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白鵝》教學案例
生:讀“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師:鵝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這種吃法叫三眼一板。“三眼一板”指音樂節拍,四四拍。文中指什么呢?
生:文中指鵝吃飯的順序不能打亂。
生:再讀“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
師:出示句子:“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自由讀,你發現什么?
生:站起來微笑。
師:他用笑臉告訴我,他還沒發現。
生:再讀,邊讀邊想象狗偷吃鵝的飯后,揚長而去的畫面。
師:同桌互讀,加上動作。
(這時最后一排只有一名學生,陳老師便坐在他旁邊,認真聽這位學生讀書。)
師:指名讀。
(生邊讀,師邊指導,指導讀“揚長而去”、“空空如也”。)
師:聽著你讀,我也想讀。
(師范讀,注意了語調、停頓、重音,還加上了動作,讀得生動有趣,生聽得聚精會神,時時歡笑。)
生:自由讀句子。
師:誰想讀一讀?
生:讀得繪聲繪色。
(學生邊聽邊發出會心的笑聲。)
師:我真佩服你的朗讀。
生:邊讀邊加上動作,讀出了趣味,讀出了對鵝的喜愛之情。
(學生邊聽邊開懷大笑。)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發現自己不會讀書了。
師:作者對這只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生:我覺得作者非常喜歡這只白鵝。
生:作者用“鵝老爺”、“架子十足”等詞語,表現了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師:怎樣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你能把這個句子換一個詞語來讀嗎?
生:好一個高傲的白鵝!
生:好一個架子十足的白鵝!
生:好一個大模大樣的白鵝!
(點評:陳老師采用自由讀、指名讀、范讀、學生互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有目的,有層次地讀,讀得引人發笑,讀得入情入境,讀得妙趣橫生。)
【案例評析】
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構成的,教學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關注細節,就是關注教學行為的改變,就是重視新課程的理念能否落實到位,就是追求教學實踐的智慧與藝術的統一。在片段一中,陳老師指導學生寫“脾氣”的“脾”,因為這個字的右邊中間的一撇,學生最容易寫錯,這樣一指導,學生就掌握了“脾”的寫法。在片段三中,當同桌互讀時,最后一排只有一名學生,陳老師急忙坐在這位同學的旁邊,認真地聽他讀。這個教學細節留住了一份精彩,營造了一份美麗,不僅讓這位學生感動,而且讓所有聽課的老師受到啟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靈活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教師用激情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積極的閱讀情境中深入課文,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得有效。本案例中,陳老師以讀為本,抓住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和重點詞語“高傲”展開教學,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悟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在片段三中,讀的形式多樣,讀的層次清晰,讀的目的明確,學生讀出了自己的感受,走進文本的語言深處,真正與文本對話,創造出生動而有情趣的課堂。因此,課堂上時時有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