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朗讀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是了解故事內容,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課前準備:
1.向身邊的人訪談對幸福的理解。
2.搜集關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歌聲導入,齊唱《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演唱《我們的生活多么幸!,在歌聲中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在熱烈的氣氛里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生活過得這么幸福,誰想說說你在什么時候會感到幸福呢?(生自由說)可是你們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這個問題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板書課題,讀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1.自由讀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自由讀書后交流)
三、三個青年人是怎樣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再次閱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四、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
讀句子,想情景,議現實,感情讀。
五、表演故事,深化對故事情節和個人物對話的理解!
1、小組合作,組內表演。
2、班上表演,演后評點。
六、拓展交流。
除了勞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之外,生活中我們還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聯系親身經歷和課前做的訪談,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1、分組討論,全班交流。
2、交流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
八、作業:
1、課外閱讀有關幸福的文章。
2、課后寫寫“幸福是—— ”,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 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做一番心靈的表白。
板書設計:
十年前 砌井問幸福
幸福是什么 {
(靠勞動 盡義務 做益事) 十年后 各自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