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由地思辯——《祁黃羊》教學思考
師:你的意思是說課文中的祁黃羊也公也私了?
生7:是有點這樣。
(全體同學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該老師沒有對這些答案做出結論,卻對學生的思考給予了鼓勵。)
寫在后面:
這三位老師的教學片斷比較成功,可以說是不同教學理念之下三種類型的課堂形式。
片斷一中,雖然孩子產生了那種與課文不一致的想法,老師也沒有打擊這位同學的思考,但最終卻將孩子們引回到課文的中心內容上。這也是大多數課堂嚴格遵循教材思想的一種模式。
作為一個沒有結論的討論,片斷二是一節敢用自己的思維去評判文章的課堂。雖然課堂上,老師的為難使得課無法進行下去,但這是一節十分真實的課,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課上到這里,我們的學生需要進一步努力,才能搞清楚課堂上一個又一個問題。
片斷三則迸發了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思維,體現了一定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我不敢說,所有的課文都要這樣教,也沒有這種必要,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利用信息來思考文章內容,一定會使學生具備傳統教學所培養不出的素養。但許多老師認為他們是不會這么上的,也沒有這種心理準備。
我感覺前兩個片斷是深入的過程,第三個片斷是淺出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上說,只有跳出前兩種教法,我們才能運用好第三種方法。在簡單可行的第三種方法中,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濃,他們主動的參與也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所需要的。這也許是素質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