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知識點: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背誦并默寫課后的注釋。理解“盡、閑、厭”單字意思。
3、會用自己的話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根據學生課堂反應,教師提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圣”)
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板書。
(中華古詩詞博大精深,同學們都會背許多古詩,了解很多詩人,你知道“詩仙”是誰嗎?你還會背他的那些古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他的《獨坐靜亭山》)
二、檢查預習。1、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2、你理解了詩中哪些單字的意思?
(你能讀懂這首詩的意思嗎?來試著說一說。)
在學生交流中重點理解“盡、閑、厭”單字解釋。
(結合注釋理解詩句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3、誰能起來讀一下這首詩?
三、解讀詩句,感悟詩情。
1、學習“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畫一畫這兩句。
⑵理解“眾鳥”:
說一說為什么畫好多只鳥?
⑶理解“孤云”:
說一說為什么只畫一片云?
⑷理解“盡”和“去”。
2、品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感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心情怎么樣?(板書:獨)
(邊誦讀邊想象畫面。)
⑵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指名回答“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含義。
總結這兩句的含義:
一群群鳥兒沖向天空向遠處飛走了一片白云悠然地飄走了,也沒有了蹤影。(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后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獨嗎?讀后兩句。
3、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指板書),可見這里的“相看兩不厭”(指板書)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2)理解“看不厭”:
看敬亭山為什么看不滿足?──景美
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
(指班上一對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厭,很喜歡;她看你,看不厭,很喜歡。她把她當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所以看敬亭山看不滿足,也把敬亭山當成了──朋友。
(3)品析詩句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朋友,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這又是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朋友。
(4)指名回答“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含義。
總結這兩句的含義:
只有敬亭山和詩人出神地凝望著,互相看也看不厭。
4、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還孤獨嗎?這時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板書:不獨)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帶著高興的心情讀。(本人認為“高興”的心情是不對的,應該含有惋惜、嘆息的心情和境界。)
四、表情朗讀,升華詩意
(可以直接背誦學過的兩首詩。)
五、拓展延伸。
誦讀李白的兩首詩。
夜宿山寺 望廬山瀑布
危樓高百尺,日照香爐生紫煙,
手可摘星辰。遙看瀑布掛前川。
不敢高聲語,飛流直下三千尺,
恐驚天上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六、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