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課堂實錄
學生讀……
師:這么美的泉水,大家還愿意讀嗎?
生:想!(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3、作者筆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這種美展示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
生1: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實描寫,后半句是想象
生2:描寫有序,前兩個句子寫泉水的形態,后兩個句子寫泉水的聲音。
生3:運用了對比:水勢大的、猛的——水勢緩的、柔的,聲音低的——聲音洪大。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寫泉水的這四個分句都用了哪個詞?
生:都用了 “有的”這個詞。
師:你真會發現。同學們回憶一下,平時的課外活動或者體育課上,你們都做了哪些活動?誰能學著作者的樣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段話呢?如果能在后面加入自己的想象會更好。(學生思考片刻后)
生:體育課上我們活動開了: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有的跳遠。
師:你覺得自己造的句子好嗎?
生:不太好。
師:那么不好在哪呢?和書上這句再比較一下,我們一起來幫他提建議,好嗎?
生:書上用了比喻的方法,而他沒用,所以不太好。建議他也用上比喻句。
師:你真是個提意見的高手!讓我們采用這位同學的金點子再來說話。
學生交流……
師:本課描寫泉水的詞語非常的優美,你想將這些詞語變成自己的嗎?課后,老師布置你盡可能用上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寫段話,好嗎?
5、總結,過渡談話:作者用凝練的語句,生動的比喻向我們展示了泉水的獨特魅力。在濟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趵突泉了。接下來,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游覽一下濟南的四大名泉。
(四)研讀2—5自然段。
1、找生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學生體會:泉在哪兒?泉水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1)出示:在陽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生: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
生:珍珠泉非常神奇。
師: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生:我從“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 這些詞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生:珠串一會兒聚在一起,有時又分散開,仿佛珠串落了滿地;有時又斷斷續續,有時上升得很慢,有時則快,真是變化多端啊。它神奇就神奇在變化多端,讓人捉摸不透!
師:誰來展現珍珠泉的神奇,讀出它的變化多端?(找生讀)
評價:我沒聽出急來,我沒聽出緩來,誰再來讀?
生:它還神奇在:這珠串就好像有人往上拎,顯得有生命力、有活力。
師:誰愿意來做做“拎”的動作?
師:你拎得這么快,你拎出來的泉水會是什么樣的呢?(提示:是急的還是緩的呀?)
師:你是在慢慢地拎,你拎出來的泉水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師:神奇在“拎”,一個“拎”字給泉水賦予了生命力,再找找這段還有哪個字也讓我們感覺到泉水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涌)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你來讀讀這句話。(個別讀)
師:這一“涌”,涌出了串串珍珠,那珠串――(引讀)
(2)、現在我們已經游覽完珍珠泉,站在珍珠泉岸邊,你想對珍珠泉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