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來
教學目的:
1、品讀課文,品味課文如何進行環境描寫,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2、讀寫結合,嘗試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環境描寫,使文章增色。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課文如何進行環境描寫,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切入重點
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是很吸引我們,回憶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小
說,這些小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回顧小說三要素)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英雄雨來》,請同學們回憶這篇課文講
述了雨來的哪些事情 ?雨來給你留下了怎樣印象?
《小英雄雨來》這部小說中的精彩情節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小說中雨來機智勇敢,有志不在年高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心田。小說中還有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環境)這篇課文中的自然環境描寫尤為出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深入研究課文中的自然環境描寫,想想它在課文中究竟有怎樣的作用呢?
二、師生共構,探究重點
(一)、設計學習步驟
我們找到了我們這節課的研究重點,請同學們結合我們積累的
學習文章的方法和步驟,設計一下我們怎么來研究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呢?(師生共同談論設計出學習步驟)
a、先自讀,勾畫出文中關于環境描寫的語句。(歸納:畫 語句)
b、學生回答抓重點詞或想象畫面。(歸納:想 畫面)
c、老師建議大家在研究重點語句時可以根據以下問題進行思考、批注。聯系上下文思考,這段文字可否去掉?為什么?(歸納:批 作用)
d、最后帶著自己體會理解讀一讀勾畫的句子。(歸納:讀 感情)
(二)根據學習步驟,自己學習。
(三)思考后,小組交流,補充自己的批注。
(四)全班交流,老師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1、整體訂正文中三處自然環境描寫的語句。
2、語段一:
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還鄉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
點撥重點:
⑴ 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句子中得兩處比喻,即把“蘆花”比作“白
雪”,把“葦絮”比作“鵝毛”體會還鄉河的美景。
⑵ 引導學生通過文章語句展開想象,體會雨來家鄉的美麗。
⑶ 引導學生聯系后文體會環境描寫和情節發展之間的聯系,因為
蘆花村緊靠還鄉河,雨來才有那么高超的游泳本領;因為還鄉河邊長著那么多得蘆葦,雨來后來能有可能在敵人眼皮底下潛水逃跑……
⑷通過體會引導學生總結此處環境描寫的作用:為后文埋伏筆。
語段二:
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
點撥重點:
(1)抓住句子中的比喻“像一塊一塊紅綢子”“像一大朵一大朵
雞冠花”結合圖畫體會這段環境描寫著力渲染出一幅美麗、壯麗的創面。
⑵結合上下文的情節,加深體會雨來犧牲的悲壯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