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說課(精選2篇)
全神貫注說課 篇1
一、說教材
《全神貫注》是選自人教版四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敘了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次到大雕塑家羅丹家里作客,目睹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場面,感受到他全神貫注的工作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一個成語故事,亦是名人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勵志故事。教學中,我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讀懂全文,讀進去讓感人的細節、場面吸引學生的視線,撥動學生的心弦;讀出來,讓豐富的語言激活學生的心田,讓語言與精神的結晶在學生的心田中曼舞輕揚。
二、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略讀課文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抓住閱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質疑思考,通過對課文重點語句的感悟、理解、品位、積累,使學生得到思想的啟迪、思維的發展,同時獲得語言的增量。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閱讀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點,預設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能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摯友、全神貫注、癡癡地、莫名其妙”等詞的意思。
2.能抓住第一、二和結尾段的重點語句,感悟羅丹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
3.學習羅丹工作時的認真勁,知道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中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1.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朗讀想象,入情入境,體驗羅丹工作時的忘我和投入。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知道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投入的道理。
五、教學準備
1.學生認真預習課文,結合課后資料袋和課外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羅丹和茨威格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2.教師準備簡單的教學課件。
六、說教學流程
根據課文文本的特點、中段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我預設了以下三個版塊的教學:(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二)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精神。(三)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下面我將著重說說我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
首先,我在導入環節時就充分尊重學生真實的預習情況,教學非零起點。指名學生上臺書寫課題:全神貫注。通過學生的書寫和觀察,自然而然理解了課題的意思,并利用課題“全神貫注。”來梳理課文的內容,從整體來感知課文的大概意思。
其次,在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精神板塊中,我以課前學習提示中的三個問題為線索,指導學生質疑默讀課文,梳理條理,重點要完成第二和第三個問題,把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再聯系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體會。這樣的教學有的放矢,學生的思路有章可循,過程有法可依,不僅學習的效率高而且學習能力強。
接下來,學生先自讀課文,圍繞關鍵句,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然后在交流中讀好句子,談談感受,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點撥,抓住句子在表達上的特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錦上添花。
預設重點句子如下:
1.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教師重點指導,把句子找出來并不難,難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繪聲繪色地讀。師生分別讀分號前后的兩個分句,再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也可以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讀,使學生真情流露,讀出自己的理解,體現獨特的個性,在輕重快慢、抑揚頓挫中味道自然就出來了。
2.他像喝醉了灑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教師引讀:一刻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學生接讀。重點抓住“癡癡地”一詞,糾正學生膚淺的認識,“癡癡地”并非是“呆呆地”、“傻傻地”,并與句中的“醉”字整合起來,讓學生感受羅丹如醉如癡地、全身心陶醉在他藝術創作中的那種狀態。
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學生自己對重點詞句的品味,關鍵句的朗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場面,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之下,無論是學生的語言還是思想都會在熏陶中感染、拔節。
最后在拓展延伸,升華主題環節中,讓學生讀讀畫畫抄抄印象深刻的句子,積累精彩的語言。課后資料袋適時補充,一個杰出的雕塑就是羅丹一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全神貫注地付出;一個個精美絕倫的雕塑就是他一次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次全神貫注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讓羅丹的藝術和他的思想再一次在學生的心靈中敲響最強音。
教師補充課外資料:羅丹有一個朋友叫斯蒂芬·茨威格對親身經歷的這件事深有感觸,同時他以作家敏銳的眼睛發現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課件出示:我那時只有25歲,在巴黎有很多人欣賞我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很喜歡,只是心里覺得我還可以寫得更好,可是找不到問題的所在,后來一個偉大的人給了我一個偉大的啟示!
讓學生明確偉大的人是誰?偉大的啟示又是什么?自然地引出結尾重點句的教學,并在“一切工作”加上著重符號,在反復地朗讀中加深理解,提升感悟。結尾的想象練筆:茨威格對這件事深有感觸,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還能做的更好,只是我還找不到問題的所在,今天。這既是對重點句的理解,又讓學生真情投入,把內化的感受用語言噴薄而出。學生可以用上板書上的詞,也可以是自己積累的詞,或者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把學習課文的感受內化為自己的感受,與文章的主題產生碰撞與共鳴。
七、說板書設計、作業
板書設計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任何一則好的板書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的服務的。精心設計的板書,它既有利于教師理清學生的思路,又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本課的板書預設如下:
*全神貫注
如醉如癡
陶醉
持之以恒
……
板書看似簡約但不簡單,可以根據課堂生成靈活調整或增加,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這樣的板書學生不僅會說、會寫而且還會用。
練筆作業在課堂完成,使減負真正得到落實。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緊緊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力圖讓語文教學“味正情濃”。正像葉老說的:既要有語感的敏銳,既要從語言文字去揣摩,又應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學習得到增量,思維得到啟迪,情感得到熏陶,這是語文教學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
全神貫注說課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全神貫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設計及理念、教學流程、教學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由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都是講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并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全神貫注》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突然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內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2、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本課6個生字。
3、能力目標: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言行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并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高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佳時期,這也是課標的要求。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接觸過不少寫人的課文,但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技能還不夠熟練。而本篇課文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傳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好課文。
三、教學設計及理念: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根據以上教學理念,我采用研讀教學模式,讓學生按照“自讀準備、默讀探究、選讀研討、品讀拓展”的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以讀為主線,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的內容,在研究交流當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參與和合作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四、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揭示課題,回顧略讀課文的學法。
“全神貫注”這個詞的含義,對小學生來說還是很抽象的,是很難理解的,所以我采用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的方法來揭題,問他們: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學習或做事時特別投入,特別專注的時候?學生有的說: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迷,我看書的時候,身邊發生什么事情都不會影響到我。還有的學生說:我特別喜歡畫畫,有一次大概畫畫太認真了,連媽媽回來了都不知道。于是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就叫“全神貫注”,你們認為在學習和做事的時候,全神貫注重要嗎?就這樣在同學們熱熱鬧鬧的交流中揭示了課題,明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為本課難點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一起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看本課文前引言一起制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第二板塊:研究學習,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這一大板塊學生是按“自讀準備、默讀探究、選讀研討、品讀拓展”四大環節來學習的。
下面我說一下每一環節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
一、自讀準備:自讀課文,弄懂本課的生字詞,匯報課前搜集的資料。
二、默讀探究:默讀課文,勾畫文中反映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和理解。
三、選讀研討:四人小組討論學習結果,再全班研討交流。
四、品讀拓展:再讀一遍課文,談收獲(兩方面的,讀文后的感受和寫法上的收獲)
第三板塊:拓展訓練,提高寫作技能。
當場來創造一個情景,表演一個全神貫注學習的人,其他同學要運用恰當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和適當的比喻聯想把全神貫注學習的這位同學的樣子描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