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山水》學習指導和練習
2、本文的詞匯豐富,句子優(yōu)美,除了在閱讀過程中結合上下文理解外,還要進行積累和學習運用。如對詞語進行歸類;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語段,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這些詞語;用幾個詞語連綴成幾句話,如用“峰巒雄偉,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連綿不斷”等詞語寫一段話;還可以仿照例句寫話,如仿照“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的句式練習寫話。
習題點撥:
一、聽寫生詞:
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云霧迷蒙、綠樹紅花、連綿不斷、竹筏小舟
二、課后習題講析:
1、課文寫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讀,還要把課文背下來。
2、我們來認真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再聯(lián)系上文,說說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段話中較難理解的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理解最后一段,必須聯(lián)系全文的內容。“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漓江水;而靜、清、綠的漓江水里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這里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這幅圖畫點綴得更美了。游客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qū)到陽朔縣,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說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正是由于這樣,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概括他觀賞桂林山水的整體感受。
3、我把課文第二自然段抄了下來,你抄了哪些?
4、閱讀鏈接《濃碧》。
濃碧
袁鷹
是誰將百里漓江
染成濃碧?
是誰在晶瑩的水底,
鋪下了片片芳草地,
輕軟又柔和?
船行在綠玻璃上,
人倒映在綠玻璃下.
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
像是向水面上問:
你下來嗎?
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題
1、畫去括號里不正確的字
翡翠無(暇 瑕) 船(漿 槳) (栽 裁)倒 竹(筏 伐)
2、詞語搭配,連線
波瀾壯闊 西湖
水平如鏡 大海
紅葉似火 泰山
峰巒雄偉 香山
3、在正確的讀音上面打“√”
⑴我看 ( kàn kān ) 見過波 ( bō pō ) 瀾壯闊的大海 。
⑵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 (s à n sǎn ) 出一道道水紋 , 才讓你感覺 ( jué jiào ) 到船在前進 , 岸在后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