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說課
2.他像喝醉了灑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教師引讀:一刻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學生接讀。重點抓住“癡癡地”一詞,糾正學生膚淺的認識,“癡癡地”并非是“呆呆地”、“傻傻地”,并與句中的“醉”字整合起來,讓學生感受羅丹如醉如癡地、全身心陶醉在他藝術創作中的那種狀態。
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學生自己對重點詞句的品味,關鍵句的朗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場面,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之下,無論是學生的語言還是思想都會在熏陶中感染、拔節。
最后在拓展延伸,升華主題環節中,讓學生讀讀畫畫抄抄印象深刻的句子,積累精彩的語言。課后資料袋適時補充,一個杰出的雕塑就是羅丹一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全神貫注地付出;一個個精美絕倫的雕塑就是他一次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次全神貫注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讓羅丹的藝術和他的思想再一次在學生的心靈中敲響最強音。
教師補充課外資料:羅丹有一個朋友叫斯蒂芬·茨威格對親身經歷的這件事深有感觸,同時他以作家敏銳的眼睛發現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課件出示:我那時只有25歲,在巴黎有很多人欣賞我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很喜歡,只是心里覺得我還可以寫得更好,可是找不到問題的所在,后來一個偉大的人給了我一個偉大的啟示!
讓學生明確偉大的人是誰?偉大的啟示又是什么?自然地引出結尾重點句的教學,并在“一切工作”加上著重符號,在反復地朗讀中加深理解,提升感悟。結尾的想象練筆:茨威格對這件事深有感觸,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還能做的更好,只是我還找不到問題的所在,今天。這既是對重點句的理解,又讓學生真情投入,把內化的感受用語言噴薄而出。學生可以用上板書上的詞,也可以是自己積累的詞,或者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把學習課文的感受內化為自己的感受,與文章的主題產生碰撞與共鳴。
七、說板書設計、作業
板書設計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任何一則好的板書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的服務的。精心設計的板書,它既有利于教師理清學生的思路,又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本課的板書預設如下:
*全神貫注
如醉如癡
陶醉
持之以恒
……
板書看似簡約但不簡單,可以根據課堂生成靈活調整或增加,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這樣的板書學生不僅會說、會寫而且還會用。
練筆作業在課堂完成,使減負真正得到落實。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緊緊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力圖讓語文教學“味正情濃”。正像葉老說的:既要有語感的敏銳,既要從語言文字去揣摩,又應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學習得到增量,思維得到啟迪,情感得到熏陶,這是語文教學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