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案設計
教學設計:教學課型:自讀課
教學方法:教師用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學生通過討論等學習方式展開學習,在合作研究、發現、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和發展。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引導質疑,回答問題。
4、再讀課文,細細感悟。
5、拓展延伸,討論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理,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勤奮努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
2、讀懂課文,能理解文章記敘的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最遠到過什么地方?是和誰一起去的?(學生自由說)
2、板書課題。(烏塔)
二、檢查自學情況。
(一)出示幻燈片,檢查生字詞。
(二)出示幻燈片,檢查課文的理解情況。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是按怎樣的寫作順序寫的?
2、烏塔一個人去過哪些國家和城市?
(三)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四)教師點評、小結學生預習情況。
三、引導質疑,學習新課。
1、出示幻燈片假設:假如你獨自遠行,在旅行前你將做哪些準備?在旅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生回答:旅行一般要準備旅行經費和旅行路線與日程,要注意安全。
3、讀了《烏塔》這一課,再根據上面的回答同學們就這一課可以提哪些問題。
4、生質疑。
a、烏塔在旅行時是怎樣注意安全的?
b、烏塔的旅費是如何得來的?
c、烏塔是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的路線的?
5、學生解疑。
6、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四、細讀課文,引導探究。
1、出示幻燈片,范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
你覺得烏塔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畫出相關句子,把你的理由、見解和感受交流一下。
2、小組交流收獲。
3、集體反饋。(可充分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理由、見解和感受)
4、師一邊聽學生交流一邊點評,最后教師小結。
五、討論交流,拓展延伸。
1、出示幻燈片: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3、集體反饋。
4、教師提出自己的見解。
(老師認為: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還是可以一個人獨自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到外面增長一些見識,拓展一下視野,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培養自己自立自強的精神。)
5、點擊拓展延伸,了解國外孩子的吃“苦”教育方法,使學生受到啟發。
板書設計:
烏塔
一、懂得自保自救
二、打工掙錢
三、閱讀書籍,了解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