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說課稿
(三)精讀課文,入境悟情
(四)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為了渲染情境,把孩子帶到情境中,讓同學們再看看昨天播放的二十年前的哈默,然后再看另一幅是成功后的世界石油大王哈默,他容光煥發,大腹翩翩,正笑容可掬地和我們的偉人鄧小平握手(幻燈片出示畫面)。學生動腦筋,充分發揮主動性:讓他們對比這兩幅圖的哈默有什么變化?這位令人羨慕的石油大王,為什么在他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就說過他是個富翁呢?引出課題《尊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尊嚴是本課的課題,是貫穿全文的主旨。我讓學生自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這群難民逃到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饑腸轆轆,面對食物是狼吞虎咽,只有一個年輕人是例外,請從文中劃出這個年輕人和其他的難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之處。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年輕人堅持不勞動不吃飯?(因為他是維護自己的“尊嚴”)通過對比,再一次理解主題“尊嚴”。
(三)精讀課文,入境悟情
《新課程標準》明確的指出: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應特別注重學法的指導和滲透。首先我著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課文2-5段,小組交流討論,抓住“例外”一詞:找出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對話,用筆劃出年輕人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說說他們的體會。
(出示幻燈片:① 他仰起頭:“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②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③“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從句子中品味哈默是個自尊、自強、而不失禮貌的人。(學生小組內練讀,讀出“自尊、自強而不失禮貌”語氣)
再次讓學生分小組朗讀2—5自然段,說說杰克遜大叔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進行準確、細致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品質的寫作方法。
記得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我讓學生反復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從讀中悟“尊嚴”,再次感悟主題“尊嚴”。
(四)課外拓展,升華感情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為了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顯示了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各抒己見。教師再總結:哈默用他的人格尊嚴抒寫了一個大寫的“人”,再次深化主題“尊嚴”,從而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體會人就要做一個大寫的人,“尊嚴”最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