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學案例
在《江雪》這首詩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詩中蘊含的詩情,補充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跡,特別著重介紹了作者寫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學生了解了作者是在一種報國無門,心情極其難過,悲憤的心情下寫下的這首詩,就不難理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原因了。同時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的視野更加開闊了。長期的這樣教學古詩,會讓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首詩的知識,更是對學好古詩的一種方式的理解與運用。
環(huán)節(jié)三:
生:老師,我想他可能心情不好,到安靜的地方散散心。
師:那他為什么要獨釣寒江雪呢?
生:他可能比較喜歡釣魚。
生:我覺得他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心態(tài)。
生: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是千萬孤獨。他在釣孤獨。
生:我覺得如果僅僅是釣孤獨就不來這里了。他應該是滿懷希望,他在釣著屬于他的快樂。
師:你有敏銳的洞察力,詩人雖然內心苦悶,可他沒有絕望,你走進了詩人的內心,看見了他心中的陽光。
生:老師,大雪紛飛的冬天之后將會迎來春光明媚的春天,也許他是在釣著春天。
大家又一次地鼓起掌來
師:孩子們,作者在千萬孤獨之下,內心還是有著期待,這獨釣寒江雪的期待境界多高啊!大家再次捧起書,帶著這樣的心情,帶著對春天的期待讀讀這首詩吧!
評析:能走進詩人內心品悟詩境
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是詩人、詞人的經(jīng)歷感受、思想情感的文字化。每一首古詩詞都飽含了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與情感。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發(fā)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郁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能品出作者內心雖孤獨,但依然頑強不屈、凜然無畏、樂觀向上精神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歸功于本課的精心設計,從理解詩意到感受詩情到品悟詩境的教學流程,此時當然是水到渠成了。