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說課
《普羅米修斯》是根據古希臘神話故事改編的。是一篇充滿想象力的神話故事,它傳達著人們贊美英雄、鞭撻丑惡的美好愿望。課文重點寫了普羅米修斯上天取火后所受的種種殘酷懲罰,以及他不屈的抗爭,頌揚了他不畏強暴,為人類勇于獻身的偉大英雄精神。文本的精神內涵在普羅米修斯身上集中地體現了出來——他的愛心,他的堅強、勇敢以及他的獻身精神,使得普羅米修斯這一形象熠熠生輝,讓人深受感染。而文本的內容簡單,樸實,其實學生理解沒有問題。我所執教的是第一課時,我教學的內容是1-5自然段。我的目標定位是:1、學習課文生字詞,初步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2、學習課文1-5自然段,了解普羅米修斯取火的原因及決心之大;3、初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主要教學的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無畏和獻身精神。
對于這一重點的突破,我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普羅米修斯言行的重點詞句來感悟人物身上蘊含的精神。并通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將英雄的形象烘托豐滿。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思索。
一、關注了教學不是“零起點”
課前運用了學案。在學案中,要求學生讀熟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并且請學生預做了課堂作業本。通過這樣的學案,使學生充分開展自主的學習實踐活動。基于這樣的基礎,在今天的課堂上,字詞教學時我只強調學生容易讀錯的多音字,只提醒了我在批了課堂作業本1-2 題后,發現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詞語:饒恕。而在交流主要內容時,我便直接出示學生概括的三種情況,通過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要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好還可以關注一下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因素。在問題梳理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了學生所提問題的三種類型,也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去發現怎樣的問題才是有效問題,使學生明白應該提怎樣的問題,減少或避免自己提出一些無效的問題。通過學生這樣的自學準備,為我的教學確定了起點,在一定程度上讓教學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出發,而不是從零出發。
二、嘗試“問題學習”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在今天的課上,我用學生在預習時所提 “為什么普羅米修斯要為人類拿取火種?火神為什么佩服普羅米修斯?” 這兩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引領教學,(特別是第二個問題,學生提得特別多,因為課文上有一個泡泡里寫著:我知道了火神為什么敬佩普羅米修斯了。所以很多學生從這句話上得到了啟示)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也是貫穿于文章1-5自然段內容學習的始終。而第二個問題也將是學生在第二課時中所主要探究的。
三、關注語言表達
學習這篇課文,除了要讓學生體會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外,更應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表達。所以在研究人類有了火的生活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有了火,人類還能干什么。體會了火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后再與沒有火的時候人們那悲慘的生活進行對比,使學生感受到文章通過對比的寫法,更突出了火的重要性,從而也感受到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啊!
當然教學中也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如因本人課堂駕馭能力欠缺和對教材理解、挖掘不夠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在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方面不甚全面、突出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改正,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