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生字。(小組成員輪流讀,相互糾正。)
(2)我會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有的讀,有的到小黑板上書寫展示)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
長城建造的那個年代,一時間學生思緒萬千……
【設計意圖:掌握了字詞,激發了學生要學習課文的主動性,為下面環節的開展掃清了障礙。】
課內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 huì
2.比一比,再組詞: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板題:長城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中外游客贊譽,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它的偉大吧。
2、創設情境,放開品讀
(1)由學生交流怎樣進一步讀書。教師圍繞解說引導激發。
第一段:讀文看圖,看圖讀文。
讀中一觀山勢——崇山峻嶺;二看長城——蜿蜒盤旋;三想畫面——氣勢飛揚雄偉壯觀。
問:讀了這段,你們有話想說嗎?
第二段:讀文解圖,認識長城。
從這段中你們讀出了什么?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結構,二是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三是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相機抓住學生的第一句朗讀:在品味“站”“踏”“扶”中。
問:你是怎樣走上長城的?你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讀第二句:問:你面對的是什么?讓學生走入情景,體會腳下陡峭的山嶺,肩上沉重的條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三句,想象:你們從多少這個詞想到了什么?從才上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不易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結、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等詞語,但具體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這一世界奇跡卻得學生透過文字去體會,所以這一環節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平臺,“想象勞動人民建造長城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這樣,學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讀出無比自豪
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設計意圖: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步融進作者的思緒與情感。】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搜集我國的文化遺產資料,了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知識。
五、練習:
讀句子填空:1.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錢不到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 ”寫出了長城的長;“多少”和“長”說明 。
2.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
“不過幾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過兩三小時”表示時間 ;“不過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說話者認為寫作文 。
你能用“不過”說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