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教學設計及反思
設計思路:
新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真與活,首先是預設上要做到真與活。如何在課上透出語文味?如何給孩子真收獲?這是我們每位老師要在真字上所做的文章。怎樣使孩子學得有興致?怎樣使孩子學得很暢快?這就要歸結于文本讀解的活。本課預設的“真”有兩條線:一是讀,讓學生充分地讀。脫離了讀,語文總不是個滋味,通過朗讀、速讀、對讀、引讀、默讀、研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悟情,讀中提升讀的本領、激發對讀的興致。二是寫。一堂課要盡可能使學生有動筆的機會,這種練筆日積月累將不斷豐實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一堂語文課才是充實的課,學生才有真收獲。至于活,我主要強調過渡的自然以及形式的創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學習明快的節奏感,步步挺進,漸入佳境,得益于無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研讀課文,抒發感受。
2.過程和方法目標: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信守諾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時安排:2教時
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課件: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樹呢,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 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美麗的故事。
2.板書課題:去年的樹(齊讀)
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質疑問難。
1.請大家讀課文,哪里不明白的,打個問號。
(學生讀,教師巡視,隨即點撥:有的小朋友在讀第二次了,真認真啊!有的小朋友結合課后問題去讀,這是一個閱讀的好習慣。)
2.交流初讀心得
讀到現在,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疑問:
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區別?(這兩個詞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帶有贊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國”,“歌唱家鄉”,“歌唱美麗的景色”,而“唱歌”不含這些意思。
b.鳥兒為什么要對著燈火唱起去年唱過的歌?題目為什么取“去年的樹”?
(你的問題很有價值。還有哪些同學也有這個疑問?這個重要的問題待會兒我們一邊深入地研讀課文,一邊思考著解決好嗎?)
……
3.小結:同學們初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這么大的收獲,真會讀書!
三、初步研討,合作學習,主動探索
師:孩子們愛讀書,也很會讀書,邊讀邊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仍然用讀書的方法,在讀書中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剛才通過初步的讀,我們知道了小鳥和樹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個方面來寫了小鳥和樹的友情?
1、請大家默讀課文,用“??”勾出描寫小鳥和樹友情的詞語或句子。哪里讓你感動的,在邊上畫一顆心 。
同學們靜下心來,細細地讀這些句子,讀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同時也結合著思考剛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
a、學生讀書,勾畫批注,主動思索(巡視,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