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春天來了,盲童安靜在小區的綠地上以自已特殊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的影蹤。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屬于自已的春天。”
正是因為春天的繽紛,生命的美好,所以盲童的現實世界似乎是黑暗的,但特有的心靈訴求與接觸外界的觸摸方式讓她的世界逐漸鮮明開闊,使她的人生走向豁達,多彩!同時通過作者的觀察視角,使我們懂得對一個盲人“尊重”就是我們最大的人文關懷,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可創造,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美好。
【設計理念與目的】
葉對陶先生說:“只有從兒童心底流出的命題,兒童才會以極大的興趣對待它”。在美好的季節里來到盲人的特殊世界,尋找“同一個童年,同一個世界”的心靈共振點,進行文本與生活的對接,學生學習與語文課堂核心價值的相融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本節課在課堂上行走的主要方式是以文(涵詠文字)達情(理解與尊重),以情(美好的向往)托志(生命的豁達)。采取的策略主要在整體情境渲染下是在文本中找一找,重點句段反復讀一讀,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靜下心來寫一寫等,以期達到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學有所獲,在情感態度上學有所感,牽引到生活實際上學有所用,
【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發現安靜的春天。
1、造境(板書“春天”):唱出美好的春天:flash 《春天在哪里》
2、分享(說話訓練):春姑娘,春姑娘,我喜歡您,因為 。
師依學生所說,相機把春天的花草蟲鳥、藍天綠地、歌聲與微笑用簡筆一一展現畫畫出來。
小結:美好的春天,是我們快樂的理由;美好的春天,是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3、以讀帶思:走進安靜的春天。ppt:文第二自段。
(1)、師:讀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看到一個怎樣美好的春天?(一起來讀一讀)
(2)、文本置換(讀一讀):(ppt:春天來了,小區的▆地上花▆葉▆。▆花開了,▆▆ 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
師:從你磕磕絆絆的朗讀中,你感到一個盲人的世界是怎么樣的?
4、小結:盲人的世界跟我們有很大不同,盲人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今天,我們走近“安靜”去體會一下她帶給我們對春天,對生活,對生命的不一樣的感受。
(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已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從而獲得自已的意義。在課的伊始,以童年熟知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用唱一唱,說一說的形式再現春天的美好從而輕松“破題”。同時以讀帶思,通過文本置換觸動孩子們的敏感心靈從而為后面的復雜情緒體驗提供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