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通過精讀課文一至四自然段,了解大意,體會文字所描繪的意境。
2、能發自內心地通過朗讀表現對文章的理解。
3、聯系課文,展開想象,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更好地理解課文,認識文章所描繪的世界。
4、領略文中所描繪的美景,發現家鄉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愛家鄉,喜愛自然。
教學重點: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礎上體味鄉里人家,體味鄉野之趣。
教學難點:聯系課文,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訓練,更好地認識文章及自己生活的環境。
課前活動: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怎么樣?給你一幅圖,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或想到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聯系課前活動:這些圖片你熟悉嗎?對啊,因為它們都來自我們生長的地方——板書:鄉下人家。
2: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走入__(生齊讀課題)
3:在你的印象中鄉下人家是怎樣的?
是啊,鄉下人家有著它獨特的風景,作者也有同樣的感受,書中就有兩個詞表達了作者的感受.那就是__師相機板書:獨特、迷人
二、學習一二段
過渡:鄉下人家是如何獨特 迷人的呢?我們先來看看門前院子里都有怎樣的景致?
(一)屋前搭瓜架
1:聽老師讀讀第一自然段,邊聽邊劃出你覺得美的句子。
師:聽了了老師的朗讀你覺得哪兒寫的美?美在哪?
生:“青、紅的瓜……可愛多了。”
師:這“別有風趣的裝飾”指什么?你家門前一定也有這樣的裝飾吧,說說看。
師:同樣是門前的裝飾卻讓我們感到可愛多了。
幻燈出示:
再次大聲讀一讀,我會填:
那南瓜、絲瓜的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給鄉下人家增添了(蓬勃生機)!花兒落了的時候,(青紅的瓜),像(彩燈)似的掛在房前,襯著(長藤綠葉),雖不如高樓門前的石獅子(威武),也不如旗桿(高大),也不如霓虹燈(絢麗),卻是那么(別有風趣,可愛)!瓜架和屋子,結合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諧)!
師: 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屋前搭瓜架的美景吧!出示幻燈片中的句子。
過渡:屋前是如此的充滿生機,那么門前又是怎樣的一副景象呢?誰愿意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二):門前種鮮花
l:生個讀。真美啊!這種花謝了,那種花又開了 。你從哪里知道花很多又很美呢?
生讀出:“…它們依者時令,順序開放…”看圖片
花兒連著開,出門便是景,面對著這樣的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師依學生的匯報指導朗讀:對啊,就讀出你們眼中的萬紫千紅、百花爭艷、五彩斑斕吧…)生讀,師:“樸素中帶有幾粉華麗”是否矛盾呢?(鄉村的風光本來是樸素的,但鮮花的開放卻使之增添了許多明麗的色彩,所以說樸素中帶有幾分華麗。)
師:還有哪個句子讓你覺得美?生說出2、3兩句。
師:你知道它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嗎?(擬人)從哪個字可以看出?(探)(讓人感到竹筍的長勢猶如頑皮而充滿活力的孩子,在和人們玩捉迷藏,顯示了勃勃生機)對呀,一個探字,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筍芽兒竭盡全力,才鉆出了地面,當他第一眼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驚喜地歡呼?女生一起讀讀調皮的筍芽兒。
師:讓我們來看一組圖片感受一下這種生命力吧。(看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