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之國》教學設計
三、以“反復詠嘆”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趣味
當我們面對美麗的風景,便情趣盎然、流連忘返,“牧場之國”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在本文的學習中,運用作者的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加上讀者的感受“好一個牧場之國!”,在課堂里師生反復詠嘆,層層深入,升華情感,語文的人文性在這里得到體現,關注學生的情感,讓課堂盡可能的生機盎然。
文本分析:
1、本文是略讀課文,閱讀提示提出閱讀要求。2、這是一篇寫景文章,文中描寫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展現了一幅自然動物人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從時間上看文中有兩幅圖――白天,家禽家畜的自由王國圖;傍晚,寧靜的牧場圖。從自然段看有四幅圖――花牛的家園、駿馬的王國、家禽家畜的天堂、晚霞滿天動物歇息的牧場。3、文章語言生動,采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句式優(yōu)美,意境開闊,適合學生朗讀和語言積累。4、本文所描繪的是異國風情,適合引導學生課外查找資料處理信息,使學習更加豐富。文后有資料袋,有助學生學習。
學生分析:
四下年級學生對于略讀課文已較為熟悉,他們已能夠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方式開展自主學習,也養(yǎng)成了讀后相互交流、展示的習慣。查找學習資料,進行信息處理也不再陌生,能在教師的布置下開展學習活動。寫景文章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接觸過一定的篇幅,大多數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自覺進行語言積累,會選擇欣賞的句段品讀體會、摘錄背誦。嘗試過“通過語言文字想像畫面”的學習方法,但是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整體感悟畫面,大多數學生沒有這樣的綜合概括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自主朗讀,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邊讀書邊想像畫面,感受荷蘭牧場的風光美,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體會動物與人、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意境。
3、個性化閱讀,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積累語言。
學習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關于荷蘭風景的資料,進行信息處理,能作概括性介紹。
教師準備幻燈片、學生課堂學習卡、拓展性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