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教學設(shè)計】
古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古詩詞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閱讀、理解、領(lǐng)悟和欣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詞作品中情感與美的熏陶。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采用逐字逐詞逐句的呆板方法進行教學,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沒有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與作品的無窮魅力。
《憶江南》堂課的教學,我準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采用“自主閱讀──相互交流──領(lǐng)悟賞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整體感知作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來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⑴ 訓練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查看注釋等方式理解詞的意思。
⑵ 通過領(lǐng)會作品中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⑶ 通過課堂答問,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⑴ 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⑵ 通過對詞中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⑶ 通過感悟作品的無窮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意思;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出詞中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實錄】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詞。(板書 憶江南 )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詞嗎?它和學過的詩有什么區(qū)別?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中的“預習提示”。(學生看書并思考)
生回答問題:(略)
師歸納:
詞與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兩朵奇葩。詞興起于晚唐,繁榮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長有短,能比較靈活地反映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思維情感。詞有不同的“詞牌”,如“憶江南”、“西江月”、“漁歌子”、“浣溪紗”等。詞牌與音樂曲譜有關(guān),而與詞的內(nèi)容一般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師: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學過他的什么詩?你能向大家對他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嗎?
生1:這首詞的作者是白居易,我們學過他的詩有《賦得古草原離別》。
生2:白居易是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唐代三大詩人。
師介紹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風平易,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作品。他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白居易在50歲時曾先后出任過杭州、蘇州刺史,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憶江南》這首詞是他晚年閑居洛陽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參看課文下面的注釋,認真讀課文,了解詞的意思。
(學生自由讀文)
師:同學們讀了這首詞,那么作品主要講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