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教案《頤和園》
技能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邊讀邊想象,了解頤和園景色特點。
3、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在深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及才能。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
2、學習本課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課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形式:自主探究式學習(選擇議題―――研讀討論―――匯報結果―――學習遷移)
創新藍圖:1、借助小組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彼此之間優勢互補,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2、創設情境訓練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組織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目標設計意圖課后準備1、準備《頤和園》圖片、文字、資料、錄像帶、投影片。2、布置學生熟讀課文。1、收集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2、熟讀課文初步了解頤和園的有關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做好知識儲備。導入新課整體感知1、教師配合錄像帶范讀課文。2、提問引導學生說說頤和園給自己留下的整體印象。3、組織學生能夠理清游覽順序。1、欣賞全文2、說說自己的感受。3、小組合作,理清作者游覽順序。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感知理清順序學習第2至第5自然段1、出示2-5自然段學習提綱:(1)有感情朗讀(2)研討各景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句子能體會出來(3)質疑問難,組織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巡回指導,參與探究。2、引導學生欣賞以下重點句反復品讀,體會景物特點同時解疑答惑。1、 選擇議題2、 研讀討論,質疑問難3、 按游覽順序匯報結果抓住特點感受體驗通過探究性閱讀,初步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感受探究性學習的樂趣。 1、這條長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間。2、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3、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4、橋欄桿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小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1、通過比較朗讀感受長廊的長。2、通過“聳立”、“閃閃發光”體會佛香閣的雄偉、壯麗。3、通過對比喻句的理解、感受昆明湖的靜、綠。4、通過“都”、“也”體會獅子之多,且形態各異,進一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及才能。 學習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明白結尾進一步深化中心、抒發情感的表達方式。朗讀感悟明白結尾的表達方式明確語言要點朗讀訓練組織學生自由結合、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展開朗讀競賽、與學生共同評議。1、 自由組合帶感情朗讀。2、 展開競賽3、 與老師共同完成對同學的評議1、進一步加強朗讀訓練。2、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訓練朗讀加深理解拓展練習引導學生以課文內容為資料為大家介紹一處自己喜歡的景點,可以選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引用課外資料創造性地介紹。介紹自己喜歡的景點。進行語言訓練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總結全文學習遷移1、 總結寫作方法2、 布置學生課下仿寫一處自己熟悉的地方。靜聽思考體會寫作方法并加以運用使學習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