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上教案 古詩兩首 元日 江雪
元日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爆、屠、曈、符”的讀音,并認清字形。
2、正確地朗讀(停頓要恰當)、背誦本詩,力求有感情;
3.了解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一、二、四句押“u”韻。通過查工具書結合上下句學會生詞:屠蘇、曈曈、桃符,掌握學習方法;
4、.通過關于春節民俗資料和背景資料的補充閱讀,體會本詩所描寫的場景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喜愛我國的民俗文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板書:過年]我們傳統的“過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農歷)
這第一天,我們就稱之為 “元”。 [板書:第一、起始]春節就是農歷的第一天。
今天,我們一塊兒學一首古人寫春節的詩。題目叫“元日”[板書課題]。誰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農歷一月一號、春節)。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讀得正確
1.這首詩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寫的[板書: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打開書。請按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詩:
(1)借助課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詩讀正確;
(2)結合插圖,試著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準備提問。
2.(掛出事先抄錄的這首詩),指名讀,相互正音,點出停頓規律和押韻規律。師生共同抄寫這首詩幾個難寫的詞:爆竹、屠蘇、曈曈、桃符。齊讀這首詩。
3.指名說出對這首詩的理解,提出不懂的地方。(估計提出的不懂之處有: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三、借助工具書,補充資料,自學、討論,深入理解,說得明白
1.引導學法。有這么多不懂的地方,同學們能提出來,這非常重要。我們事先沒有預習,現在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指名發言討論。(查字典等工具書、上網查)(引導學生掌握一個學法: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有三個途徑:(1)聯系上下文猜測;(2)查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絡等);(3)請教別人。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直接獲取知識更重要。)
2.事先沒讓大家預習,為了節省時間老師幫你們初步查了,現在我們就按照詩句的順序,逐句理解它們的意思。
第一句:
1、出示“除”的注解:①去掉:.②不計算在內:③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④臺階:指名說出詩句的意思: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
2、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給你什么感受?(表示祝賀、喜慶)
第二句:
1、根據上下文,猜一猜這里的“屠蘇”是表示動作,還是表示一個東西,或者別的什么。(一個東西)出示:屠蘇:古代一種酒名。
2、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
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