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雜談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qū)張家集鎮(zhèn)李坡小學 方洪濤 張春煥】〖拋棄“求同”鼓勵“求異”〗
多年來的聽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學中的整齊劃一現(xiàn)象。為了讓學生說出教師預定的答案,不惜喊上一大批學生窮問不舍,甚至一字之差也要糾正,非達到眾口一詞方可罷休。有些教師還讓學生背詞語解釋,背段落大意,背中心思想,個別教師甚至讓學生背一篇寫人記事的作文,以應付考試。這些做法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摧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不可取的。
由于事物的多樣性和多變性,其發(fā)展結(jié)果可能不一樣,問題答案也可能是多種的,所以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允許學生有與眾不同的答案,只要他們言之有理,然后再引導他們?nèi)ヅ︱炞C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在事實面前讓學生肯定或否定自我。如教學《烏塔》一課后,教師往往會圍繞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體會,這樣就束縛了學生思維。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談看法:
1、烏塔是一個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的人(每到一處都先查找警察局電話號碼);
2、烏塔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等等。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qū)九龍第三小學 吳秀賢】
〖改變提問方式,讓學生愿說〗
以往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學生答,而且都是帶有一種強迫性的語氣。許多時候,學生往往出現(xiàn)沉寂與冷漠。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提問的方式,比如:誰來當小老師設計一個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用一種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幫幫老師嗎?這樣,學生就會很樂意地回答。有一次,我在教學《烏塔》一文時,學完課文后,便提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說烏塔些什么?”這時,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來,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舉手。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老師都有很多話想對她說,你能幫幫老師嗎?你能代老師說說話嗎?”這是,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有的還說老師我來幫你。看著同學們都樂意幫老師的神情,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真勇敢,一個人獨自游歐洲。”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我要向你學習,自覺鍛煉自己。”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是可愛又可敬,我能和你一起游玩,那就好呢。”……
【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zhèn)培蘭小學 劉玉俏】
〖課堂互動,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對每一篇課文,每一個命題乃至種種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也是多元的,這是一種客觀事實。教師在認識“多元”這一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一定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對于學生這種既是“自己的”又是“獨特的”體驗,教師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如在教學《烏塔》一文時,有學生提出這樣的體驗:“我們在家,父母尚且放心不下,總要我們處于他們的視線范轉(zhuǎn)之內(nèi),如果我們也像烏塔那樣,十四歲就要出遠門,周游列國。不難想象我們的父母會怎么樣?我們總不能為了鍛煉自己,而讓我們的父母操心吧?”對學生的這種見解,教師應給予充分尊重、理解、鼓勵,甚至欣賞。當然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題,也就是把握文章教學內(nèi)容的真正價值取向。在課堂教學中應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思辨時間,充分地發(fā)表見解、相互辯論,在讀中感,在思中悟,在辯中明,在說中得。學生是有理想、有情感的生命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對作品有不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