸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教師指出:平方千米、公頃是計量士地面積的單位.

  4.學生討論: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意義不同;進率不同)

  5.練習:

  (1)估測數學書封皮的大小.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測量書皮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計算面積,看與估測的結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頃=(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課桌的面積是30( ).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學校禮堂的面積是1200.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填寫課本78、79頁“常用面積單位表”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先目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實際量一量,把結果分別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數量.

  目測結果

  實際測量結果

  相差數量

  教室長

  教室寬

  3.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幫忙解決實際問題.【演示動畫“長度單位”】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品:要為窗戶添置窗簾、為寫字臺配上玻璃板、還要為單人床上配置床單.請同學們幫助張老師算算:每樣東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窗簾、床單應該比實際窗戶、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應與寫字臺的大小一樣或略小一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問題或補充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 

  量一量學校的籃球場或操場的長和寬,再算出球場或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篇2

  課題: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培養學生上網查詢、收集信息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3.使學生知道量是人們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受到初步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形成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熟記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導入  :在前幾冊中,我們已經分散地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長度,那么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首先我們來研究計量的產生.(板書課題:計量的產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計量的產生: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量:

  教師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教師向學生說明:計時的時間是一種量.

  教師接著問:你們還知道哪些量?(長度、面積、質量……)

  教師說明:不能直接數,要用一定的單位來講計量.

  教師舉例:如:要表示鉛筆的長度,可以用1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鉛筆有幾個1厘米,鉛筆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2)教學量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向學生介紹:長度的產生

  使學生明確:早在古代,人們就有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投影出示如課本77頁插圖)把中指頂端一節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扎).

  教師向學生介紹:面積的產生

  關于面積計量的產生:古時候,尼羅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們生活幸福,可是,尼羅河經常泛濫,沖毀兩岸的田地、房屋,使人們的生活受到重大損失.洪水退去,人們經常為了土地的分割而發生沖突,由此人們產生了計量土地面積的大小(即面積)的需要,這就是最早面積計量的萌芽.【演示動畫“面積計量的產生” 】

 。3)由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介紹關于量的產生.

  (4)關于計量單位的發展、統一

  教師說明:在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們采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人們交往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成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我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統一了度、量、衡的單位.我國原來使用市制的計量單位,如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等,這些都在1990年廢除了.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在法定的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一致.

 。5)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學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

  (1)教師提問:要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必須用長度單位來計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師提問: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實踐:找一找身體的哪部分與這些長度單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ǜ鶕䦟W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些長度.)

  (3)教師歸納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練習:

 、俟罍y一條線段的長度: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進行實際測量:長度是多少?為什么?

 。ň段中有幾個1厘米,這條線段就是幾厘米)

 、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數學書的厚度是12.

  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120( ).

  教學面積單位.

  教師提問: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什么的?

  使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算.

  啟發學生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讓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說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師歸納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師舉例說明1平方千米、1公頃、有多大.

  教師歸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教師指出:平方千米、公頃是計量士地面積的單位.

  4.學生討論: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意義不同;進率不同)

  5.練習:

 。1)估測數學書封皮的大小.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測量書皮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計算面積,看與估測的結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頃=(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課桌的面積是30( ).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學校禮堂的面積是1200.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填寫課本78、79頁“常用面積單位表”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先目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實際量一量,把結果分別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數量.

  目測結果

  實際測量結果

  相差數量

  教室長

  教室寬

  3.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幫忙解決實際問題.【演示動畫“長度單位”】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品:要為窗戶添置窗簾、為寫字臺配上玻璃板、還要為單人床上配置床單.請同學們幫助張老師算算:每樣東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窗簾、床單應該比實際窗戶、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應與寫字臺的大小一樣或略小一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問題或補充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 

  量一量學校的籃球場或操場的長和寬,再算出球場或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篇3

  課題: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培養學生上網查詢、收集信息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3.使學生知道量是人們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受到初步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形成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熟記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導入  :在前幾冊中,我們已經分散地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長度,那么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首先我們來研究計量的產生.(板書課題:計量的產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計量的產生: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量:

  教師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教師向學生說明:計時的時間是一種量.

  教師接著問:你們還知道哪些量?(長度、面積、質量……)

  教師說明:不能直接數,要用一定的單位來講計量.

  教師舉例:如:要表示鉛筆的長度,可以用1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鉛筆有幾個1厘米,鉛筆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2)教學量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向學生介紹:長度的產生

  使學生明確:早在古代,人們就有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投影出示如課本77頁插圖)把中指頂端一節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扎).

  教師向學生介紹:面積的產生

  關于面積計量的產生:古時候,尼羅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們生活幸福,可是,尼羅河經常泛濫,沖毀兩岸的田地、房屋,使人們的生活受到重大損失.洪水退去,人們經常為了土地的分割而發生沖突,由此人們產生了計量土地面積的大。疵娣e)的需要,這就是最早面積計量的萌芽.【演示動畫“面積計量的產生” 】

 。3)由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介紹關于量的產生.

  (4)關于計量單位的發展、統一

  教師說明:在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們采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人們交往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成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我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統一了度、量、衡的單位.我國原來使用市制的計量單位,如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等,這些都在1990年廢除了.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在法定的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一致.

 。5)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學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

  (1)教師提問:要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必須用長度單位來計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師提問: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實踐:找一找身體的哪部分與這些長度單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些長度.)

 。3)教師歸納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練習:

 、俟罍y一條線段的長度: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進行實際測量:長度是多少?為什么?

 。ň段中有幾個1厘米,這條線段就是幾厘米)

 、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數學書的厚度是12.

  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120( ).

  教學面積單位.

  教師提問: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什么的?

  使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算.

  啟發學生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讓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說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師歸納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師舉例說明1平方千米、1公頃、有多大.

  教師歸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教師指出:平方千米、公頃是計量士地面積的單位.

  4.學生討論: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意義不同;進率不同)

  5.練習:

 。1)估測數學書封皮的大小.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測量書皮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計算面積,看與估測的結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頃=(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課桌的面積是30( ).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學校禮堂的面積是1200.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填寫課本78、79頁“常用面積單位表”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先目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實際量一量,把結果分別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數量.

  目測結果

  實際測量結果

  相差數量

  教室長

  教室寬

  3.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幫忙解決實際問題.【演示動畫“長度單位”】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品:要為窗戶添置窗簾、為寫字臺配上玻璃板、還要為單人床上配置床單.請同學們幫助張老師算算:每樣東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窗簾、床單應該比實際窗戶、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應與寫字臺的大小一樣或略小一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問題或補充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 

  量一量學校的籃球場或操場的長和寬,再算出球場或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篇4

  課題: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培養學生上網查詢、收集信息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3.使學生知道量是人們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受到初步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形成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熟記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導入  :在前幾冊中,我們已經分散地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長度,那么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首先我們來研究計量的產生.(板書課題:計量的產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計量的產生: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量:

  教師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教師向學生說明:計時的時間是一種量.

  教師接著問:你們還知道哪些量?(長度、面積、質量……)

  教師說明:不能直接數,要用一定的單位來講計量.

  教師舉例:如:要表示鉛筆的長度,可以用1厘米做單位進行測量,鉛筆有幾個1厘米,鉛筆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2)教學量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向學生介紹:長度的產生

  使學生明確:早在古代,人們就有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投影出示如課本77頁插圖)把中指頂端一節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扎).

  教師向學生介紹:面積的產生

  關于面積計量的產生:古時候,尼羅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們生活幸福,可是,尼羅河經常泛濫,沖毀兩岸的田地、房屋,使人們的生活受到重大損失.洪水退去,人們經常為了土地的分割而發生沖突,由此人們產生了計量土地面積的大。疵娣e)的需要,這就是最早面積計量的萌芽.【演示動畫“面積計量的產生” 】

  (3)由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介紹關于量的產生.

 。4)關于計量單位的發展、統一

  教師說明:在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們采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人們交往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成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我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統一了度、量、衡的單位.我國原來使用市制的計量單位,如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等,這些都在1990年廢除了.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在法定的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一致.

 。5)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學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

 。1)教師提問:要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必須用長度單位來計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師提問: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實踐:找一找身體的哪部分與這些長度單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些長度.)

 。3)教師歸納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練習:

 、俟罍y一條線段的長度: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進行實際測量:長度是多少?為什么?

 。ň段中有幾個1厘米,這條線段就是幾厘米)

 、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數學書的厚度是12.

  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120( ).

  教學面積單位.

  教師提問: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什么的?

  使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算.

  啟發學生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讓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說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師歸納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師舉例說明1平方千米、1公頃、有多大.

  教師歸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教師指出:平方千米、公頃是計量士地面積的單位.

  4.學生討論: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意義不同;進率不同)

  5.練習:

 。1)估測數學書封皮的大小.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測量書皮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計算面積,看與估測的結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頃=(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課桌的面積是30( ).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學校禮堂的面積是1200.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填寫課本78、79頁“常用面積單位表”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先目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實際量一量,把結果分別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數量.

  目測結果

  實際測量結果

  相差數量

  教室長

  教室寬

  3.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幫忙解決實際問題.【演示動畫“長度單位”】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品:要為窗戶添置窗簾、為寫字臺配上玻璃板、還要為單人床上配置床單.請同學們幫助張老師算算:每樣東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窗簾、床單應該比實際窗戶、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應與寫字臺的大小一樣或略小一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問題或補充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 

  量一量學校的籃球場或操場的長和寬,再算出球場或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常用的計量單位-計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通用14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0—132頁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知道,能夠進行面積單位 間的簡單換算。...

  •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通用2篇)

    教學目的:通過,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面積單位,初步明確: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

  • 面積單位教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想想做做”第3到8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面積單位,能直接計量或估計面積大小,逐步提高對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大小的直觀判斷能力。2、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 數學教案-面積單位的認識(通用8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60~62頁。教學目標: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

  • 6.6.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人教課標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方法,熟練地進行換算。2、培養學生類推和逆向思維的能力。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

  • 土地面積單位(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公頃、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過實際測量和觀察,知道1公頃有多大.2.使學生掌握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3.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有多大,掌握間的進...

  •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類推的能力.3.培養探索、應用的意識.滲透變與不變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過程一、復習.1.常用的長...

  •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

    以下是《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一)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單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面積單位的認識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教材第六冊p 80~81頁上的教學例題,“想一想”,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教材簡析]這一部分內容屬于課程標準“空間與圖形”領域中的“測量”。...

  •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面積單位的進率.(二)使學生能夠進行面積單位間的簡單換算.(三)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認真觀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理解并掌握面積...

  •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2、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二)能力訓練點1、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2、能準確地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

    教學目的通過,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面積單位,初步明確1厘米、1分米、1米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教學難點明確分清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 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36頁例3。教學目標:1、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了解面積單位的書寫格式。 3、掌握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區別,能夠給物體選擇合適的單位。...

  • “面積單位”教學實錄與思考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面積的過程,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過遷移體會平方分米。...

  • 6.6.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人教課標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0—132頁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知道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面積單位 間的簡單換算。...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a篇片在线观看网址 | h片在线看| 国产成人18黄网站免费观看 |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 | 99tv成人影院 | 小嫩嫩12欧美 |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 | 午夜理论在线观看无码 | 日本精品久久久影院 | 国产四区视频 | 超碰97人人人人人蜜桃 | 亚洲午夜国产 |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 国产精品v?尤物在观看2021久久 | 丰满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 日本人配种XXXX视频 |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 www.亚洲.com | 成全动漫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国产毛片在线 |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 青青草伊人 | 樱花草在线观看播放免费视频 | 日韩三级在线 | 久操国产精品 | 新版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官网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无码一区无广告 | 国产经典久久久 | 日皮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