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竟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張望、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
1、提前閱讀整組課文,初步感知本組課文內容,自學生字。
2、課前體驗:蒙上眼睛,體會看不見的不便、困難與痛苦。
3、師生共同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圖片及影像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以“假如我是一個盲人”為話題,說說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2、師:是啊,一個盲人,成天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除了生活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不便,更痛苦的是,他們無法領略到世界的美麗。然而,卻有這樣一位小女孩,她雖然雙目失明,但卻感受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安靜。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她,了解在她身上發生的故事。板書課題。
3、初讀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⑴ 觸摸春天是什么意思呢?(觸摸春天就是感受春天)
⑵ 安靜是一位盲童,她怎么會感受春天?她是怎樣感受到的呢?
二、初讀課文,讀通文本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互評,并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
隨機正音:悄(qiǎo)然、弧(hǘ)線、飛翔(xiáng)
理解詞語意思:
流連、流暢(這兩個詞語中雖然都有一個‘流’字,意思可不一樣喲,區別兩個詞語的意思,‘流暢’一詞可聯系下文理解。)
悄然攏住(可借助動作演示理解)
撲騰──撲閃(借助動作演示區別它們在文中的不同意思)。
4、說一說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試著講講這個故事。
與學習小組內的同學交流閱讀后的初步感受,談談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學寫生字(生字格中第一排的生字)
重點指導:徑、磕
四、作業
1、抄寫生字并組詞。
2、比一比,再組詞:
徑──經 絆──拌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悟文本
引入:上節課我們初步讀懂了課文的內容,但這對于閱讀一篇文章來說還不夠,還應對文章進行仔細的研讀。這篇課文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詞句,讀時令人感到言盡而意無窮。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到這樣的詞句,并想辦法進行深入的理解。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1、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注,認真感悟,合作交流。師巡視并參與。
2、匯報交流:
師:你認為哪些詞句含義深刻,為什么?
⑴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① 引導學生抓住“竟然”“奇跡”等詞語,體會一個什么也看不見的盲童能準確抓住蝴蝶的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