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說課
一、說教材
《全神貫注》是選自人教版四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敘了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次到大雕塑家羅丹家里作客,目睹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場面,感受到他全神貫注的工作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一個成語故事,亦是名人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勵志故事。教學中,我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讀懂全文,讀進去讓感人的細節、場面吸引學生的視線,撥動學生的心弦;讀出來,讓豐富的語言激活學生的心田,讓語言與精神的結晶在學生的心田中曼舞輕揚。
二、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略讀課文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抓住閱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質疑思考,通過對課文重點語句的感悟、理解、品位、積累,使學生得到思想的啟迪、思維的發展,同時獲得語言的增量。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閱讀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點,預設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能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摯友、全神貫注、癡癡地、莫名其妙”等詞的意思。
2.能抓住第一、二和結尾段的重點語句,感悟羅丹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
3.學習羅丹工作時的認真勁,知道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中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1.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朗讀想象,入情入境,體驗羅丹工作時的忘我和投入。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知道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投入的道理。
五、教學準備
1.學生認真預習課文,結合課后資料袋和課外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羅丹和茨威格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2.教師準備簡單的教學課件。
六、說教學流程
根據課文文本的特點、中段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我預設了以下三個版塊的教學:(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二)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精神。(三)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下面我將著重說說我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
首先,我在導入環節時就充分尊重學生真實的預習情況,教學非零起點。指名學生上臺書寫課題:全神貫注。通過學生的書寫和觀察,自然而然理解了課題的意思,并利用課題“全神貫注。”來梳理課文的內容,從整體來感知課文的大概意思。
其次,在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精神板塊中,我以課前學習提示中的三個問題為線索,指導學生質疑默讀課文,梳理條理,重點要完成第二和第三個問題,把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再聯系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體會。這樣的教學有的放矢,學生的思路有章可循,過程有法可依,不僅學習的效率高而且學習能力強。
接下來,學生先自讀課文,圍繞關鍵句,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然后在交流中讀好句子,談談感受,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點撥,抓住句子在表達上的特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錦上添花。
預設重點句子如下:
1.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教師重點指導,把句子找出來并不難,難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繪聲繪色地讀。師生分別讀分號前后的兩個分句,再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也可以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讀,使學生真情流露,讀出自己的理解,體現獨特的個性,在輕重快慢、抑揚頓挫中味道自然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