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感謝》教學設計
(4)老師請一組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做評委,看誰能圍繞這些要求,表演得好。(學生看表演,同時評議,教師及時獎勵。)
評析:
上課伊始,我抓住了在課堂中生成的稍縱即逝的自然資源,即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給學生創設一個交際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這比事先精心準備的交際場景來得更直接、更可信。由于孩子的模仿力強,經教師示范引路,學生很自然地明白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生活小錄像,(內容是班級中一學生的紅領巾掉了,有一名同學幫她撿了起來,她拿過去頭也不回地走掉的情景。)
師:同學們,剛才看的就是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看完后,你有什么想對他說的嗎?
生:張樂,你這樣做太沒禮貌了。
生:張樂,你應該誠懇地向別人道謝。
師:這是張樂同學為了配合老師故意這么演的,那么現實生活中,你會怎么做呢?我們就來重現這段情景。假如你就是掉了紅領巾的那個人,別人撿起來還給了你,你該怎么向他道謝呢?(同桌說一說,演一演。)
2.指名上臺表演,學生評議。
3.師小結:看來道謝不光言語要做到及時誠懇有禮貌,行動上也要有所表示喲!
評析:
“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活動情景中不知不覺進入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了學生說的愿望,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看圖說話,學會道謝
導語:(出示圖兩幅),看,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你會說哪一幅就說哪一幅。)
師:真聰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想一想,如果你們遇到這些情況,會怎樣向別人道謝呢?
(1)先在小組內商量一下,挑你們組最喜歡的一幅圖,把如何向別人道謝和接受別人道謝的話說一說,也可以一邊表演一邊說。(教師巡視,傾聽、點撥、參與討論。)
(2)每小組推薦兩名選手,在小組內演一演,其他人評一評。
(3)指名上臺演,學生評議。
師:還有哪一組和他們表演的內容不一樣的?學生上臺表演,師引導自評,并對其自信給予充分肯定。
師:看,這位阿姨多沒禮貌啊,別人撿了她的錢包還給她,她還誣陷別人偷了她的錢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個別沒禮貌的人。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我會很生氣、很難過。
生:我會幫助她,即使她不感謝我,因為我不是為了讓她感謝我才幫她的。
生:我有一次摔倒了,一個叔叔扶起了我,可我當時急著玩,就沒跟他道謝,現在想起來真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